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电子信息论文 >

喷雾冷却实验装置研制及多孔泡沫冷却特性研究

发布时间:2020-03-22 01:13
【摘要】:随着电子仪器设备的集成化和微型化迅猛发展,仪器设备热环境控制问题变得尤为重要,如何有效合理的利用具有高热流密度冷却能力和严格温度控制能力的喷雾冷却技术已成为近年来国内外相关学者的研究重点。本文以高热流密度电子仪器设备的强化散热特性为研究对象,采用多孔泡沫材料强化散热技术与喷雾冷却技术相结合的方法,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验测量研究影响强化散热效果的关键因素,并对热环境进行综合评估。本文开展的主要工作如下:1.进行喷雾冷却实验台系统方案设计,分别对加热系统、喷雾系统和数据测量系统的关键部件进行调研选型和设计加工,搭建以水为工质的高发热功率喷雾冷却实验台。对具有高导热性、低密度的多孔泡沫金属和具有亲水性和毛细吸水作用的多孔泡沫材料进行调研和选材,并对实验台进行前期调试和改进。2.在分析实验台测量误差的前提下,实验研究一定速度的氮气携带水雾滴冲击金属铜加热表面的散热特性,探究不同强化传热条件下输入热流密度、液体流量和气体流量对于换热效果的影响。基于上述结果,认为在低输入热流密度(一般低于50W/cm~2)时,液体流量越大,表面温度越低,当液体流量为1L/h时能获得最大的表面换热系数,但对表面温度的控制效果一般。3.对于高功率喷雾冷却实验过程难以达到稳态的问题,利用编写Fortran语言计算程序,模拟实验台加热柱一维非稳态导热过程,获得加热柱内部温度场和喷雾面等效对流换热系数。实验发现,在高输入热流密度(一般高于50W/cm~2)时,采用较大的液体流量能获得更好的冷却效果;考察气体流量的影响,认为在液体流量一定的情况下,气体流量越大,雾滴破碎更加充分,换热表面温度更低且能够获得更好的综合换热效果。4.实验研究一定速度的氮气携带水雾滴冲击覆盖多孔泡沫材料的加热表面的散热特性,对比不同孔隙密度、材料厚度和孔隙率对冷却效果的影响。研究发现泡沫材料孔隙密度越小,换热表面温度越低且表面综合换热系数越高,且在使用厚度为3mm,孔隙率为0.9的泡沫材料时获得了最佳的换热效果。
【图文】:

对比图,冷却方式,对比图,电子仪器设备


-2-图 1-1 不同冷却方式对比图[13]高热流密度下的电子仪器设备的热控制问题,以微通道液冷、射为代表的利用相变冷却的散热方式逐渐得到了广泛应用。以上对比如表 1-1 所示,示意图如图 1-2 所示。

示意图,冷却方式,示意图,微通道


(a) 微通道液冷 (b) 射流冲击 (c) 喷雾冷却图 1-2 典型冷却方式示意图微通道一般是指水力直径在 1000 微米以下的管道或通道,微通道液冷方式设备紧凑,系统体积小,,但压力损失较大;冲击射流冷却与喷雾冷却原理相似,区别
【学位授予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TK124;TN0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梁天生;邵爱华;魏晓明;李阳;;燃气轮机压气机进口喷雾冷却系统分析[J];热电技术;2009年03期

2 孔淑贤;米梦龙;崔婧格;徐闯;陈鹏;刘璐;;低压环境下闪蒸喷雾冷却不同润湿性表面的实验研究[J];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2019年10期

3 张振豪;蒋彦龙;李卓裴;;液氮喷雾冷却综述[J];江苏航空;2018年03期

4 刘然;张磊;张显;;喷雾冷却技术在航天领域应用[J];真空与低温;2018年05期

5 陈交;邵华;姜英博;;复合喷雾冷却法在汽轮机转子车削加工中试验研究[J];制造业自动化;2015年09期

6 路建岭;吴培浩;麦粤帮;潘城岿;;喷雾位置对上喷式喷雾冷却塔冷却性能的影响[J];洁净与空调技术;2010年04期

7 赵彩虹;王云峰;;基于绿色制造的低温气动喷雾冷却技术的基础研究[J];科技资讯;2008年32期

8 苗文海;罗宗仁;;无填料喷雾冷却塔技术的应用分析[J];炼油技术与工程;2006年11期

9 刘剑,缪佳兴;喷雾冷却技术及其应用[J];工具技术;2004年11期

10 周作良,苗学舜;喷雾冷却塔为企业增强竞争力[J];化工科技市场;2003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苗学舜;;无填料喷雾冷却塔的原理与应用[A];冷却塔研究会成立暨技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4年

2 陈华;程文龙;彭钰航;;微重力下喷雾冷却的地面模拟方案探究[A];中国力学大会-2017暨庆祝中国力学学会成立60周年大会论文集(B)[C];2017年

3 王志刚;;水喷雾冷却防护在生产中的应用[A];2016中国工程防火技术与灭火救援大会文集[C];2016年

4 司春强;邵双全;田长青;刘小朋;肖杨;;润滑油对喷雾冷却性能影响[A];走中国创造之路——2011中国制冷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李彦良;;喷雾冷却主动热防护技术应用效果数值分析[A];中国力学大会——2013论文摘要集[C];2013年

6 杨嘉;陈国泰;吴祥生;张宏宇;戴通涌;;喷雾冷却系统在风冷式冷水机组中的应用研究[A];全国暖通空调制冷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7 江浩杰;沈立刚;;高压变频调速技术在连铸喷雾冷却供水系统中的应用[A];自动化技术与冶金流程节能减排——全国冶金自动化信息网2008年会论文集[C];2008年

8 赵彦永;;液化烃储罐水喷雾冷却系统设计[A];’2001全国工业用水与废水处理技术交流会论文集暨水处理技术汇编[C];2001年

9 张雨薇;刘妮;;含有添加剂的喷雾冷却研究进展[A];上海市制冷学会201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5年

10 徐洪波;司春强;邵双全;田长青;;压力式封闭喷雾冷却系统雾化过程分析[A];2013中国制冷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7条

1 魏志海;新型喷雾冷却装置提高电炉可靠性[N];世界金属导报;2019年

2 记者白茂槐 通讯员张俊;国内首创电弧炉一次烟气喷雾冷却净化工艺[N];中国冶金报;2010年

3 裴丽苗;喷雾冷却在高炉煤气干法回收系统上的应用[N];世界金属导报;2006年

4 ;连续铸钢新技术问答[N];中国冶金报;2003年

5 刘晨;钢铁喷嘴应用技术[N];中国冶金报;2003年

6 朱波 胡辉;让科技与效益比翼齐飞[N];科技日报;2010年

7 王峰;振翅击长空 奋起再向前[N];中国有色金属报;201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龙;喷雾冷却换热强化特性的实验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8年

2 陈华;闪蒸及喷雾液滴特性对喷雾冷却强化换热的影响[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8年

3 彭钰航;真空闪蒸喷雾冷却传热特性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8年

4 章玮玮;紧凑型喷雾冷却系统强化换热的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7年

5 周年勇;机载喷雾冷却特性的实验与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6年

6 张震;微纳米表面喷雾冷却的机理研究[D];清华大学;2013年

7 侯燕;多喷嘴喷雾冷却实验研究与数值模拟[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2014年

8 张伟;微槽表面喷雾冷却换热特性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3年

9 王亚青;喷雾冷却无沸腾区换热特性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10 赵锐;喷雾冷却传热机理及空间换热地面模拟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崔婧格;降压过程中闪蒸喷雾冷却不同润湿性表面实验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9年

2 于冉冉;喷雾冷却强化换热的实验与理论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7年

3 艾心;移动式射流冲击与喷雾冷却换热特性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7年

4 苗宇芯;喷雾冷却实验装置研制及多孔泡沫冷却特性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9年

5 王炯;竖直运动热壁面喷雾冷却的数值模拟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2019年

6 赵立坤;燃气轮机进口喷雾冷却设计及数值模拟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8年

7 张翔宇;间接空冷机组喷雾冷却增效的优化研究[D];山东大学;2018年

8 颜培亮;乙醇水喷雾冷却换热数值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8年

9 陈晗;冶金过程中高温金属非稳态喷雾冷却数值模拟[D];大连理工大学;2018年

10 高久良;添加剂对喷雾冷却影响的实验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8年



本文编号:259422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zigongchenglunwen/259422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90b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