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能氩离子注入非晶氧化物工艺的模拟计算方法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电子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TN30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蒋崧生,何明;入射离子X射线探测及其应用[J];物理;1998年12期
2 何明,姜山,武绍勇,蒋崧生;入射离子特征X射线分析研究[J];核技术;1999年12期
3 鲁光源,苏雅文,叶维yN,刘福润,李望,展振宗;膜厚对反冲注八改性的影响[J];真空科学与技术;1988年02期
4 刘家瑞,张建华,李毅;晶格原子间非简谐相互作用对离子注入的影响[J];物理学报;1989年09期
5 何明,武绍勇,曾宪堂,姜山,李景文,蒋崧生;入射离子特征X射线测量研究[J];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年报;1997年00期
6 朱红莲,王德武;离子引出收集的沉积与溅射研究[J];物理学报;2002年06期
7 蒋崧生,何明;AMS重核素测量的入射离子X射线探测法[J];原子核物理评论;2000年04期
8 张以忱;;第十九讲 真空溅射镀膜[J];真空;2014年03期
9 何明,姜山,蒋崧生,武绍勇;重核离子束成分的加速器质谱分析[J];原子能科学技术;1999年02期
10 杨变;杨治虎;徐秋梅;郭义盼;武晔虹;宋张勇;蔡晓红;;低速~(84)Kr~(15+,17+)离子轰击GaAs单晶[J];物理学报;2014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侯明东;;重离子引起的塑性形变[A];第九届全国核物理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1994年
2 陈志芳;;用小型加速器测定离子与原子作用的阻止截面ε[A];第八届全国核物理会议文摘集(下册)[C];1991年
3 杨治虎;崔莹;阮芳芳;邵健雄;杜娟;宋张勇;朱可欣;于得洋;陈熙萌;;Ar~(16+)与Zr作用产生的X射线谱[A];第五届北京核学会核技术应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8年
4 郑冰;郑伟涛;朱嘉琦;;不同入射离子能级下四面体非晶碳微观结构与电子结构研究[A];2004年材料科学与工程新进展[C];2004年
5 侯明东;刘杰;孙友梅;尹经敏;;电子能损引起的原子位移[A];第一届中国核技术及应用研究学术研讨会摘要文集[C];2006年
6 常宏伟;杨治虎;张艳萍;杜树斌;;铜离子碰撞引起的铅K、L壳层X射线产生截面测量[A];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年报 2013[C];2014年
7 侯明东;刘杰;孙友梅;姚会军;段敬来;尹经敏;莫丹;;快重离子电子能损引起的缺陷产生[A];第九届全国固体核径迹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8 宋玉峰;朱智勇;孙友梅;金运范;潘强岩;;高能铁离子辐照单晶氧化铝产生的色心研究[A];第一届中国核技术及应用研究学术研讨会摘要文集[C];2006年
9 王兴安;陈熙萌;邵剑雄;;氦原子直接电离的等电荷态效应研究[A];中国核科学技术进展报告(第二卷)——中国核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6册(核物理分卷、计算物理分卷、粒子加速器分卷)[C];2011年
10 高志民;陈熙萌;;中低能非全裸碳离子与氦原子碰撞中的转移电离研究[A];第一届中国核技术及应用研究学术研讨会摘要文集[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邵剑雄;强相互作用区He原子的多电子过程[D];兰州大学;2007年
2 高志民;强相互作用区非全裸离子与氦原子碰撞机制的研究[D];兰州大学;2008年
3 何明;加速器质谱学中的入射离子X射线方法及其应用[D];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2001年
4 陈林;离子和气相原子,表面碰撞的电荷转移过程及能损的研究[D];兰州大学;2009年
5 陈益峰;金属负离子与微孔膜的导向作用[D];兰州大学;2009年
6 赵子龙;负离子与惰性气体及SF_6碰撞过程的实验研究[D];复旦大学;2014年
7 吕学阳;天体物理中重离子与小分子冰的相互作用[D];兰州大学;2014年
8 张红强;高电荷态重离子与金属固体及其表面相互作用[D];兰州大学;2010年
9 张莹莹;运动带电粒子与纳米结构物质相互作用尾流效应和沟道过程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
10 郭义盼;高电荷态离子与固体相互作用中特征及非特征X射线的实验研究[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201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放;低能氩离子注入非晶氧化物工艺的模拟计算方法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8年
2 王丽丽;低速高电荷态离子在晶体Al(111)面掠射过程的计算机模拟[D];兰州大学;2006年
3 罗艳萍;离子辐照对石墨烯热导率的影响[D];湘潭大学;2016年
4 王兴安;He原子直接电离等电荷态效应研究[D];兰州大学;2009年
5 王诗尧;强扰动区全离子系He多电离标度率[D];兰州大学;2014年
6 张奇;低速高电荷态离子在非晶态靶上散射的计算机模拟[D];兰州大学;2006年
7 马燮;模拟质子入射微孔膜时的导向作用[D];兰州大学;2013年
8 刘春雷;重离子碰撞过程理论研究[D];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2006年
9 谢江山;离子—原子碰撞中直接多重电离的研究[D];兰州大学;2006年
10 信敬平;强流脉冲离子束辐照的能量沉积效应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61839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zigongchenglunwen/26183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