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电子信息论文 >

基于红外热成像技术的泄漏检测研究

发布时间:2017-03-22 17:17

  本文关键词:基于红外热成像技术的泄漏检测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压力容器、锅炉、特种阀门以及压力管道等均需承受极端条件的温度、压力载荷,被统一归类为承压特种设备。其泄漏隐患将对经济和人民财产安全带来巨大威胁,故而承压设备在出厂前的压力泄漏检测试验环节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当前的依靠人眼、压力表等简陋的方法,安全性差、效率低,在高压气泄漏检测试验中容易产生安全事故,并且现有检验仪器和系统不能实现自动化和多套并行。因此,摸索一种新型方便、经济又安全的承压设备泄漏检测方法已经刻不容缓。本文基于红外热成像技术为指导,借助红外热成像仪,对泄漏部位遥测感知,通过分析泄漏部位独有的红外特性研究了红外热成像技术应用于泄漏检测的系统设计方法与可行性。具体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根据红外辐射基本理论以及红外热成像技术测温原理,推导了非制冷型红外热成像仪的测温模型,并针对红外热成像测温问题进行了分析讨论,建立了发射率与辐射温度、真实温度的关系曲线。2)建立蒸汽泄漏的物理模型,在湿蒸汽模型的基础上在泄漏通道区域引入多孔介质,数值模拟蒸汽发生泄漏时模型外表面的温度分布情况;通过改变多孔介质阻力系数的大小来控制泄漏量的多少,研究了不同泄漏量下外壁面的温度分布;通过非稳态数值分析,探讨了蒸汽泄漏时的流动换热方式。3)基于热成像仪的测温模型,建立了泄漏检测模型。提出以辐射温度为研究对象进行研究,两种不同加热方式在真实温度近似相同下,建立辐射温度点阵相减方法来消除因发射率不同带来的检测干扰,并强化泄漏的红外特性;验证红外热成像技术应用于泄漏检测的可行性;通过加工真实泄漏点、发射率高的假漏点对泄漏检测模型进行验证;借助MATLAB重新绘制辐射温度分布等温线图,并通过与可见光图像对比可准确判断泄漏点的位置。4)根据工程实际优化改进泄漏检测系统测试原理,提出了高温高压水蒸气进行两次加热的加热方式;建立了系统工艺流程:实验验证优化改进后的系统测试原理,并进行了泄漏的半定量化分析;建立了面向对象的数据后处理系统,利用ActiveX技术实现VB语言对MATLAB的调用,完成数据处理与伪色彩图绘制。
【关键词】:承压特种设备 热成像 泄漏检测 辐射温度点阵相减
【学位授予单位】:大连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N219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1 绪论9-18
  • 1.1 课题提出和研究意义9-10
  • 1.2 泄漏检测技术的发展与现状10-15
  • 1.2.1 常规泄漏检测技术11-13
  • 1.2.2 泄漏检测新技术13-15
  • 1.3 红外热成像技术的发展与现状15-17
  • 1.4 本文主要研究的工作内容17-18
  • 2 红外辐射基本理论及热成像测温原理18-29
  • 2.1 红外辐射基本理论18-19
  • 2.1.1 黑体红外辐射规律18-19
  • 2.1.2 实际物体红外辐射规律19
  • 2.2 发射率及其变化规律19-21
  • 2.2.1 发射率的定义19-20
  • 2.2.2 物体发射率的变化规律20-21
  • 2.3 热成像测温原理21-24
  • 2.4 红外热成像测温问题及分析24-28
  • 2.5 本章小结28-29
  • 3 蒸汽泄漏过程的数值模拟及分析29-39
  • 3.1 物理模型建立及简化29-30
  • 3.2 计算模型30-33
  • 3.2.1 湿蒸汽模型30-31
  • 3.2.2 多孔介质模型31-32
  • 3.2.3 模型验证32-33
  • 3.2.4 网格无关性检验33
  • 3.3 模拟结果及分析33-37
  • 3.3.1 稳态流动换热分析33-35
  • 3.3.2 非稳态流动换热分析35-37
  • 3.4 本章小结37-39
  • 4 红外热成像法泄漏检测的实验验证39-54
  • 4.1 建立泄漏检测模型39-42
  • 4.2 主要仪器42-44
  • 4.2.1 实验件42-43
  • 4.2.2 红外热成像仪43-44
  • 4.3 红外热成像法泄漏检测的可行性验证44-46
  • 4.4 泄漏检测步骤46-47
  • 4.5 检测结果及分析47-53
  • 4.5.1 法向正对目标面检测47-51
  • 4.5.2 与法向夹20度角检测51-53
  • 4.6 本章小结53-54
  • 5 泄漏检测系统建立及工艺流程54-67
  • 5.1 系统测试原理54-55
  • 5.2 泄漏检测系统55-56
  • 5.3 工艺流程56-57
  • 5.4 实验结果及分析57-60
  • 5.5 数据后处理系统60-66
  • 5.5.1 系统组成61
  • 5.5.2 用户应用界面的实现61-63
  • 5.5.3 VB调用MATLAB程序的实现63
  • 5.5.4 系统使用说明63-66
  • 5.6 本章小结66-67
  • 结论67-68
  • 参考文献68-72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72-73
  • 致谢73-7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占山,张化光,冯健,伦淑娴;长距离流体输送管道泄漏检测与定位技术的现状与展望[J];化工自动化及仪表;2003年05期

2 杨杰,陈悦,王桂增,张正伟,叶昊;输油管网泄漏检测与定位方法的研究[J];信息与控制;2005年05期

3 谢孝宏;曹建国;刘宗恩;;输油管道泄漏检测与定位系统的设计探讨[J];自动化博览;2006年S1期

4 石秀山;何仁洋;杨永;李秀峰;刘剑;熊昌胜;;基于应力波的相关法泄漏检测与提高泄漏检测可靠性方法[J];管道技术与设备;2008年02期

5 许延军;;泄漏检测在延长管道的应用[J];甘肃科技纵横;2010年03期

6 李敬国,蒋耘晨,吴海霞;输油管道泄漏检测定位系统的实现[J];计算机测量与控制;2004年03期

7 李帆;张丽娟;王文龙;;一种燃气环网泄漏检测及定位方法[J];石油化工设备;2007年02期

8 刘明哲;;一种供水管道泄漏检测及定位的新方法[J];河北工业科技;2008年01期

9 谭永良;邸彦召;丛明;刘侃;刘冬;;面向汽车制造业的柔性气密泄漏检测设备的研究[J];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2008年08期

10 杜智强;朱和明;;输油管道泄漏检测中的信号处理探讨[J];科技传播;2013年1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琳;李国斌;张仁忠;;一种新型煤气泄漏检测方法[A];1997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7年

2 梅刚;;试析几种管线泄漏检测标准[A];山东省石油学会油田电力、通信及自动化技术研讨会优秀工程技术论文集[C];2009年

3 李秀峰;何仁洋;;埋地管道泄漏检测监测技术研究进展[A];压力管道技术研究进展精选集——第四届全国管道技术学术会议[C];2010年

4 李文英;钟卫;;川西北输气场站设备泄漏检测及分析[A];四川省第十次环境监测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5年

5 蔡恒鑫;董志;林成;邢鹏举;;飞机气体系统泄漏检测方法研究[A];2012航空试验测试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2年

6 闫志明;王颖;李成宽;杜书田;;泄漏检测与修复(LDAR)技术、应用及趋势[A];2014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第三章)[C];2014年

7 高顺利;颜丹平;孙莉莉;于燕平;;创新泄漏检测体系 确保燃气管网安全[A];中国城市燃气协会安全管理工作经验交流会大会文集[C];2009年

8 周海旭;叶昊;王桂增;;基于模糊C均值聚类和D-S证据理论的输气管道泄漏检测方法[A];第六届全国信息获取与处理学术会议论文集(3)[C];2008年

9 曾议;汪洋;;电气设备中SF_6的泄漏检测与回收处理[A];第六届电力工业节能减排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10 王桂凤;李凤乾;肖飞;王兆钧;;BP神经网络在输油管道泄漏检测中的应用研究[A];中国石油石化数字管道信息化建设论坛暨燃气管网安全、经济、运营技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通讯员 陈莉薇邋杨欢;独石化完成全方位管线泄漏检测[N];中国石油报;2008年

2 张凤娟;石油管线的“千里眼”[N];中国石化报;2008年

3 黄敏清 申屠灵女;泄漏检测与维修试点项目完成初检[N];中国石化报;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郭世旭;基于球形内检测器的长输管道微小泄漏检测关键技术研究[D];天津大学;2015年

2 王强;基于混沌与分形理论的炉管泄漏检测与诊断系统的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03年

3 文静;供水管网泄漏检测定位中的信号处理研究[D];重庆大学;2007年

4 张宇;输油管道泄漏检测新方法与关键技术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洋;数据驱动的长输油管道泄漏检测与定位方法的研究[D];东北大学;2014年

2 胡晶宇;大口径输气管道泄漏检测定位技术研究[D];武汉工程大学;2015年

3 江浩;炼化装置泄漏检测与维修系统的开发与研究应用[D];北京化工大学;2016年

4 陈琛;基于多传感器信息融合的管道安全运行方法的研究[D];东北大学;2014年

5 赵吉波;输油管道球形内检测器泄漏检测系统的设计与研制[D];天津大学;2014年

6 刘梦楠;成品油复杂管网泄漏检测方法研究[D];东北大学;2014年

7 张奇;基于红外热成像技术的泄漏检测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6年

8 刘颖;供水SCADA系统设计及管网泄漏检测与定位方法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6年

9 师春元;甲烷泄漏检测及扩散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10 曾成洲;基于压差原理的泄漏检测方法研究及系统开发[D];浙江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基于红外热成像技术的泄漏检测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6195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zigongchenglunwen/26195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265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