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电子信息论文 >

去除电火花切割工件表面凹坑和再凝固物质方法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12 07:58
【摘要】:当使用电火花线切割技术切割工件时,材料是通过熔化和汽化被去除的,由于这样的材料去除机理,电火花切割后的工件表面布满着无数火花凹坑和再凝固物质组成的重铸层,导致工件表面质量不高。重铸层对材料的其他性能,例如疲劳强度,抗腐蚀性能和使用寿命也会造成不良的影响。针对此问题,本文研究去除电火花切割工件表面凹坑和再凝固物质的方法,提高工件表面质量。针对电火花切割金属导电材料,提出电火花-电解复合线切割(Wire Electrical Discharge-Electrochemical Machining,WEDCM)的方法,将电解加工和电火花切割结合起来,利用电解阳极溶解的方法去除电火花切割工件表面产生凹坑和再凝固物质,提高工件表面质量。分析WEDCM改善表面形貌和粗糙度的机理并进行了实验验证。分析了电解阶段电极丝的进给速度和工件在电极丝两次进给之间的移动距离,对工件最终表面质量的影响;探索了电极丝在电解阶段采用高速、多次进给的情况下提高工件表面质量的方法。针对WEDCM方法工艺复杂的问题,提出慢速进给-WEDCM以简化其工艺过程,并进行了实验研究;对比了WEDCM和慢速进给-WEDCM对于提高工件表面质量的差异。随后,基于双电层模型和法拉第定律,针对WEDCM和慢速进给-WEDCM两种方法建立起分析模型,在WEDCM方法中,模型建立目标是为了确定在电解阶段电极丝合适的进给速度。研究得到了在相同厚度再凝固物质需要被溶解的条件下电极丝在电解阶段的进给速度和工件移动距离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对工件表面质量的影响规律,并且得到了工件为了获得良好的表面质量,电极丝在电解阶段的进给速度和工件移动距离的合理的取值范围。在慢速进给-WEDCM方法中,通过建立模型找到电极丝合适的进给速度从而利用电解溶解来去除再凝固物质提高工件表面质量。研究了电极丝进给速度对工件表面质量的影响及合理的取值范围。分析了工件表面条纹的成分和产生的原因,以及条纹去除的方法和原理。对两种方法的模型进行了实验验证,并且对误差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计算模型能够反应两种加工方法中电极丝合适的进给速度。两种模型的误差均来自于加工过程中电极丝的振动而导致加工的不稳定性。由于电解加工无法加工半导体材料,因此针对半导体材料的电火花切割,提出了线锯-电火花复合切割(Wire Saw WEDM,W-WEDM)半导体去除表面凹坑和再凝固物质,在切割过程中,采用带有金刚石磨粒的线锯丝作为工具,并使线锯丝和工件相互接触,使用火花放电和金刚石磨粒共同去除材料,进而去除电火花切割后产生的凹坑和再凝固物质。首先从理论上分析了W-WEDM的原理,随后用实验验证了其可行性,对W-WEDM的材料去除机理进行了分析,是电火花和金刚石磨粒共同去除材料的,由于有金刚石磨粒的磨削作用,W-WEDM能够去除电火花切割产生的火花凹坑和再凝固物质,降低电火花切割工件表面粗糙度。同时结合相关实验,对三种切割方法,即W-WEDM、线锯切割和WEDM在切割效率、表面元素残留、切缝宽度、线锯丝的磨损等方面进行了对比。
【图文】:

原理图,电火花加工,原理


研究背景加工加工(Electrical discharge machining,EDM)是一种常见的特种加工方造、机械加工等行业,一般可以分为电火花成型加工(EDM)和电trical discharge machining,WEDM)。电火花加工最早可以追溯到 17oseph Priestly 发现了放电产生火花的侵蚀现象[1]。然而直到 1943 年enko 夫妇才发明了电火花加工。到 1980 年代,随着数控机床加工时在加工效率上得到了很大的提高[1]。火花加工中材料的去除技术仍有争议,但目前广泛接受的电火花加基础的材料去除机理,即电火花加工是一个热的过程,材料去除是量的热来去除的。图 1-1 所示的是电火花加工的原理。

电火花线切割


000℃,甚至高达 20,000℃,远远高于常见材料的熔于熔化和汽化从而被去除[3; 4],如图 1-1(d)所示。两极间的每一次材料,每次放电去除材料的体积的大约为 10-6-10-4mm3,材料去除mm3/min 之间[1],材料去除后,工件表面上会形成放电凹坑。在加极间每次只会产生一个电火花[5],即单通道放电(加工半导体材料)。但是火花产生的频率可以达到每秒 2000~500,000 次,因此在电火起来在一瞬间有很多的火花同时产生[5]。在放电的最终阶段,等离介质气体爆炸,从两极的材料中喷射出材料形成碎屑,由于工作液的带走,本次放电结束,,如图 1-1(e)所示。电火花在加工过程中,材当中去除的,而且从电极当中也进行了去除,因此电极会产生磨极和工件当中同时去除材料的,这样会增大电极和工件之间的距离在两极之间更近的点发生的,如图 1-1(f)所示。这个加工过程反复线切割(WEDM)是传统电火花加工的一种特殊形式,它是一种加工的变体,图 1-2 是它的切割原理。
【学位授予单位】:西安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TN30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志金;孙超;张明岐;崔海军;张海龙;;航空制造领域精密电火花加工技术[J];航空制造技术;2015年Z2期

2 李旭;;电火花加工技术研究的发展方向分析[J];工业设计;2015年08期

3 郑思齐;朱梅玉;;电火花加工技术讨论的发展方向分析[J];饮食科学;2017年16期

4 梁天宇;;关于电火花加工技术课程的教学改革[J];中国职工教育;2014年12期

5 苏波;王永强;;电火花加工技术的应用与发展[J];科技创新导报;2013年29期

6 ;书讯[J];电加工与模具;2011年04期

7 杨大勇;;电火花加工技术的发展[J];现代制造;2008年08期

8 李立青;郭艳玲;白基成;郭永丰;;电火花加工技术研究的发展趋势预测[J];机床与液压;2008年02期

9 周云鹏;叶树林;;工程陶瓷的电火花加工技术[J];佛山陶瓷;2007年01期

10 戴喜红;李文卓;;电火花加工技术的高效化研究进展[J];机械工程师;2007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何维林;;大面积和深窄槽电火花加工技术[A];2012年全国电火花成形加工技术研讨会交流文集[C];2012年

2 迟恩田;;电火花加工技术现状[A];陕西省机械工程学会第九次代表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3 迟恩田;任中根;张安洲;;对我国电火花加工发展的建议[A];中国电子学会生产技术分会电加工专业委员会第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0年

4 迟恩田;任中根;张安洲;;对我国电火花加工发展的建议[A];陕西省机械工程学会电加工分会第七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0年

5 刘晓;唐春英;胡斌良;王辉;赵光志;高银平;;钛合金航天复杂结构件高效电火花加工技术研究[A];2014年全国电火花成形加工技术研讨会交流文集[C];2014年

6 叶军;;航空发动机零件小孔电火花加工技术的研究[A];特种加工技术——2001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暨第九届全国特种加工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1年

7 叶军;;航空发动机零件小孔电火花加工技术的研究[A];2001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暨第九届全国特种加工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1年

8 张昆;;电火花加工技术在航天领域的典型应用及发展需求[A];特种加工技术智能化与精密化——第17届全国特种加工学术会议论文集(摘要)[C];2017年

9 迟恩田;于学文;;电火花加工的现状与发展[A];中国电子学会生产技术分会电加工专业委员会第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0年

10 王振龙;夏良俊;赵万生;;半导体硅材料的电火花加工技术研究[A];第十届全国特种加工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4条

1 本报记者 黄明明;十年做成一件事[N];中国科学报;2012年

2 本报记者 赵宁;豪迈科技:研发创新确保产品高品质[N];证券日报;2011年

3 记者 刘国锋;房山区打造高端“智造”基地[N];首都建设报;2011年

4 本报记者 杨红英;应急之需 新厂房为年产千台作保障[N];机电商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武小宇;去除电火花切割工件表面凹坑和再凝固物质方法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19年

2 徐轶;电解电火花玻璃微加工新方法及其机理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8年

3 徐小兵;绝缘陶瓷材料电火花加工技术及仿真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9年

4 高清;混粉准干式电火花加工技术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雪峰;钛合金功能表面激光—电火花复合制造技术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8年

2 李洋;混粉准干式电火花表面强化45钢组织性能研究[D];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2018年

3 杭雨森;航空发动机单晶材料微小孔电火花-电解复合加工技术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8年

4 丁飞;微小孔冰层反衬电火花—电解复合加工方法及试验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7年

5 王丰;难加工材料微小孔电火花—电解复合加工试验及工艺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7年

6 佟玉斌;便携式电火花加工机的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7 董仕虎;气液两相介质电火花微小孔加工工艺及其伺服策略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7年

8 郁子欣;钛合金格栅精密高效电火花加工技术应用基础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5年

9 李林洮;机械振动辅助液中喷气电火花加工技术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10 王真;新型电火花脉冲电源研究[D];太原科技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62447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zigongchenglunwen/262447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793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