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人工表面等离激元的柔性微波器件研究
【图文】:
这些结构进行合理的结合也是一个需要突破的难题。(a)楔形缝隙金属槽 (b)金属块状结构图1.2 楔形缝隙结构和金属块状结构2012 年崔铁军教授提出了一种基于 PCB 工艺的在超薄柔性衬底上制作的共形结构,因为金属导带的厚度几乎为零,这种结构也支持具有一定传播曲率的表面电磁波。这种等离子超材料由梳状单元构成,如图 1.3(a)所示,金属的厚度是t,宽度是w,阵列的周期是d ,,槽的宽度是a。当厚度 接近无穷薄时,结构变为一维金属槽阵列。文章中分析了这种结构所支持的 SSPP 的色散曲线随着厚度和周期的变化而变化。文中还介绍了这种结构的制造设计和表征。因为它在亚波长尺寸具有非常好的电磁波约束能力
(a)梳状 CSP 结构 (b)梳状 CSP 结构的电场分布图1.3 梳状 CSP 模型及其电场分布与之前出现的 SSPP 结构不同,这种结构厚度薄,并且在亚波长尺寸对电磁波具有约束能力,损耗低,这对调控非常薄的金属薄膜表面电磁波的传播带来更大的自由度。进一步地,通过实物的加工测试证明了它的优良性能。如图 1.4 所示,分别展示了 CSP 样品在二维平面展示 CSP 螺旋性能和 3D 螺旋特性。螺旋曲率半径是 20mm和
【学位授予单位】: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TN1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昶时,施维林;表面等离激元共振生物传感分析及应用[J];光谱实验室;2004年02期
2 高治文,陈丽娜,赵景星,于新,周素琼,谢文章;表面等离激元共振[J];大学物理实验;1994年02期
3 邵磊;阮琦锋;王建方;林海青;;局域表面等离激元[J];物理;2014年05期
4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聚焦表面等离激元研究取得重要进展[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1期
5 ;聚焦表面等离激元研究取得进展[J];光机电信息;2011年01期
6 王翔;黄声超;张檬;任斌;;表面等离激元辅助反应及其表征研究进展[J];光散射学报;2018年04期
7 韩亚娟;张介秋;李勇峰;王甲富;屈绍波;张安学;;基于微波表面等离激元的360°电扫描多波束天线[J];物理学报;2016年14期
8 王振林;;表面等离激元研究新进展[J];物理学进展;2009年03期
9 丁晶新;方银飞;郭超修;杨岚;夏勇;尹亚玲;印建平;;基于表面等离激元场的分子反射镜的理论研究[J];物理学报;2014年21期
10 张海黔,陶杰,顾宁;高效差分表面等离激元共振传感器[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驰;郑海荣;吴燕妮;李彩霞;;纳米方盘—方框结构的表面等离激元共振特性[A];2015 年(第七届)西部光子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5年
2 张兵临;;表面增强喇曼散射的受迫表面等离激元模型[A];第二届全国光散射学术会议论文集(上)[C];1983年
3 黄铁军;汤恒河;谭云华;刘濮鲲;;基于人工表面等离激元的太赫兹超聚焦探针[A];2017年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论文集(上册)[C];2017年
4 张超;周永金;王卫宾;杨柳;肖前循;;基于人工局域表面等离激元的微流体乙醇传感器[A];2017年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论文集(上册)[C];2017年
5 沈少鑫;单洁洁;陈慧玉;杨明明;赵峰;周勇亮;杨志林;;多模式耦合的表面等离激元增强二次谐波机理研究[A];第十八届全国光散射学术会议摘要文集[C];2015年
6 林洁;路云宁;高韶燕;;利用表面等离激元增强耦合效应实现高灵敏度传感[A];第十六届全国量子光学学术报告会报告摘要集[C];2014年
7 郑斌;杨怡豪;沈炼;陈红胜;;基于超表面的微波表面等离激元控制[A];2018年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论文集(上册)[C];2018年
8 陈舒;孟令雁;沈少鑫;赵峰;骆洋;杨志林;;表面等离激元的可控激发及增强光谱研究[A];第十八届全国光散射学术会议摘要文集[C];2015年
9 刘博文;陈舒;姚旭;刘守;杨志林;王磊;任斌;;可灵活调节的表面等离激元结构的性质及其应用[A];第十九届全国光散射学术会议摘要集[C];2017年
10 陈旭东;洪炜;;表面等离激元增强/抑制共轭聚合物发光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30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二十一分会:π-共轭材料[C];201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记者 李山;德研发出世界首个表面等离激元电路[N];科技日报;2013年
2 刘霞;新型纳米激光探测技术灵敏度高成本低[N];科技日报;201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高龙;基于微纳加工的表面等离激元光子回路和热效应探测研究[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2018年
2 朱旭鹏;表面等离激元金属纳米结构强耦合体系的设计及光谱行为研究[D];湖南大学;2018年
3 商雄军;微纳结构表面等离激元激发的理论研究及其器件设计[D];湖南大学;2018年
4 潘柏操;人工表面等离激元传输特性研究[D];东南大学;2017年
5 许秉正;基于周期结构的表面等离激元电磁特性及应用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7年
6 武士威;表面等离激元催化对氨基二苯二硫醚偶联反应及光谱分析[D];辽宁大学;2018年
7 高永潘;表面等离激元及介质腔性质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8年
8 章可俊;金属纳米颗粒表面等离激元模式的计算模拟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8年
9 邓茜;基于表面等离激元的激光器与传感器的研究[D];武汉大学;2018年
10 徐俊s
本文编号:262892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zigongchenglunwen/26289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