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电子信息论文 >

有机薄膜晶体管的界面特性对其气敏性能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0-04-19 04:42
【摘要】:有机薄膜晶体管(organic thin-film transistor,OTFT)因其低成本、轻量化、可柔韧性、湿法加工以及有机功能材料设计多样性的优势而备受关注,是现代有机电子学领域的重要器件之一。气体传感器作为OTFT的一种重要应用,在过去几十年得到了飞速的发展,成为了敏感电子学与传感技术领域的研究热点方向之一,气体分析物与有机功能材料之间的物理/化学相互作用会显著影响OTFT沟道中的电荷传输;另一方面,OTFT既可以作为信号转换器又可以作为信号放大器,实现多参数检测。本论文从近期OTFT的发展动向出发,回顾了OTFT气体传感器当前的研究现状与策略,引入氧化锌纳米颗粒、极性聚合物介电材料和聚合物复合薄膜体系,改变OTFT的界面特性,最终制备出了高性能的OTFT气体传感器。本论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分为以下三个部分:1.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oly(methyl methacry),PMMA)和氧化锌(zinc oxide,ZnO)纳米颗粒复合介电层对OTFT气敏性能影响的研究制备了基于ZnO/PMMA复合介电层的OTFT氨气传感器,75 ppm下的响应提高了近10倍,将该OTFT置于大气环境中40天后,测试了其器件性能以及气敏特性;利用ZnO/PMMA复合介电层和酞菁铜/并五苯异质结的协同效应制备了高响应OTFT二氧化氮传感器,该OTFT器件在大气环境中储存30天后,其漏极电流对0.5 ppm二氧化氮的响应增大了超过10倍。2.极性聚合物介电层对OTFT气敏性能影响的研究在两层PMMA中间插入含有羟基的聚乙烯醇(poly(vinyl alcohol),PVA)或聚(4-乙烯基苯酚)(poly(4-vinylphenol),PVP)形成三明治结构介电层,基于该介电层结构的n型OTFT,其场效应迁移率提高了10倍以上(p型为3倍),阈值电压降低到原来的二分之一(p型为八分之一),两种类型器件的电流开关比均提高了两个数量级;使用PMMA/PVA/PMMA介电层结构的六噻吩OTFT的场效应迁移率达到了0.08 cm~2/Vs,比单一PMMA介电层的提高了8倍,且暴露于大气环境后几乎没有变化;以PVA为气体聚集层制备了OTFT氨气传感器,0.5 ppm氨气氛围下,漏极电流的响应为50.3%,比纯PMMA介电层器件提高了一个数量级,在施加栅极预置电压之后,漏极电流对0.5 ppm氨气的响应增加至66.9%。通过改变栅极预置电压方向,可以促进氨气的吸附和脱附过程,并表现出非易失的特性。3.聚合物复合薄膜对OTFT气敏性能影响的研究系统分析了使用不同溶剂制备的聚苯乙烯(polystyrene,PS)和聚(3-己基噻吩-2,5-二基)(poly(3-hexylthiophene-2,5-diyl),P3HT)复合薄膜中分子排列、聚集和电荷传输与溶剂沸点和溶解度之间的关系,制备了低成本高性能的OTFT;制备了基于P3HT/PS复合薄膜的OTFT氨气传感器,当PS中P3HT的有效浓度为1.6mg/mL时,器件具有与纯P3HT器件相当(8 mg/mL)的气敏性能,将该氨气传感器放置于大气环境中40天后仍可对氨气实现有效检测;将空穴传输材料聚(9-乙烯基咔唑)(poly(9-vinylcarbazole),PVK)与P3HT混合作为OTFT的有机半导体层,制备出了高响应度的二氧化氮传感器,该传感器在室温下可以通过调整栅极电压大小实现两种模式工作,当栅极电压为0 V时,使用1:1 P3HT:PVK复合薄膜时,对30 ppm的最高响应为20000%(600 ppb为700%),几乎是纯P3HT的40倍。综上所述,本工作针对基于OTFT的气体传感器气敏响应偏低、选择性和空气稳定性较差以及制备成本高等问题,利用多种方法改善OTFT界面特性,得到了高性能的OTFT气体传感器,为其在敏感电子学与传感技术领域的广泛应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图文】:

器件结构,电极,栅顶,介电层


四种 OTFT 器件结构图。(a)底栅顶接触;(b)底栅底接触;(c)顶栅触。(Drain 为源极电极,Source 为漏极电极,,Organic Semiconducielectric 为介电层,Gate 为栅极电极,Substrate 为器件制备所用基

结构图,栅极电压,电压差,电学


图 1-2 典型的 MOSFET 结构图T 实际上可以理解为是一种电学开关,通过栅极电压(VG)来调S),在栅极电压作用下,对应类型的载流子将会聚集在有机半,这时对源极和漏极施加适当的电压差(V
【学位授予单位】:电子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TN321.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沈瑜生;吴以成;黄炯;王弘;曾桓兴;杨承宗;;TiO_2制备方法对气敏性能的影响[J];化学传感器;1987年02期

2 文佑平;共沉法制α-Fe_2O_3粉体的研究[J];传感器技术;1989年05期

3 徐甲强,沈瑜生,曾恒兴,王弘;氧化铁薄膜的PCVP过程及其气敏性能初探[J];传感技术学报;1989年03期

4 王彩红;吴明Z;;氧化锌空心球的制备及其气敏性能研究[J];化工新型材料;2012年05期

5 谢英男;詹自力;张红芹;蒋登高;;磺基水杨酸掺杂聚苯胺的气敏性能[J];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2008年04期

6 焦万丽;张磊;;非晶态Ag表面修饰NiFe_2O_4的制备及对丙酮气体的气敏性能(英文)[J];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2012年05期

7 古丽美热·斯热依;张玉才;;纳米三氧化钨的合成及气敏性能研究[J];化工时刊;2017年12期

8 潘帅;胡校兵;宋润民;解丽丽;朱志刚;郑嘹赢;;醋酸钾溶液体系中α-Fe_2O_3纳米微球的离子液体辅助合成及气敏性能研究[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18年08期

9 刘云云;许婷婷;田永涛;李新建;;单层及少层二硫化钼薄膜的制备及其气敏性能研究[J];郑州大学学报(理学版);2017年04期

10 曾文;苗斌;林栎阳;谢锦岳;;镍纳米线的简易合成及其气敏性能(英文)[J];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2012年S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杏芹;刘亚飞;高峰;;一种新型镉锑氧化物复合材料的气敏性能及其掺杂改性[A];第三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8年

2 李坚;王元生;黄兆新;;纳米氧化铁粉体的制备和气敏性能研究[A];第三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8年

3 李蕾;曲风玉;;分子筛模板法合成二氧化锡介孔材料及其气敏性能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8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4 齐天骄;王慧;郝晓飞;;三氧化二铁气敏元件研制及其气敏性能研究[A];第五届全国“公共安全领域中的化学问题”暨第三届危险物质与安全应急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5年

5 陈梅;张婷;张丽;顾福博;韩冬梅;王志华;郭广生;;半导体氧化物纳米材料的结构设计及其气敏性能[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2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6 卢娜;肖峰;王吉德;宿新泰;;两相溶剂热法合成氧化钨超细纳米线及其气敏性能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30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三十六分会:纳米材料合成与组装[C];2016年

7 葛秀涛;刘杏芹;;锌掺杂对In_2O_3电导和气敏性能的影响[A];第五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Ⅲ[C];2004年

8 李军荣;许家瑞;章明秋;容敏智;;炭黑填充型聚苯乙烯基导电复合材料的气敏性能[A];2002年材料科学与工程新进展(下)——2002年中国材料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9 娄向东 ;贾晓华 ;赵晓华;;CdS材料的制备及气敏性能研究[A];第五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Ⅱ[C];2004年

10 刘欢欢;;原位组装介孔Au/TiO_2材料及其气敏性能研究[A];第八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摘要[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韩世蛟;有机薄膜晶体管的界面特性对其气敏性能的影响[D];电子科技大学;2018年

2 杨爽;MoO_3微纳结构调控与气敏性能及原型器件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7年

3 程晓丽;微纳米氧化物基多级结构材料的制备与气敏性能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2年

4 李美花;SnO_2纳米材料微结构及其掺杂的气敏性能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7年

5 张佳;石墨烯纳米网的制备、结构调控及室温NO_2气敏性能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7年

6 王莹;SnO_2纳米结构的改性及其在气体检测中的应用[D];太原理工大学;2017年

7 杨天野;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微纳结构制备与快速响应气敏性能研究[D];吉林大学;2018年

8 詹自力;纳米In_2O_3气敏性能及其气敏机理研究[D];郑州大学;2003年

9 汤会香;ZnO纳米颗粒气敏性能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10 马兴法;有机复合膜与传感器的室温气敏性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岳华聪;SnS_2层状材料的制备、减薄及其气敏性能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7年

2 张文璐;钙钛矿结构铁酸镧纳米材料的二氧化氮气敏性能[D];华中科技大学;2017年

3 夏林悬;纳米碳基/氧化铁复合材料的控制合成及气敏性能研究[D];江苏大学;2018年

4 高越;负载贵金属的多孔金属氧化物对有机毒性气体的气敏性能研究[D];江苏大学;2018年

5 李轲;碳黑/聚乳酸类导电复合材料的气敏性能研究[D];郑州大学;2014年

6 宋肖肖;多级结构三氧化钼的制备与气敏性能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3年

7 尤佳骏;铁酸锌纳米结构的制备及其气敏性能[D];扬州大学;2018年

8 郭思佳;基于ZIF-8模板的多孔性ZnO材料制备及其气敏性能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8年

9 司运亨;蔗渣模板法制备氧化锡及其气敏性能研究[D];吉林大学;2018年

10 郭茹;高比表面积有序大介孔氧化铬的可控合成与贵金属修饰及其气敏传感应用[D];宁夏大学;2018年



本文编号:263293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zigongchenglunwen/263293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b1e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