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电子信息论文 >

流水线-逐次逼近型模数转换器低功耗级间放大器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26 00:06
【摘要】:模数转换器作为连接模拟世界与数字世界的桥梁,如今已经成为世界上需求量最大的混合信号电子产品之一,渗透到我们生活和工作中的方方面面,如手机、电脑、可穿戴设备、WiFi等。随着物联网的快速崛起,如今越来越多的电子产品已经朝着智能化、人性化发展,使得对数据转换器高速高精度要求的同时,也对功耗的要求越发严苛。流水线型ADC可以同时达到高速高精度的要求,但是有着高功耗的缺点,为了弥补其功耗上的不足,本文提出一种新型低功耗环形放大器作为其流水线架构的级间放大器,并利用逐次逼近性ADC的低功耗优势,通过环形放大器,实现低功耗流水线-逐次逼近型ADC,进而验证环形放大器在ADC中的工作原理和性能。本文首先对ADC的研究现状和各种性能指标进行了阐述和定义,并简要总结了当前一些主流ADC的主要优劣和应用场景。并结合当前国际国内市场对ADC相关芯片的需求,对于ADC未来的发展趋势做出了总结和预测。流水线型的ADC的主要功耗来自于级间放大器,本文对比当前典型应用的级间放大器,提出了一种新型的自偏置伪差分环形放大器,并就该放大器的速度、精度和功耗进行了细致的优化以实现中高速度、中高精度、低功耗的性能,解决了环形放大器电荷共享所引起的增益误差问题。除此之外,本文亦对三种不同架构的环形放大器做出了详细的分析,并给与电路实现。本文采用逐次逼近性ADC作为流水线ADC的子ADC,就此实现了下极板采样式和共模收敛式两种不同类型的逐次逼近型ADC,并重新对其逻辑控制和比较器进行设计和实现。最后,本文基于所提出的伪差分环形放大器,在TSMC 40nm CMOS工艺下,级联两级ADC实现12bit、160MS/s的流水线-逐次逼近型ADC。其中伪差分环形放大器增益稳定在15.92±0.008,功耗800?W,速度160MS/s,SFDR85dB,轨到轨输出。两级子ADC的精度分别为5bit和8bit,其有效位分别为4.8bit和7.38bit,速度分别为400MS/s和160MS/s。流水线-逐次逼近型ADC的有效位为9.1bit,SNDR为56.5dB,品质因数为34.2fJ/conv-step。
【图文】:

流水线型,闪速,逐次逼近,主流


上海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8nm/40nm 等小电压电源供给的先进工艺,但是对于超低功耗 ADC 的设计,小电压电源供给的先进工艺则有着非常显著的优势。而在系统架构的选择中,SARADC 和 Pipelined-SAR 混合型 ADC 是目前的主流选择。图 1-2 统计了 1997-2016年集成电路领域两个代表性会议(International Solid-State Circuit Conference,ISSCC 和 Very Large Scale Integrated-circuit,VLSI)相关学术论文的主要指标的发展趋势[2,4]。可以看出对于中高精度和速度的 ADC,,低功耗的研究非常热门。

速度分辨率,架构,过采样


上海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采样率很大的转换器被称为过采样转换器,而奈奎斯特转换一般小于 8。2 所示, ΣADC 有着最高的转换精度,其利用过采样架构以,是常用 ADC 架构中唯一的过采样 ADC;Flash ADC 相较最快,但是精度同时也是最低的;图中给出了同步和异步两前者一般可以实现较高精度,是低速低功耗的一种很好的选器自复位时钟产生异步 SAR 逻辑,有效提高了速度,增大采C 则是一种可以同时实现高速高精度的架构,但是架构过于较大的面积和功耗。根据绪论中对 ADC 趋势的分析,目R ADC 具有中高速度中高精度,并且具有 SAR ADC 所具有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TN792;TN72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戴维德;18位逐次逼近型A/D变换器AD7641[J];电子世界;2005年03期

2 王凤;黄泽琴;申忠如;;逐次逼近型模数转换器的仿真模型[J];现代电子技术;2007年14期

3 王沛;龙善丽;吴建辉;;逐次逼近型模数转换器中的失配校准技术(英文)[J];半导体学报;2007年09期

4 乐天;德州仪器推出业界速度最快的16位逐次逼近型数据转换器[J];电子技术;2003年03期

5 兰小秋;王超;宁湫洋;张圣仟;杨小天;;适用于逐次逼近型模数转换器的DAC的设计[J];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6 ;新品发布[J];今日电子;2001年10期

7 Steve Logan;Atsushi Kawamoto;;高速度、低功耗和真正同时采样的SAR ADC[J];电子产品世界;2008年02期

8 赖茂宏;;一微秒十位逐次逼近型模数转换器[J];西北电讯工程学院学报;1981年Z1期

9 石会;胡冰新;杨玮玮;陈姝;黄颖;;逐次逼近型ADC电路的分析[J];中国电子教育;2016年04期

10 殷勤;戚韬;吴光林;吴建辉;;多通道逐次逼近型10bit 40Ms/s模数转换器的设计[J];电子器件;2006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李逸宁;乔东海;;一种内部产生时钟的逐次逼近型模数转换器的设计[A];2016’中国西部声学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6年

2 徐淼彬;;FID信号的数字化及其数据丢失的诊断[A];第七届全国波谱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199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本报记者 陈炳欣;触控IC进入2.0时代[N];中国电子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曹超;高精度逐次逼近型ADC及其校准技术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7年

2 李登全;高速CMOS时域交织逐次逼近型模数转换器关键技术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8年

3 杨家琪;逐次逼近型模数转换器及其噪声整形混合结构的研究与实现[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8年

4 梁宇华;低功耗逐次逼近型CMOS模数转换器的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5 王浩;低功耗电荷重分配式CMOS逐次逼近型模数转换器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6年

6 黄冠中;先进数字工艺下模数转换器低功耗设计技术[D];北京工业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廖方云;基于C-R结构的12位SAR ADC的研究与实现[D];辽宁大学;2019年

2 巴文强;高速高精度ADC设计[D];北京交通大学;2019年

3 郭昶;一种高精度逐次逼近型ADC的校准与实现[D];上海交通大学;2016年

4 李旋;中速高精度逐次逼近型模数转换器研究及设计[D];上海交通大学;2016年

5 范爱鹏;流水线-逐次逼近型模数转换器低功耗级间放大器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8年

6 张献伟;一种高精度逐次逼近型模数转换器的研究与设计[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7年

7 董岳;基于Sigma-Delta噪声整形技术的逐次逼近型A/D转换器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8年

8 何俊良;低功耗高精度逐次逼近型模数转换器设计[D];华南理工大学;2017年

9 李涛;高精度多通道逐次逼近型模数转换器测试与修调[D];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10 张军;基于CMOS工艺的10位逐次逼近型模数转换器设计[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64085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zigongchenglunwen/264085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dfa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