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电子信息论文 >

面向泄漏气体检测的红外图像背景建模与抑制的方法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01 16:11
【摘要】:在高度工业化的现代社会生活中,越来越多的有毒的或者是易燃易爆的危险气体也随之产生,一旦这些气体泄漏,将导致不可想象的严重后果,给社会造成巨大的损失。基于此,本论文开展了背景建模与背景抑制的红外图像泄漏气体检测算法研究。首先,我们对红外图像中的泄漏气体的特性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红外图像泄漏气体不存在颜色、纹理等特征信息,其具有无轮廓性、无规则流动性,加大了泄漏气体的检测难度。故传统的目标检测方法都不能满足对泄漏气体红外图像的检测要求。且在实际的应用中,不仅要满足检测结果的准确性,而且还需要提高系统检测的实时性,因此泄漏气体的检测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难题。其次,针对上述泄漏气体在红外视频图像中的这些特点,本论文在选取了被动式气体检测技术的基础上,将传统的背景建模算法进行分析,由于VIBE算法优良的特性,本文对VIBE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在此基础上,本论文对传统的VIBE算法进行改进,提出了一种基于快速前景模型的红外图像背景建模算法。在背景模型中,由于引入了快速前景模型,将原本的VIBE算法对于前景点的比较次数从传统的20次降低到平均7次左右,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背景建模算法可以极大程度地提升检测速度。同时,本论文还研究了一种针对泄漏气体红外图像检测的自动阈值算法,通过将传统VIBE算法中的灰度背景模型的检测半径改为自动阈值,提高了本算法的适应性和准确性。通过多次的实验证实,本文提出的背景建模算法,相对于经典的VIBE算法,可以实现更好的实时性,同时也具有更高的准确性和鲁棒性,可以满足多种场景中的对泄漏气体的红外图像检测的实时要求。最后,针对背景建模处理后得到的目标图像结果图中,依旧存在一些噪声点和伪目标,通过分析气体的几何特征,本论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多重几何特征融合的红外图形背景抑制算法,通过实验证明,本文提出的背景抑制算法具有很好的准确性和实时性,满足泄漏气体红外图像检测对背景抑制算法的要求。
【图文】:

爆炸事件,气体泄漏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随着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工业化进程加速推进,能源和化工原料的生产量、存储量和运输量急剧增加,各种危险的气体在工业生产以及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频繁。近些年来,冬日温度的急剧下降,特别是去年冬日南方温度也达到了零下上十度,而且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冬日室内供暖系统得到了广泛的运用,,随之带来的安全问题却十分严峻。气体泄漏造成的恶性事故频繁发生,不仅对相关人员造成了很大的人身伤害,而且还给国家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并形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据部分统计,在 2014 年,全国发生的气体泄漏事件和爆炸事件有 350 多起,其中因为事故造成的死亡人数有 114人左右, 而且受伤人数有几百人,同时带来了很大的经济财产损失。如图 1-1 所示,两起事故造成了很大社会影响。所以研究出能够快速检测出泄漏气体的方法将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曲线,辐射通量密度,分谱,曲线


图 2-1 分谱辐射通量密度曲线红外成像原理1 红外成像基本原理它的基本原理是通过运用红外探测器将接收到的一些物体(检测目标和背景等)的红外辐射映射成灰度值,接着将其转图像,当某一部分的红外辐射强度越大时,则在红外图像中置的灰度值就会越高,即越亮[42]。任何波长的红外辐射在大射率都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大气中仅对为数不多的几个波段高的透射率。因此我们在研究红外图像成像原理时,通常情究 3~5μm 与 8~14μm 这两个红外窗口。红外成像系统将物分的温差和发射率差转化成电信号,然后将这种特殊的电信
【学位授予单位】:武汉工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TP391.41;TN219;O65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袁小燕;张照锋;张登银;顾振飞;孔令民;单祝鹏;;基于融合技术的单幅红外图像增强方法[J];电子器件;2018年04期

2 马兰;陈筱勇;;对受灾区域红外图像优化识别仿真[J];计算机仿真;2017年03期

3 杨雪锋;张英俊;刘文;李元奎;;海上远距离目标探测中的红外图像增强算法[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2015年04期

4 王微;董慧慧;;红外图像采集及特征提取技术的研究[J];激光杂志;2016年08期

5 徐甜;金显华;高国伟;;远程微小红外图像小差异特征分类算法仿真[J];计算机仿真;2015年07期

6 王鹏飞;;红外图像影响因素及增强方法[J];农村科学实验;2017年03期

7 任海鹏;;可见光与红外图像融合研究现状及展望[J];舰船电子工程;2013年01期

8 马亚非;;红外图像播放及算法仿真软件设计[J];航空兵器;2012年06期

9 田佳琳;郑宾;李琴;;基于FPGA的实时红外图像处理方法研究[J];工业计量;2011年01期

10 雷美荣;;一种红外图像增强的新方法[J];机械管理开发;2011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魏新;;红外图像处理技术[A];中国光学学会2011年学术大会摘要集[C];2011年

2 李卓;李平;;动态红外图像生成技术综述[A];2006年全国光电技术学术交流会会议文集(A 光电系统总体技术专题)[C];2006年

3 刘松涛;周晓东;杨绍清;;基于元胞自动机的红外图像增强新方法[A];2006年全国光电技术学术交流会会议文集(D 光电信息处理技术专题)[C];2006年

4 郭永胜;谷峰;;CCD近红外图像特征研究[A];图像图形技术研究与应用2009——第四届图像图形技术与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5 张云峰;;红外图像实时增强系统的设计与研究[A];中国空间科学学会2013年空间光学与机电技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13年

6 吴炜;王美洁;李智;李康丽;刘凯;;基于多传感器的红外图像超分辨[A];2015光学精密工程论坛论文集[C];2015年

7 贺娜;兀兰;刘文萍;;基于红外图像和视频分析的林火监测技术[A];第二届中国林业学术大会——S7 新形势下的森林防火问题探讨论文集[C];2009年

8 代毅;王学田;高本庆;;典型云背景红外图像的生成算法[A];2003'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论文集[C];2003年

9 孙伟;王宏飞;邵锡军;;基于改进分水岭算法的红外图像分割[A];2006年全国光电技术学术交流会会议文集(D 光电信息处理技术专题)[C];2006年

10 柳继勇;张聘义;肖仁鑫;胡海双;周立钢;;一种偏振红外图像的像素级融合算法[A];2007年光电探测与制导技术的发展与应用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6条

1 记者 徐海涛;应用新技术红外图像更清晰[N];人民日报;2019年

2 李锦辉;“显微近红外图像成像方法的研究及其在烟草中的应用”项目通过评审[N];中华合作时报;2009年

3 本报见习记者 程唯珈 卜叶;帮动物炼就“火眼金睛”[N];中国科学报;2019年

4 张强 陈虹;ATA技术在中医检测中的应用与展望[N];中华新闻报;2008年

5 本报记者 韦铭 张璐 本报通讯员 张辉;这些新技术与生活息息相关[N];南京日报;2011年

6 宋超;科学家开发夜视隐形眼镜[N];中国国防报;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荣生辉;红外图像质量提升关键技术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8年

2 刘哲;红外图像非均匀性校正及增强算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8年

3 孙涵;基于红外图像的道路识别与运动目标跟踪[D];南京理工大学;2005年

4 李江;红外图像人脸识别方法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5年

5 郑欣;红外图像无参考图评价方法及应用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6 刘涛;红外图像非均匀性校正算法及图像质量评价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7年

7 田思;微光与红外图像实时融合关键技术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0年

8 王晓宇;红外图像分析关键技术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9 祁伟;基于仿生视觉计算模型的红外图像理解[D];南京理工大学;2017年

10 简耀波;红外图像处理中的关键算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曾小霞;面向泄漏气体检测的红外图像背景建模与抑制的方法研究[D];武汉工程大学;2018年

2 张思朋;基于对抗生成网络的行人重识别方法研究[D];浙江大学;2019年

3 鲍新愿;低对比度情况下太阳能光伏板红外图像的分割算法研究[D];安徽大学;2019年

4 梁俊玲;扩展视网膜假体工作环境的红外图像增强策略研究[D];郑州大学;2019年

5 时延利;基于UUV的可见光与红外图像融合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8年

6 黄习飞;红外图像在架空线路故障检测中的应用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18年

7 张锦文;变电站电气设备红外图像分割方法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8年

8 胡志轩;基于红外图像的眼视力屈光度检测系统[D];华中师范大学;2018年

9 黄慧;基于大气散射物理模型的红外图像增强算法及FPGA实现[D];南京理工大学;2018年

10 汪忱;基于显著区域检测的红外图像增强算法及其FPGA实现[D];南京理工大学;2018年



本文编号:264683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zigongchenglunwen/264683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3d0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