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通道耦合射流系统换热特性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09 21:45
【摘要】:随着集成电路的快速发展,电子元件的发热功率也越来越高。如果产生的热量积聚在电子元件内不能够快速散失,将会导致过高的温度,严重损害电子元件的功能和使用寿命。因此,如何对高热流密度电子元件进行有效的热管理,成为集成电路行业发展亟需解决的问题。微通道耦合射流冷却技术由于整合了微通道热沉冷却技术和射流冷却技术的优点,被认为是未来解决高热流密度电子元器件散热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本文以水为冷却介质,对微通道耦合射缝射流换热系统(M-SJ)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通道横截面形状分别是梯形(TM-SJ)、矩形(RM-SJ)和圆形(CM-SJ)的三种微通道耦合射缝射流系统。结果发现,梯形微通道耦合射缝射流系统(TM-SJ)具有最低的底面平均温度和最小的底面温差,并进一步对造成三种微通道耦合射缝射流系统之间的冷却效果差异的原因进行了分析。(2)对梯形微通道耦合射缝射流热沉(TM-SJ-HS)中的流动和传热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并与未添加射流冲击的梯形微通道热沉(TM-HS)作了比较。研究发现,尽管流体通过TM-SJ-HS的压降略大于TM-HS,但是,TM-SJ-HS的降温和均温效果均优于TM-HS。此外,还拟合出了用于计算梯形微通道耦合射缝射流换热系统(TM-SJ)的平均努塞尔数的经验关系式,能够准确地表达TM-SJ中的对流传热特性。(3)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射缝对TM-SJ流动和传热性能的影响。探究了射缝位置的影响,分析了TM-SJ的底面平均温度和底面温差随射缝位置的变化规律,找到了能够使TM-SJ具有最佳冷却效果的射缝位置。对TM-SJ中射缝长度进行了研究,分析了TM-SJ的底面平均温度和底面温差受到射缝长度的影响规律。(4)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梯形微通道的几何参数(通道的高度,通道的底面宽度和通道侧面与上底面的夹角)对TM-SJ中流动和传热性能的影响。并对三个几何参数对TM-SJ的底面平均温度和底面温差影响程度的大小进行了比较。(5)对梯形微通道耦合射缝射流热沉(TM-SJ-HS)应用于聚光光伏电池热管理进行了实验研究。分析了射缝板上不同的流体分配方式对TM-SJ-HS冷却效果的影响,并对不同TM-SJ-HS冷却下的聚光光伏电池的发电效果进行了比较。
【图文】:
图 1-2 单束射流冲击区域流动分布图[54]Fig. 1-2 Flow conditions of single jet impingement[54] 等人[55]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单股圆形自由射流对发热壁液体中的速度和温度分布以及发热壁面中的温度分布。than 等人[56]对喷嘴出口雷诺数在 5000~124000 范围内的射流冲击行了整理和分析;结果表明有关单个圆形射流冲击局部传热系数到板间距和从驻点的径向位移的函数;他们还发现在半径大于 6的间距不超过 12 个喷嘴直径的范围内,努塞尔数与喷嘴到板的间l 等人[57]通过实验研究了二维倾斜空气射流对均匀加热平板传热努塞尔数与空气射流相对于板的倾斜角,喷嘴出口到板间距,以有关,,并提出了用于预测局部努塞尔数的关联式。人[58]根据文献中射流雷诺数 Re=600~1400 和无量纲喷嘴尖端与
流冲击冷却散热与射流冲击散热各自的优缺点,近年来,合起来,这样就能同时发挥微通道散热技术与较大的换热系数,而且可以维持良好的均温效射流作用下微通道散热器的强化传热进行了实较。在泵功率 P=0.072W 下,冲击空气射流作行流作用下的微通道热沉提高了约 48.5%。此冲击射流微通道散热器具有比多管形微通道散模拟的方法研究了具有切向冲击射流和变流体现,与传统的微通道散热器相比,添加射流冲实现了较小的温差。此外,流体粘度对散热器
【学位授予单位】:华南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TN40;TP60
本文编号:2656784
【图文】:
图 1-2 单束射流冲击区域流动分布图[54]Fig. 1-2 Flow conditions of single jet impingement[54] 等人[55]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单股圆形自由射流对发热壁液体中的速度和温度分布以及发热壁面中的温度分布。than 等人[56]对喷嘴出口雷诺数在 5000~124000 范围内的射流冲击行了整理和分析;结果表明有关单个圆形射流冲击局部传热系数到板间距和从驻点的径向位移的函数;他们还发现在半径大于 6的间距不超过 12 个喷嘴直径的范围内,努塞尔数与喷嘴到板的间l 等人[57]通过实验研究了二维倾斜空气射流对均匀加热平板传热努塞尔数与空气射流相对于板的倾斜角,喷嘴出口到板间距,以有关,,并提出了用于预测局部努塞尔数的关联式。人[58]根据文献中射流雷诺数 Re=600~1400 和无量纲喷嘴尖端与
流冲击冷却散热与射流冲击散热各自的优缺点,近年来,合起来,这样就能同时发挥微通道散热技术与较大的换热系数,而且可以维持良好的均温效射流作用下微通道散热器的强化传热进行了实较。在泵功率 P=0.072W 下,冲击空气射流作行流作用下的微通道热沉提高了约 48.5%。此冲击射流微通道散热器具有比多管形微通道散模拟的方法研究了具有切向冲击射流和变流体现,与传统的微通道散热器相比,添加射流冲实现了较小的温差。此外,流体粘度对散热器
【学位授予单位】:华南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TN40;TP6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何颖;邵宝东;程赫明;;等边三角形微通道内层流的流动特性和换热特性的研究[J];应用数学和力学;2014年03期
2 巨星;李鑫;张喜良;徐立;;歧管式微通道热沉在聚光电池冷却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3年32期
3 王宇辰;金以明;杜张李;张坤;钱之龙;杨帆;;聚光光伏散热系统综述[J];太阳能;2011年1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刘东;高热流密度微结构散热器换热特性的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65678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zigongchenglunwen/26567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