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电子信息论文 >

红外分孔径偏振成像技术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11 21:04
【摘要】:红外偏振探测相比于传统的红外探测,在获得图像光强信息的基础上还能够获得图像的偏振度与偏振角的更多维度的信息,因此在近年的研究中受到了广泛的重视。在目标识别,图像增强,大气环境监测,生物医疗,军事等领域,偏振探测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基于分孔径红外偏振探测的实验平台,主要对偏振图像的获取以及基于偏振信息的目标识别两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针对分孔径红外偏振探测系统在获取偏振图像时需要进行准确的配准来保证获取偏振图像的准确度的问题,本文为其设计了一种基于子图像的图像配准算法。算法主要针对红外偏振图像在配准过程中由于不同偏振角度的图像特征存在差异,以及红外图像本身噪声较大,细节不明显这两个图像配准时所面临的主要问题。首先,通过图像预处理的方法来降低图像的噪声,增强图像的细节信息。之后使用相位相关算法来对图像进行粗配准,以克服不同偏振角度的图像特征存在差异的问题。最后将粗配准的图像划分为多个子图像,通过剔除那些噪声较大的子图像,来降低背景区域噪声对于配准结果的影响。之后通过实验来验证算法在不同场景下的配准效果,实验结果表明,本文算法在近距离,中距离及远距离三种场景下,偏振图像边缘更为清晰,归一化互信息指标最多提高了0.067%。使用深度学习算法进行目标识别探测是近年来在目标识别领域一个新的研究方向,深度学习算法使用包含许多非线性环节的神经网络来对目标特征进行提取与识别,而不是像传统的探测方法那样使用确定的数学模型来对目标特征进行建模。这种方法的好处是能够更好地应对目标的多种特征,从而对线性不可分的目标进行有效地分类,并且具有更高的准确度。本文在传统深度学习算法使用光强图像进行识别的基础上加入了包含更多边缘信息的偏振度图像,并使用偏振数据来对神经网络进行迁移学习,使其对于红外偏振图像具有了一定的识别能力。实验结果表明,同时使用偏振信息与光强信息,可以有效提高目标的识别率,并降低误识别率。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TP391.41;TN21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郭桂蓉,陈学敏;舰船目标识别的研究现状和技术途径[J];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1988年01期

2 牛晓燕;;目标识别的人工智能方法[J];飞航导弹;1988年08期

3 Buser Robde Nomiyama;谭显裕;;用于测距和目标识别的短脉冲CO_2激光器[J];应用光学;1988年03期

4 黄为倬;;目标识别和逆合成口径雷达[J];现代雷达;1988年06期

5 刘伯胜;目标瞬态回波极点提取研究[J];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学报;1989年01期

6 姜殿元;;“铺路便士”目标识别装置AN/ASS-35(V)[J];飞航导弹;1989年03期

7 程启东;;远距离目标识别[J];航空兵器;1989年03期

8 刘侃;;采用毫米波和红外传感器进行防区外目标识别[J];飞航导弹;1989年01期

9 初试;;灵巧武器的应用[J];现代防御技术;1989年03期

10 景啸;;基于深度学习的航拍图像目标识别[J];数码世界;2019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加;纪伯公;;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技术在空中目标识别中的应用研究[A];第八届全国信号和智能信息处理与应用学术会议会刊[C];2014年

2 王宇;钟秋海;;用统计模式识别方法建立海上目标识别的数学模型[A];1995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5年

3 李正东;陈兴无;宋琛;何武良;;多传感器的目标识别[A];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年报(1999)[C];1999年

4 郑援;胡成军;;基于数据融合的鱼雷目标识别[A];第十四届全国信号处理学术年会(CCSP-2009)论文集[C];2009年

5 俞鸿波;赵荣椿;;三维空间目标识别概述[A];信号与信息处理技术——第一届信号与信息处理联合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6 姚志军;韩秋蕾;;一种新的基于少量样本的目标识别与分割方法[A];第九届全国信息获取与处理学术会议论文集Ⅱ[C];2011年

7 陈娟;;基于多传感器融合的天基空间目标识别技术[A];第二届中国空天安全会议论文集[C];2017年

8 杨宏晖;李江涛;甘安琴;姚晓辉;;用于水下目标识别的无监督谱特征选择算法[A];2016年中国造船工程学会水中目标特性学组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6年

9 徐婷;郭良浩;;一种水声目标识别的低频特征信息处理技术[A];中国声学学会2017年全国声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7年

10 孙士波;方世良;;C40芯片在水声目标识别中的应用[A];中国声学学会2001年青年学术会议[CYCA'01]论文集[C];200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6条

1 ;具备车辆缉查布控、目标识别等功能[N];人民公安报;2016年

2 陈德潮邋曹金平 刘剑;水下战场的开路先锋[N];人民日报;2008年

3 记者 代宗锋;我国海军第二十、二十一批护航编队完成任务交接[N];解放军报;2015年

4 邱霞;目标永不消失[N];中国航天报;2003年

5 陈德潮邋曹金平 刘剑;探路水下战场,“水中幽灵”因他有魂[N];新华每日电讯;2007年

6 王学智 彭振华;联合空地防区外打击[N];解放军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飞;红外偏振探测关键技术研究[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2018年

2 周伟;基于局部表面特征描述符的复杂场景下三维目标识别研究[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2018年

3 蔡兆晖;基于重构高分辨距离像的雷达目标识别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8年

4 钟剑丹;光电成像目标识别与检测关键技术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8年

5 李捷;面向目标识别的机载多传感器数据融合技术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8年

6 李龙;基于高分辨距离像的雷达地面目标识别技术[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8年

7 张锐;雷达目标识别与超分辨成像方法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8年

8 李彦鹏;自动目标识别效果评估[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4年

9 张池平;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方法及其在空间目标识别中的应用[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6年

10 杨国;3mm波段主被动复合探测技术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楠;基于特征提取与超图的SAR图像目标识别研究[D];天津理工大学;2019年

2 万钇良;红外分孔径偏振成像技术研究[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19年

3 肖树浩;基于四旋翼飞行器的目标识别和处理[D];厦门大学;2018年

4 王鹏;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水中目标识别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8年

5 季悦;高温目标多光谱识别指数构建及决策树判别方法研究[D];吉林大学;2018年

6 张万麒;面向重点舰船目标识别的近似最近邻查询方法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8年

7 马冰;基于多源遥感图像的立体目标识别[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8年

8 李建建;四旋翼飞行器目标识别与跟踪算法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8年

9 成军昌;基于微波感应的动态目标探测技术研究[D];西安工业大学;2018年

10 任帅;导弹外测数据高可用性实时处理技术研究与应用[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8年



本文编号:265906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zigongchenglunwen/265906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0e7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