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电子信息论文 >

力—电协同驱动细胞培养腔内微液流动的理论模拟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17 07:09
【摘要】:微流控芯片以其用料少、集成度高、能批量操作等优点而在许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微流控芯片中进行细胞培养既可以仿生人体内的密闭微腔环境,又可以通过控制外界物理场(如压力梯度或者电场)作用而产生流体切应力,并进一步刺激种子细胞调控其内部基因的表达,从而控制细胞的分化和生长。考虑到细胞培养微腔隙中液体流动行为很难实验量化测定,建模分析是目前可行的研究手段。因此本文建立了矩形截面的细胞微流控培养腔理论模型及有限元模型,将外部的物理驱动场(压力梯度与电场)与培养腔内液体的流速、切应力和流量联系起来,分别得到了压力梯度驱动(Pressure gradient driven,PGD)、电场驱动(Electric field driven,EFD)及力-电协同驱动(Pressure-electricity synergic driven,P-ESD)三种驱动方式下的液体(牛顿流体、非牛顿流体)流动理论模型及有限元模型。本文模型的建立在外加物理场和细胞感受的物理场之间建立了数量关系,可为细胞微流控生物反应器实验系统的设计及其参数优化提供理论参考,同时也为力-电刺激细胞生长、分化机理的研究提供基础。本文的具体工作及主要结论如下:(一)、忽略细胞的尺寸,建立了不含细胞的牛顿型微流动培养腔理论模型(其中压力驱动下的结果与现有的实验结果基本一致)和Maxwell型微流动培养腔理论模型,对压力、电场、腔高、频率和温度等因素对流场的影响进行了讨论,并得到以下结果:(1)力-电协同作用下的解答为压力梯度驱动和电场驱动结果的叠加。(2)细胞培养腔内的牛顿流体流速、剪应力及流量幅值均正比于外部物理场强幅值,但随着压力梯度驱动载荷频率的增大而减小,随着电场驱动频率的变化不明显。而Maxwell流体流速、剪应力及流量幅值均随外部物理场强幅值非线性增大,但随着频率的变化均不明显。(3)两种流体在压力梯度驱动作用下,细胞贴壁处的切应力均随着腔高的增大而线性增大,流量则随着腔高的增大而非线性增大,而电场驱动下的结果不受腔高的影响。(4)生理范围内的温度场变化对牛顿流体在压力和电场驱动下的结果影响不大,另外,在引起细胞响应的流体切应力水平,两种流体环境中电场驱动能提供较大的切应力幅值而压力梯度驱动则能提供较大的流量幅值。(二)、建立了不含细胞的牛顿型微流动培养腔有限元模型,其结果和(一)中的理论解析解相吻合。在此基础上建立含细胞的牛顿型微流动培养腔有限元模型,并对流体切应力、压力、细胞变形和应力的分布规律进行了分析,并得到如下结论:(1)压力驱动时切应力最大值出现在细胞顶点,端点处的切应力为零值。而电场驱动下端点附近出现切应力最大值而顶点处的切应力值相对较小,力-电协同驱动时则能使细胞表面出现较均匀的切应力分布。(2)压力驱动时,细胞感受的压力值由腔管进口处线性减小到出口处的零值,细胞的变形主要体现在竖直方向。电场驱动时,细胞上的压力值保持一定的稳定性,细胞的变形主要集中在水平方向。另外,各种物理场驱动下细胞均会在端点产生应力集中现象。(三)、建立了含细胞的幂律型微流动培养腔有限元模型,对流体切应力、压力、细胞变形和应力的分布规律进行了讨论,并将幂律流体和牛顿流体环境下的流场和细胞的剪切变形进行了对比,得出结论:(1)在相同外加荷载的驱动下,细胞上感受的切应力、压力及细胞响应(变形、应力)的变化趋势均和(二)中牛顿流体环境下的细胞相同,但数值不同。(2)幂律流体环境中的切应力,在压力驱动作用下大多时刻小于牛顿流体环境中的切应力,而在电场驱动作用下却一直大于牛顿环境中的切应力。(3)幂律流体环境中的压力,在压力驱动作用下和牛顿流体下的压力任何时刻均保持相同,在电场驱动作用时却一直小于牛顿流体中的压力。(4)幂律流体环境中细胞的变形和应力,在压力驱动作用下和牛顿流体任何时刻均保持相同,电场驱动作用时大于牛顿流体环境下的细胞变形和应力。
【学位授予单位】:太原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Q813;TN49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玲;赵威;崔鸣;高炜;;增强型体外反搏治疗改善血流切应力的研究进展[J];心血管病学进展;2017年05期

2 雷蕾;周志敏;李江文;;临界冲刷切应力对最大浑浊带的影响及其敏感性数值分析[J];浙江水利科技;2016年03期

3 肖天葆;;数值模拟中海床临界冲刷切应力的计算方法[J];水道港口;2016年03期

4 李依伦;李敏;;直梁弯曲切应力的讨论[J];力学与实践;2016年05期

5 李慧;;开口薄壁杆件扇性切应力在工程结构中的应用[J];城市地理;2017年08期

6 薄守石;杨朝合;;切应力作用下降膜吸收过程特性研究[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2014年02期

7 ;什么叫血管内皮细胞切应力,切应力过低的坏处是什么?(待续)[J];中华高血压杂志;2008年11期

8 李利芳;王安才;;具有梯度的流体切应力促进血管内皮细胞增殖[J];医用生物力学;2008年04期

9 叶学民;张润盘;王松岭;;液膜表面波在切应力作用下的线性稳定性[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5期

10 邢海燕,李宏妹,马丽,朱文云,金永娟;流体切应力下血管内皮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的表达[J];中华病理学杂志;2001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韩悦;王璐;齐颖新;姜宗来;;核骨架成分在切应力调控血管内皮细胞增殖中的作用[A];第八届海峡两岸心血管科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陈槐卿;;流体切应力是白细胞和内皮细胞功能的重要调节因素[A];第九次全国生物物理大会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2年

3 陈槐卿;;流体切应力对内皮细胞功能的调节[A];第七届全国生物力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4 成敏;张文胜;陈槐卿;吴文超;黄华;;低切应力作用下内皮细胞的基因差异表达及雌激素的干预作用[A];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第六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4年

5 沈宝荣;王燕华;严志强;程彬彬;王晓东;赵丹;姜宗来;;生理切应力调节与血管平滑肌细胞联合培养的内皮细胞迁移[A];2008年全国生物流变学与生物力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8年

6 刘波;姜宗来;张炎;刘艳春;张峰;;低切应力对体外培养动脉形态学重建的影响[A];解剖学杂志——中国解剖学会2002年年会文摘汇编[C];2002年

7 王汉琴;黄朗献;曲明娟;刘波;严志强;沈宝荣;姜宗来;;切应力对与内皮细胞联合培养的血管平滑肌细胞迁移的作用与机制[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5论文摘要集(上)[C];2005年

8 王汉琴;黄朗献;曲明娟;刘波;严志强;沈宝荣;姜宗来;;切应力对与内皮细胞联合培养的血管平滑肌细胞迁移的作用与机制[A];2005年上海市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9 王晓东;齐颖新;张萍;姜宗来;;切应力条件下血管内皮细胞细胞骨架形态结构变化的定量分析[A];第九届全国生物力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10 姜宗来;齐颖新;;切应力条件下血管内皮细胞与平滑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A];第八届海峡两岸心血管科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荣国;脉动低切应力对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影响及其机制[D];第二军医大学;2003年

2 唐戎;流体切应力对中性粒细胞-内皮细胞黏附的影响及其机制探讨[D];四川大学;2004年

3 陈明;定常流加载系统的设计制作及流体切应力对体外培养破骨细胞的影响[D];四川大学;2005年

4 柳飞;切应力影响megalin/cubilin表达变化及对DN肾小管间质病变作用的实验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5 于风旭;切应力对脂蛋白浓度分布及受体表达影响的实验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6 王汉琴;切应力抑制内皮细胞诱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迁移及PI3K/Akt的调控作用[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7 郭子义;血流切应力变化对大鼠颈总动脉重建的影响及其机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8 张文胜;切应力对内皮细胞IL-8基因表达的影响及机制探讨[D];四川大学;2002年

9 叶学民;壁面薄膜流的热质传递和稳定性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03年

10 尹书冉;河道中典型边界上湍流运动的数值模拟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汤恺;切应力通过小窝蛋白-1依赖的整合素转运调控乳腺癌细胞迁移的机制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8年

2 王兆伟;力—电协同驱动细胞培养腔内微液流动的理论模拟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8年

3 贾晓萌;不同流量条件下管道车在不运动时的受力特性分析[D];太原理工大学;2017年

4 官刘员;Caveolae/caveolin-1在低切应力引发乳腺癌细胞转移的力学生物学机制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5 邓鑓;流体切应力对肝再生影响及其信号通路研究[D];昆明医科大学;2016年

6 钱雪;低切应力血管重构模型的建立及罗格列酮对其的影响[D];大连医科大学;2007年

7 王溪涛;低切应力对颈总动脉粥样硬化平滑肌细胞凋亡的影响[D];第二军医大学;2003年

8 龙定坤;不同切应力条件下体外培养大鼠胸主动脉的蛋白组学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9 温瑞洁;金属塑性成形接触表面摩擦特性的测算[D];燕山大学;2017年

10 周猛猛;锚固孔壁界面切应力的理论及神经网络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66813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zigongchenglunwen/266813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c76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