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电子信息论文 >

垂直电荷成像器件(VPS)及其系统的噪声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20 20:34
【摘要】:CCD和CMOS是主流的两种图像传感器,其成像性能随着对它们内部噪声源研究的深入和噪声抑制方法的创新而不断提升。可见,对图像传感器进行噪声分析是必要的。垂直电荷成像器件(VPS)作为一种新型的图像传感器,其噪声过大的问题极大地限制了成像质量,改善噪声性能迫在眉睫。而目前并没有研究人员对VPS进行过系统的噪声分析,抑制噪声就更无从谈起了。因此,对VPS进行噪声分析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有利于新一代图像传感器的发展。本文首先分析了 VPS器件级上的噪声源,以器件工作原理和阵列连接方式为基础,通过软件仿真、理论计算和实验测试等一系列方法确定了 VPS器件具有49%的扩散串扰、33.2e-的暗电流、108μV的读出噪声和严重的FPN。最后从VPS系统读出电路的工作原理出发,分析了读出电路中存在的噪声源,用理论计算确定了读出电容的复位噪声和ADC的量化噪声,通过统计学的实验方法验证了读出电路中各控制信号对读出噪声的影响,确定了各控制信号的最佳的脉冲时长和彼此间的间隔时长,在减小噪声的前提下提高了成像的帧率。通过本文对VPS噪声的系统分析,确定了影响VPS成像质量的关键因素有VPS器件的暗电流、阵列的串扰、读出电容的复位噪声、ADC的量化噪声和系统的FPN。其中,复位噪声和量化噪声可分别通过增大读出电容和减小斜坡电源步进来进行相应的优化,FPN可通过均场校正等算法消去,而暗电流和串扰既是噪声最严重的部分,又是最难以抑制的因素,极大地制约了图像质量的提升。基于对VPS噪声的深入研究,探索了抑制暗电流和串扰的方案,为接下来进一步抑制噪声、增强VPS成像质量提供了理论依据,指明了研究改善的方向。
【图文】:

电路图,像素,电路,图像传感器


噪比、减小噪声、增大动态范围等方面性能是图像传感器进一步发展的趋势。逡逑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可见光波段的图像传感器市场基本被电荷耦合器逡逑件(Charge邋Coupled邋Device,邋CCD)所占据,而更早出现的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逡逑体(Complementary邋Metal邋Oxide邋Semiconductor,邋CMOS)器件最初是用来进行混逡逑合红外探测的⑴。但随着标准CMOS集成电路制造工艺的不断发展、CMOS图逡逑像传感器(CMOS邋Image邋Sensor.邋CIS)结构从CMOS-PPS到CMOS-APS等的不断演逡逑进,CIS的性能有了长足的提高,同时由于其成本的巨大优势,在消费市场领域逡逑占据了主导权。逡逑至今,在天文观测、医学影像和军事监控等对成像质量有严格要求的领域,逡逑高端CCD仍然独领风骚。但是在移动终端、安防监控和数码相机等更加关注性逡逑价比的消费领域中,CIS己经成为主流。逡逑CIS能够大规模取代CCD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CMOS有源像素传感器逡逑(CMOS-APS)的发明。在CMOS-APS之前,首个商用的CMOS传感器就是无逡逑源感器(CMOS-PPS)。逡逑

方向图,控制栅极,浮栅,电压


代结构工作时感光电荷是在垂直方向上进行转移的,所以命名为垂直电荷转移成逡逑像器件[32】(Vertically-charge-transferring邋Pixel邋Sensor,,简称邋VPS)。现今,VPS邋己逡逑经发展到第二代了,其基本结构如图2.1所示。逡逑Control邋Gate逡逑ONO逡逑Floating邋Gate逡逑Tunnel邋Oxide逡逑MOS-C逦STI邋MOS-T逡逑P-Sub逡逑图2.1邋VPS基本结构二维示意图逡逑从图2.1中可以看出,VPS由形成在同一邋P型半导体衬底(后续称为PW)逡逑上方的浮栅MOS电容和浮栅晶体管构成。其中,MOS电容实现VPS的感光功逡逑能,晶体管实现VPS的读取功能。MOS电容和晶体管在衬底中通过浅槽隔离区逡逑(STI)隔开,两者的衬底上方依次为隧穿氧化层(Tunnel邋Oxide)、浮栅、栅间逡逑电介质层(Oxide-Nitride-Oxide,0N0)和控制栅。浮栅和控制栅极由MOS电逡逑容和晶体管共用,并且浮栅晶体管在垂直于纸面方向的衬底中还设有源极和漏极。逡逑2.1.2逦VPS工作原理逡逑作为一个新型的可见光波段的成像器件,vps必须能够完成光生电子的探测逡逑7逡逑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TN386;TP21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曾嘉;郑燮理;;汽车暗电流探讨[J];汽车实用技术;2018年22期

2 祁夭佑;低噪声Ge—APD[J];半导体光电;1988年02期

3 宁众;;具有极低暗电流的光电二极管[J];半导体情报;1988年04期

4 李昌厚;孙吟秋;;光电倍增管暗电流的三种简易测试方法[J];光学仪器;1988年01期

5 陈家良;;使用TP-801单板机对IR-CCD成象进行均匀性补偿及暗电流尖峰处理[J];红外与激光技术;1988年02期

6 丁国庆;全离子注入平面型锗光电探测器(Ge-PD)的暗电流-温度特性[J];半导体技术;1989年05期

7 黄河,童斐明,汤定元;Hg_(1-x)Cd_xTe MIS器件G-V特性[J];红外研究;1989年06期

8 张闻文;陈钱;;基于周期反转模式的表面暗电流抑制[J];光学学报;2008年07期

9 张树钧;;氧化铅靶的暗电流[J];真空电子技术;1986年03期

10 冉启钧;黄国高;;电子枪阴极加热功率对硅靶视象管暗电流影响的研究[J];应用光学;1985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仰叶;朱魁章;杜文飞;刘婷;;一种光电倍增管冷却系统的设计[A];第九届全国低温工程大会论文集[C];2009年

2 陈凯;何振江;陈智瑜;;CPM微光探测特性研究[A];中国光学学会2006年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3 段友峰;张化朋;米凤文;;一种改善CCD信噪比的方法[A];光电技术与系统文选——中国光学学会光电技术专业委员会成立二十周年暨第十一届全国光电技术与系统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4 赵文锦;;透射式碲铷光电阴极的工艺和特性研究[A];中国电子学会真空电子学分会第十二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9年

5 周荣楣;殷翔;;光电倍增管现状及展望[A];中国电子学会真空电子学分会第十九届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13年

6 玛丽娅;李豫东;郭旗;刘昌举;文林;汪波;;CMOS有源像素图像传感器的电子辐照损伤效应研究[A];第十七届全国核电子学与核探测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4年

7 王明甲;张淑骅;郭方敏;;一种高灵敏度光电探测器的微光读出研究[A];第十届全国光电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2年

8 唐峰;陈琪;陈雷;叶枫叶;蔡金华;陈立桅;;基于新型混合物界面层的高性能有机金属钙钛矿探测器[A];中国化学会第30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三十五分会:纳米表征与测量[C];2016年

9 何烈炎;韩伟;;基于OSEK网络管理的车辆馈电检测方法研究[A];2015年海南机械科技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5年

10 马东阁;;低暗电流、高探测率的宽光谱响应聚合物/钙钛矿复合光电探测器[A];中国化学会2017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摘要集——主题H:光电功能高分子[C];201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4条

1 实习记者 黄金生;丰田车暗电流之争暗战变明[N];消费日报;2014年

2 实习记者 黄金生;丰田汽车摊上事了[N];消费日报;2013年

3 本报记者 黄金生 王洋;汽车维权不只靠“三包”[N];消费日报;2013年

4 记者 王志新;专家共解汽车消费维权难题[N];中华工商时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张敏;低维半导体纳米材料紫外光电性能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5年

2 彭瑞芹;InAs/GaSbⅡ类超晶格制备与光电性能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6年

3 李平;高In组分InGaAs探测材料微光敏区表征方法研究[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2017年

4 曾巧玉;InGaAs/InP单光子雪崩光电二级管的制备及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2014年

5 陈剑武;空间高帧频背照式CCD驱动与信息处理技术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2015年

6 谷学汇;聚合物表面修饰对紫外探测器性能影响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煜乾;垂直电荷成像器件(VPS)及其系统的噪声研究[D];南京大学;2019年

2 何家乐;红外雪崩光电二极管暗电流成份分析和机理研究[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2017年

3 钟晨峰;一种用于暗电流消除的数字解压系统设计[D];天津大学;2012年

4 宋伟清;逐元暗电流抑制的CMOS红外探测器读出电路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2015年

5 冯双;立方氮化硼紫外光电效应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6 许娇;红外探测器暗电流成份分析和机理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2016年

7 林永涛;PSD综合性能检测系统的研制[D];浙江大学;2012年

8 刘婧婧;EMCCD成像性能参数测试方法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5年

9 洪霞;硅基锗金属—半导体—金属光电探测器的性能优化与设计研究[D];浙江大学;2014年

10 姚德新;基于针—针电极场致电离暗电流的湿度测量[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67316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zigongchenglunwen/267316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615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