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电子信息论文 >

W波段新型径向功率合成技术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25 16:05
【摘要】:毫米波技术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在雷达、制导、通信、成像、测量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功率放大器是毫米波系统的重要部件,但是单器件的功率输出能力随工作频率升高会迅速降低,为满足系统要求,需成倍提升功率输出能力。另一方面,工作频率的提升对于毫米波系统意味着更好的精度、更大的数据带宽和更快的传输速率。因此,开发毫米波高端频段甚至太赫兹频段的功率合成技术是当前的研究热点,对开发新的系统应用、实现更好的系统性能有着重要意义。本课题基于波导空间功率合成技术,提出了W波段新型径向功率合成技术,具体如下:针对传统径向功率合成技术中圆波导TE_(01)模阶次太高的缺陷,提出了选择了扇形波导TE_(01)模作为圆波导TE_(01)模的降阶模式。通过选择恰当的扇角可以降低扇形波导内TE_(01)模的阶次,减少传输TE_(01)模时所需要抑制模式的数量。根据扇角的不同,提出了不同的模式转换器模型,并采用扇角为180度的扇形波导设计了一款径向功率合成器,该合成器具有结构不对称,传输模式沿圆周对称的特点。仿真结果表明:在87~98GHz的频带内,该合成器的回波损耗优于19dB,合成器的插损小于0.25dB,合成效率大于94%。最后对180度扇形波导径向功率合成器进行了加工,测试结果表明,该合成器的合成效率为85%。在圆波导中,创新性的使用圆极化TE_(11)模这一时间对称模,作为波导内传输模式。利用矢量网络分析方法,确定了激励圆极化TE_(11)模的条件,并新设计了矩形波导TE_(10)模到圆波导TE_(11)模的平衡式模式转换器,并进一步分析了该模式转换器对杂模的抑制情况;接下来则提出并设计了基于圆波导TE_(11)模径向功率合成器,在87~98GHz的频带内,分别设计了7路和14的功率合成器,仿真结果表明:14路径向功率合成器的回波损耗优于27dB,插入损耗小于0.4dB,合成效率大于91%;7路径向功率合成器的回波损耗优于30dB,插入损耗小于0.2dB,合成效率大于95%。最后对14路合成器进行了实物的加工测试,测试结果表明:14路圆波导TE_(11)模径向功率合成器的回波损耗大于16dB,整体合成效率为84%,在最优处,合成效率可达87.6%。
【图文】:

示意图,功率合成,波段,径向


图 1-1 W 波段 16 路径向功率合成示意图[3]在 2000 年的时候,D.L. Ingram,Y.C.Chen, I.Stones,D.Yamauchi 等学者设计了一个 W 波段 8 路固态微波高功率源。该功率源采用 3 级 2 进制功分器,且一分二功分器采用的是波导魔 T 结构(如图 1-2),最终,W 波段的测试结果显示:8 路合成器的传输损耗优于 1dB,输出功率大于 2.2W[4]。

功率合成网络,同轴


图 1-3 32 路二进制树型功率合成网络[5]而在 2010 年,由美国 Quint star 公司和 RHL 实验室联合制作了 94GHz 到98.5GHz 的典型性输出功率 4W,在 95GHZ 最大输出功率达到 5.2W 的 W 波段功率合成器[6]。驱动级用四路合成,随后连接共轴 1 分 12 路径向结构(如图 1-4)。该合成器利用同轴进行分配,,使输出端口等幅同相,但在毫米波频率高端,同轴内径很小,对加工装配的要求极高。
【学位授予单位】:电子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TN7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高伟亮;陈必然;夏栋;;一种基于全息术的毫米波准光功率合成技术[J];设备管理与维修;2016年12期

2 顾晓红;;35W宽带晶体管功率放大器的研制[J];无线电工程;1988年01期

3 姚波;安士全;;基于波导的空间功率合成技术研究进展[J];舰船电子工程;2015年04期

4 胡海;梁实;文光俊;;毫米波空间功率合成技术研究进展及趋势[J];微波学报;2014年S1期

5 李天倩;;波导空间功率合成技术[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5期

6 刘玲;;功率合成技术[J];内蒙古广播与电视技术;2004年01期

7 潘谊春,冷毅;一种基于功率合成技术实现的实验用小型发射机[J];空军雷达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8 丁为舟;王秉中;邓建华;黄建;;毫米波准光功率合成技术的研究进展[J];电讯技术;2008年04期

9 张洋;;宽带功率合成技术的发展综述[J];电子信息对抗技术;2008年06期

10 张洋;电子战功率合成技术原理及应用[J];电子对抗技术;1997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胡海;梁实;文光俊;;毫米波空间功率合成技术研究进展及趋势[A];2014年全国电磁兼容与防护技术学术会议论文集(上)[C];2014年

2 胡海;梁实;文光俊;;毫米波空间功率合成技术研究进展及趋势[A];2014年全国军事微波技术暨太赫兹技术学术会议论文集(三)[C];2014年

3 尹力;文光俊;李家胤;徐建华;;高功率微波功率合成技术研究进展[A];四川省电子学会高能电子学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5年

4 杨春;窦文斌;崔奉云;李相森;李林翠;唐先发;李彪;;毫米波准光功率合成技术研究[A];2009年全国天线年会论文集(下)[C];2009年

5 周太富;周磊;;基于波导结构的W波段功率合成技术研究[A];2015年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论文集[C];2015年

6 李建;文光俊;金海炎;;一种新型四路毫米波空间功率合成技术[A];2009年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论文集(上册)[C];2009年

7 薛呈添;王乔敏;李惠珍;;100GHz固态源准光功率合成技术[A];1989年全国微波会议论文集(上)[C];1989年

8 葛家龙;林住集;;Y分支耦合介质波导阵列毫米空间功率合成技术研究[A];1993年全国微波会议论文集(下册)[C];1993年

9 朱海帆;管玉静;甘体国;;Ka波段开槽波导功率合成技术[A];中国雷达行业协会航空电子分会暨四川省电子学会航空航天专委会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5年

10 李永波;向博;刘亚旭;吴铁成;;基于功放差分输出的功率合成技术研究[A];2017年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论文集(下册)[C];201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宋开军;基于波导的微波毫米波空间功率合成技术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7年

2 严君美;平面空间功率合成技术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3 周翼鸿;基于波导的紧凑型功率合成技术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何望栋;W波段新型径向功率合成技术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8年

2 姜浦;毫米波空间功率合成技术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7年

3 孙明;8毫米波段功率合成技术[D];南京理工大学;2007年

4 肖馥林;同轴波导基毫米波空间功率合成技术[D];电子科技大学;2009年

5 王珏;3mm倍频源及功率合成技术的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7年

6 史力强;6~18GHz放大器功率合成技术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6年

7 邱宇峰;毫米波单片功率放大器片内功率合成技术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8 周磊;V和W波段功率合成技术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

9 纪新峰;X波段功率合成技术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10 刘子奕;W波段功率合成技术研究[D];兰州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268039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zigongchenglunwen/268039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498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