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电子信息论文 >

基于多入口多出口效应的L型换热器的冷却力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30 10:30
【摘要】:由于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近年来现代电子设备的发展趋势逐渐朝着智能化、集成化和小型化的方向发展,导致了电子芯片较大的能量消耗和热流密度。因此,在各种应用中的散热,如电子芯片等,已经越来越激发了人们对电子热管理的兴趣。其中,保证电子芯片的温度均匀性是确保其高效正常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散热设计的关键。目前,多冷却通道可以有效地降低电子设备的温度,且温度均匀性得到了改善,但传统的结构设计已不再能满足芯片的高热流要求。在此基础上,本文结合热设计基础理论进行了结构的创新优化设计,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入口多出口效应的L型换热器,并从稳态和瞬态两个层面对其进行了相关的流体流动与传热特性的研究分析,同时还进行了实验的分析验证。具体工作成果如下:首先,通过ANSYS Fluent 15.0仿真软件对在层流状态(Re=200~1600)下的L型换热器进行了不同进出口情况时的流动换热特性的数值研究,分别从速度、平均努塞尔数、压降、均温性以及总热阻等方面进行了具体的分析。结果表明,类型1(长入短出),类型2(短入长出)和类型3(长短出入)从短轴流道开始到长轴流道结束,其中心线上的速度总体而言均呈现先减小后上升的趋势。高温热点均分布于换热器的四个角位置处,但底面的温度梯度相对较小,其中类型3(长短出入)的底面温度均匀性最好。类型2(短入长出)的平均努塞尔数最大,换热效果最好,而压降受不同进出口变化的影响不明显。类型1和类型2的总热阻没有明显差别,而类型3的总热阻比上述两种类型较高。其次,对本文提出的L型换热器搭建了实验平台,并对其进行了实验数据记录以及分析,并与仿真结果进行对比验证。结果显示努塞尔数最大误差为4.34%,压降最大误差为5.66%,表明实验与仿真数据的吻合性很好。其中,经不确定性分析可知,实验中Re的最大不确定性为3.01%,Nu的最大不确定性为4.37%。最后,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进一步对L型散热器进行脉动流作用下强化传热的研究与分析,主要从不同脉动频率f、振幅A_u和雷诺数Re三个影响参数对换热器通道内流体流动与换热进行研讨。结果表明:当Re=800,振幅A_u=0.5时,存在一个脉动临界频率(0.01Hz),当f0.01Hz时,相对于稳态,脉动流弱化了换热效果,当f0.01Hz时,换热增强;当雷诺数Re=800,频率f=0.02Hz时,相比稳态,振幅A_u等于0.25时的强化换热效果最佳;当频率f=0.02Hz,振幅A_u=0.25时,雷诺数Re越大,努塞尔数Nu也相应增大,换热效果不断增强;最后又通过速度与温度梯度以及压力梯度三场之间的协同原理分析了不同频率、振幅与场协同角之间的关系和影响,进一步阐述了强化换热的机理。
【图文】:

多孔通道,散热器,结构示意图


15HZ, 20HZ 时,在 5HZ 和 25HZ 脉动流作用下的多孔通道散热器具有较高的热耗散率。多孔型换热器结构如图 1.1 所示。图1.1 多孔通道散热器结构示意图1.2.2 国内研究现状近年来,国内高校与科研机构在电子芯片设备散热理论与技术研究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殷际英[27]采用热管理技术对一种热管式芯片散热器进行了传热机理与传热热阻的定性定量分析,通过计算实例进一步说明了管式散热器可以在较小流量下对大功率 CPU 芯片进行强化对流传热。杨冬梅和徐德好[28]采用实验的方法对比研究了常规蛇形散热冷板和微通道冷板的流动换热性能,结果显示流体速度对常规冷板的换热影响不明显,而通过结构变化的微通道冷板的换热性能却明显优于传统冷板。李悦[29]基于多芯片组件的散热提出了多种多热源凹凸微流道的散热通道结构,,通过微流道内部各部分热阻求出换热器总体热阻,并逆推出等效换热系数,用 Icepack 分析验证热阻算法的误差性,得出该算法在功率较低时误差不超过 5%

基于多入口多出口效应的L型换热器的冷却力研究


求解设置
【学位授予单位】: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TN40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换热器的改造试验[J];炼油设计简讯;1972年02期

2 朱家齐;;新型的碳化硅高温换热器能源消耗降低20%,产量提高10%[J];成都科技大学学报;1987年02期

3 王宗森;沈熊;徐元辉;毕树勖;;应用二维激光测速系统和可视化技术研究换热器流动和阻力特性[J];核科学与工程;1987年Z1期

4 刘人侃;;不锈钢换热器的应力腐蚀及预防措施[J];石油化工设备技术;1987年04期

5 张应豪;折流杆换热器的试验及其应用[J];石油化工设备;1988年01期

6 魏淑英;高压加氢换热器的结构[J];石油化工设备;1988年03期

7 汪晓昱;鼓泡式换热器的研制[J];压力容器;1988年01期

8 张仁贵;张玉柱;;高炉炉顶煤气显热回收可行性研究[J];唐山工程技术学院学报;1988年01期

9 熊巍峰;;RGH—Q换热器[J];上饶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1988年05期

10 万新明;国外冷凝锅炉研究概况[J];煤气与热力;1989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黄少球;李阳;朱志强;汪海;黄群英;FDS团队;;高温液态重金属铅锂换热器结构设计与应力分析[A];中国力学大会-2015论文摘要集[C];2015年

2 刘银龙;付衍琛;闻洁;亓绍帅;;螺旋管式空气-空气换热器的设计和实验研究[A];中国航天第三专业信息网第四十届技术交流会暨第四届空天动力联合会议论文集——S07发动机热管理相关技术[C];2019年

3 刘睿;任晓庆;王宏超;赵希枫;郝玉密;;不同流量下室外换热器流路的优化设计[A];第九届中国制冷空调行业信息大会论文集[C];2018年

4 杜涵;;地源热泵地埋管换热器运行效果影响因素分析[A];2019供热工程建设与高效运行研讨会论文集(上)[C];2019年

5 石佳子;栾秀春;周杰;王俊玲;杨志达;;空间热排放系统泡沫炭换热器的设计与优化[A];第十五届全国反应堆热工流体学术会议暨中核核反应堆热工水力技术重点实验室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7年

6 宁兴盛;周霞;王志刚;林浩志;张东泓;尤秀美;;立式螺纹锁紧环式换热器现场拆卸技术[A];压力容器先进技术—第九届全国压力容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7年

7 李成;李俊明;王补宣;;翅片换热器结构对冷凝式油气回收系统的影响[A];第九届全国空调器、电冰箱(柜)及压缩机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8年

8 张萍;胡彬;;新型折叠扁管微通道换热器的性能研究[A];2017年中国家用电器技术大会论文集[C];2017年

9 孙小峰;刘斌;蔡景辉;;两种不同结构的CO_2冷风机性能比较[A];2013中国制冷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10 杜心远;杨艺菲;丁国良;庄大伟;;高热流密度两相流微通道换热器结构设计优化[A];上海市制冷学会201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饶艳;“干设计怕出错,就不可能创新”[N];中国石化报;201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董涛;微管道换热器内微流体的流动与换热[D];南京理工大学;2003年

2 刁乃仁;地热换热器的传热问题研究及其工程应用[D];清华大学;2005年

3 周森泉;换热器温差场均匀性原则及其应用[D];清华大学;1995年

4 文键;基于PIV技术的换热器内部场分布特性研究[D];西安交通大学;2006年

5 郑继周;弹性管束换热器各组件动态特性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6 韩勇;(火积)减理论及其换热器优化研究[D];郑州大学;2017年

7 曲德虎;太阳能辅助空气源热泵蓄能系统特性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7年

8 郭敏;基于温度场均匀原则的蓄热式地埋管换热器传热分析与优化[D];山东建筑大学;201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冀;航空换热器交变载荷下疲劳特性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9年

2 樊晨晨;基于多入口多出口效应的L型换热器的冷却力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9年

3 邹坤;空分多股流换热器故障诊断研究[D];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19年

4 张金鹏;空调换热器性能分析及优化[D];上海交通大学;2017年

5 杨怀毅;空调系统性能的实时监测算法开发及换热器性能仿真方法拓展[D];上海交通大学;2018年

6 陈林;车载ORC系统换热器传热特性分析与研究[D];天津工业大学;2019年

7 张连伟;车载燃油面包烤箱开发设计[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7年

8 张勇;空气源热泵大面积换热器除霜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7年

9 赵书培;基于复杂绕流管束的换热器开发及传热强化机制研究[D];郑州大学;2019年

10 刘荫泽;适用于航空发动机的一次表面换热器流动换热性能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7年



本文编号:268799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zigongchenglunwen/268799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481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