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电子信息论文 >

稀土上转换纳米晶中的红外激光诱导热效应及传感特性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31 02:37
【摘要】:稀土离子掺杂材料的上转换荧光现象由于能够将近红外波段转化为可见波段,在信息处理、全固态激光器、三维显示、光纤通讯、温度传感及生物医疗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但是当前稀土离子的上转换效率仍然较低,成为制约其发展的主要瓶颈。提高稀土离子的上转换效率的有效方法之一就是提高入射光功率。但是,随着入射光功率的提高,样品表面及周围环境的温度会随之发生变化,这将对温度传感带来影响。基于此,本论文对稀土上转换纳米晶中的红外激光诱导热效应及传感特性进行了研究。首先,利用水热合成法制备了不同浓度的Er~(3+)单掺杂、Yb~(3+)单掺杂和Er~(3+)/Yb~(3+)共掺NaYF_4纳米晶体,利用X射线衍射仪对粉末样品进行了测试,并对其物相进行了分析和确认;对样品进行压片处理后,利用光谱测试系统对不同样品的上转换荧光光谱在不同泵浦功率下进行了测试,对样品的绿光辐射带、红光辐射带、总体发光强度和红绿光辐射带的积分强度比(R/G)随稀土离子掺杂浓度的变化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并通过CIE坐标图给出了样品发射光谱颜色的变化情况;通过能级图对所制备的样品的上转换机制进行了分析,给出了峰值中心波长处发光强度随稀土离子掺杂浓度的变化曲线,并对其双对数功率关系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其次,测试了不同浓度Er~(3+)单掺杂和Er~(3+)/Yb~(3+)共同掺杂NaYF_4纳米晶体样品在不同温度下的上转换荧光光谱,研究了红光和绿光的积分强度随温度的变化;并对峰值中心波长(520 nm和539 nm)处荧光强度比(Fluorescence Intensity Ratio,FIR)随温度的变化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并通过计算绘制出不同样品的测温灵敏度S随温度的变化曲线;通过对不同样品之间的最大灵敏度和最大灵敏度时的温度进行对比,利用荧光强度比理论探讨了Er~(3+)单掺杂和Er~(3+)/Yb~(3+)共同掺杂NaYF_4纳米晶体在温度传感中的应用。然后,利用多物理场耦合分析软件(COMSOL Multiphysics)仿真计算了在激光照射到稀土掺杂氧化钇陶瓷表面时的温度分布,并对样品表面圆斑的中心峰值温度随激光功率的变化进行了仿真,得到表面峰值温度与激光功率的变化规律,并与实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在此基础上,研究了红外激光的热效应对稀土离子掺杂上转换材料荧光过程的影响;利用COMSOL Multiphysics仿真计算了较高激光功率激发下,样品表面温度分布对荧光强度比技术的影响,进而得出修正后的荧光强度比测温公式,提出了经过改进的温度传感方案;在对参数标定的基础上,选取其中一种样品进行了实验测试,并分别通过常规方法和改进后的方法进行了计算和对比。结果表明新型的温度传感技术具有较高的信噪比。最后,利用修正后的荧光强度比公式,发现荧光强度比值FIR不仅与环境温度有关,还与入射的激光功率相关,因此提出了一种新型的激光功率传感技术。在测试了不同浓度样品在不同激光功率下的荧光光谱后,研究了不同激光功率下520 nm和539 nm处FIR随功率的变化,并对参数进行了标定;在模拟实验中考虑了激光光斑的大小、入射激光的波长、不同材料等因素对实验的影响,发现此功率传感技术具有较高的精度,不依赖于材料所处的复杂环境,在生物应用领域具有较重大的价值。
【图文】:

无辐射跃迁,弱耦合,几率,能级间距


图 1.2 弱耦合情况下无辐射跃迁几率随温度的变化riation of non-radiative transition probability under different tecircumstance of weak coupling图 1.3 弱耦合情况下无辐射跃迁几率随能级间距的变化ion of non-radiative transition probability under different energcircumstance of weak coupling

能级间距,无辐射跃迁,弱耦合,几率


Y2O3材料为例,图 1.2 和图 1.3 分别给出了在电子-声温度和能级间距的变化规律。可以看到,,弛豫几率增加而减小。图 1.2 弱耦合情况下无辐射跃迁几率随温度的变化ariation of non-radiative transition probability under different tecircumstance of weak coupling
【学位授予单位】:哈尔滨工程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TN2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奇丹;杨生;;上转换材料的制备及发展[J];广东化工;2012年08期

2 祝威;张晓丹;金鑫;刘永娟;王东丰;赵颖;;NaYF_4:Er/Yb上转换材料的优化制备及其特性研究[J];光电子.激光;2010年09期

3 周永红;田玉鹏;吴杰颖;;有机上转换激光材料研究进展[J];化工时刊;2006年04期

4 张瑞萍,陈晓波,康洞国;双频上转换三维立体显示实时动态模拟[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1期

5 李辉;桂征宇;梁永;俞樟森;吴爱国;;单分散上转换纳米荧光微粒的荧光寿命测量[J];光学精密工程;2017年02期

6 吴悦;胡继辉;梅青松;李炳南;;一种基于角锥棱镜的上转换荧光检测系统[J];集成技术;2016年05期

7 钟诚;毕剑;赖欣;高道江;;上转换白光材料的研究进展[J];现代化工;2015年06期

8 周书华;Marco Bettinelli;Luís Carlos;Xiaogang Liu;;镧系元素掺杂的上转换纳米颗粒[J];物理;2015年09期

9 石连升;温猛;钱艳楠;王锐;郝铭;;Yb:Er:Tm:LiTaO_3的上转换发白光性能研究[J];中国稀土学报;2011年01期

10 单秉锐,邹玉林,刘燕行,臧竞存;上转换激光晶体研究进展[J];人工晶体学报;2004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韩庆鑫;刘伟生;;血清中的抗坏血酸上转换纳米探针[A];第十四届固态化学与无机合成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6年

2 严冬;杨正文;竺侃;;A1_2Y_4O_9:Yb,Er反蛋白石中的上转换发射和颜色调谐[A];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和发展——首届云南省科协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高伟;李娇;高当丽;田宇;崔敏;孙瑜;阎晓庆;郑海荣;;颗粒形貌对六方相NaYbF_4:Pr~(3+)纳米晶体上转换荧光的影响[A];第七届全国稀土发光材料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4 刘明丽;李继山;杨荣华;;核壳型上转换荧光纳米探针用于一氧化氮的检测及成像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04分会:纳米生物传感新方法[C];2014年

5 袁荃;;核酸适配体功能化稀土上转换纳米材料[A];第十三届固态化学与无机合成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4年

6 臧竞存;邹玉林;刘燕行;单秉瑞;;上转换激光晶体研究进展[A];中国硅酸盐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3年

7 谷战军;田甘;赵玉亮;;荧光上转换纳米材料的光谱调控及其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A];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35分会:纳米生物医学中的化学问题[C];2014年

8 李乐乐;;上转换纳米晶的表面生物功能化及纳米探针构建[A];中国稀土学会2017学术年会摘要集[C];2017年

9 李娇;高伟;高当丽;田宇;郑海荣;;四方相LiYF4:Yb/Er晶体颗粒的合成及上转换荧光研究[A];2011西部光子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10 孙雅娟;孔祥贵;张宏;;稀土掺杂上转换纳米晶作为表面荧光探针研究[A];第11届全国发光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5条

1 刘刚;稀土上转换纳米智能探针研究取得新进展[N];中国有色金属报;2016年

2 通讯员 张华 记者 冯国梧;近红外光让药物“制导”更快更准[N];科技日报;2016年

3 才语;转换观念 找准方法 开创转型发展新局面[N];淮南日报;2014年

4 郑原驰 记者 李林岩;我省8项成果喜获国家科学技术奖[N];吉林日报;2012年

5 魏晓东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教授;培育新“两农”进入中产阶层[N];中国经济时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小奇;稀土掺杂氧化物上转换微/纳米晶的可控合成及光谱调控[D];西北大学;2018年

2 王冉;稀土上转换纳米晶中的红外激光诱导热效应及传感特性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8年

3 吴园;基于核酸适体的多功能上转换纳米探针的研究[D];湖南大学;2018年

4 韩仁璐;稀土上转换/介孔硅纳米材料制备及抗肿瘤应用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8年

5 袁云霞;上转换荧光共振能量转移的能量受体研究[D];武汉大学;2014年

6 关鸣;上转换材料中掺杂稀土离子分布行为及其对发光性能的影响[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8年

7 郑斌;稀土上转换纳米光控系统构建及其生物医学应用初探[D];天津大学;2017年

8 李齐清;NaErF_4@NaREF_4核壳结构上转换纳米探针的制备及应用[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18年

9 邢丽丽;钬镱铥掺杂铌酸锂晶体的制备及其上转换白光性能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4年

10 徐淮良;稀土离子掺杂晶体中的上转换过程和电磁感应光透明现象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齐玉双;基于能量传递的稀土掺杂K-Lu-F上转换材料体系制备及其光学特性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8年

2 李楠;近红外光响应的上转换纳米载药体系的构建及逆转肿瘤多药耐药性的研究[D];河北大学;2018年

3 赵臻妮;锶镱铥掺杂12CaO·7Al_2O_3多晶的制备及上转换性能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8年

4 辛爽;磁性及磁性—上转换纳米粒子聚集体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8年

5 陈璐;太阳光激发下的高效UVC上转换材料的研究[D];河北大学;2018年

6 徐冰莹;荧光探针在含硫氨基酸代谢及二氧化硫检测中的应用[D];合肥工业大学;2018年

7 沈颖莉;稀土氟化物(NaREF_4:Ln~(3+))光学性能研究及其生物成像应用[D];陕西师范大学;2018年

8 王婉妮;基于上转换荧光纳米材料敏化的无机催化纳米药物的化学合成与应用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8年

9 黄辰曦;上转换纳米晶/硫化铜复合纳米结构的化学合成与肿瘤细胞的多模态治疗[D];合肥工业大学;2018年

10 李丹阳;Ce基及Bi基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其光电应用[D];扬州大学;2018年



本文编号:268913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zigongchenglunwen/268913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ea6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