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微波感应的动态目标探测技术研究
【图文】:
微波属于无线电波的一种,无线电波按波长 和频率 f 可分为长波( >1000m,30 kHz < f<300kHz) 、 中 波 ( 100 m < <1000m, 300 kHz < f<3000kHz) 、 短 波( 10 m < <100m, 3 MHz < f<30MHz)、超短波( 1m < <10m, 30 MHz < f<300MHz,或称其为甚高频(VHF)波、米波)以及微波。微波的波长范围在 1mm~1m 之间,它是一种高频电磁波,频率范围在 300MHz~300GHz 之间。微波具有其独特的性质,如似光性、似声性、穿透性、宽频带特性、抗低频干扰特性等。21 世纪以来,微波技术正朝着更高频段、宽频带、高功率、高稳定性、数字化和小型化等方向发展。由于微波具有上述诸多特点,因此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的微波感应探测技术就是基于多普勒效应原理,根据不同目标的微波反射特性进行目标识别与抗干扰研究[1]。常见的近感探测方式主要有光电探测、微波探测等,它们都具有各自的优缺点和适用场合。光电探测技术在航天、航空、煤矿、工业建筑与交通领域等方面应用较为广泛,主要包括红外和激光探测技术。图 1.1(a)为无线红外广角探测器,其水平方向的探测角度为±55°、垂直方向为±30°,图 1.1(b)为单站激光目标探测系统。
(a)雷达式微波探测模块 (b)多普勒效应原理图 1.2 微波探测产品及原理微波探测技术有很多优点,在抗烟尘和雨雪干扰方面其优势更为明显,主要表现在:a)微波最易被金属材质的物体反射,而战场中的目标大多由金属制成,因此微波探测的军事应用价值巨大;b)微波探测的准确率高,,能基本满足探测技术精准度的要求;c)微波探测的全天候探测能力强,而且在恶劣的气候条件下其性能更加出色;d)与红外探测、激光探测不同,微波探测抗烟尘能力强;e)微波探测装置体积小、功耗低,而且微波可以穿透塑料,所以易于被安装及隐藏。然而,微波探测也有其缺点,主要体现在对信号的处理上,因此在信号处理方面需要加深研究。红外、激光与微波三种探测方式的总体性能比较如表 1.1 所示,分析对比不同探测方式的优缺点有助于更好地了解它们的综合应用价值,为多源复合探测提供基础。
【学位授予单位】:西安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TN015;E93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梦琪;杨名;;多普勒效应测速新探[J];大学物理实验;2015年05期
2 严明;严卫;王迎强;产世军;介阳阳;周霄林;;基于微波遥感的海表面盐度探测机制研究进展[J];遥感信息;2015年02期
3 李平;魏仲慧;何昕;何丁龙;何家维;梁国龙;凌剑勇;;采用多形状特征融合的多视点目标识别[J];光学精密工程;2014年12期
4 李新德;潘锦东;DEZERT Jean;;一种基于DSmT和HMM的序列飞机目标识别算法[J];自动化学报;2014年12期
5 李开明;张群;罗迎;梁必帅;杨小优;;地面车辆目标识别研究综述[J];电子学报;2014年03期
6 朱轶明;班显秀;刘小东;赵明;李洋;张维全;万绪江;卢秉红;;辽宁一次暴雨天气过程的多普勒雷达层状云降水回波特征分析[J];气象与环境科学;2014年01期
7 施晓海;陈彬强;白志科;肖素娟;张周锁;;时频分析及曲线拟合在引信信号检波中的应用[J];鱼雷技术;2013年06期
8 闫琰;李明;卢云龙;;基于多特征联合处理的灵巧噪声干扰识别[J];雷达科学与技术;2013年05期
9 刘爱国;察豪;周沫;;岸海交界处微波雷达超视距探测实验研究[J];电波科学学报;2013年04期
10 谷松岩;郭杨;王振占;卢乃锰;;风云三号A星微波湿度计探测通道定标分析[J];气象科技进展;2013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董佩明;黄江平;刘桂青;;FY-3A微波探测资料的直接同化应用及云雨条件下的亮温模拟[A];创新驱动发展 提高气象灾害防御能力——S12航空与航天气象技术研究与应用[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贺秋瑞;FY-3C卫星微波湿温探测仪反演大气温湿廓线研究[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2017年
2 李志强;连续波多普勒无线电引信目标信号识别方法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14年
3 卢佩;基于类生物视觉特性的目标识别[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光电技术研究所);2014年
4 胡巍;基于多普勒雷达的非接触式生命体征检测技术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4年
5 王星东;主被动微波遥感南极冰盖冻融探测[D];中南大学;2013年
6 史思琦;基于轮廓特征的目标识别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赵锐;基于微波探测雷达的冰层厚度反演算法的研究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6年
2 安宗营;小型微波探测系统的研制[D];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3 张福云;基于小型化天线的多普勒传感器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4 庞智强;X波段多普勒测速雷达前端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5 林伟;Ku波段测速雷达前端技术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70408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zigongchenglunwen/27040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