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电子信息论文 >

钛酸锶材料阻变存储性能的缺陷调控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21 08:34
【摘要】:尽管在1971年蔡少棠就已经提出了忆阻器的概念,但国外对于忆阻器研究的热潮始于2008年惠普公司基于TiO_2材料的报道。我国学术界于2010年第一次在正式场合引介忆阻器,虽然只是一次介绍性汇报,但却激发国内学术界对忆阻器研究的兴趣。2009年,只有一篇硕士学术论文专门针对忆阻器进行介绍,但是到了2012年,这一数字增加到了11。忆阻器具有长寿命、低功耗和高存储密度等优点,忆阻器件的电阻开关效应在数字逻辑电路、模拟电路和神经工程等方面均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钛酸锶的电阻开关现象具有极高稳定性,较快响应时间、断电后仍可以保持断电前状态及用于多级存储的潜力,是具有应用潜力的忆阻器候选材料。但是,关于电致阻变的原因目前存在多种解释,甚至对于相同材料的阻变解释也无法统一。因此对阻变机制的探究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课题。本文选用SrTiO_3(STO)为研究对象,通过铌(Nb)、钕(Nd)、镧(La)和铁(Fe)的掺杂调控,探究掺杂产生的缺陷对材料阻变性能的影响。本文研究内容如下:1、通过Nb掺杂调控,探究掺杂产生的缺陷对材料阻变性能的影响。选用0.05wt%NbSTO和0.7wt%NbSTO单晶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单晶进行XRD、拉曼、霍尔、XPS和EPR等表征,发现掺杂浓度会对单晶表面缺陷产生影响。霍尔测试得到0.05wt%NbSTO和0.7wt%NbSTO单晶的载流子浓度分别为1.36×10~(18)cm~(-3)和1.06×10~(20)cm~(-3)。XPS和EPR发现单晶内有氧空位的存在。此外,当NbSTO镀Pt电极后,其EPR信号明显增强,表明Pt/NbSTO界面处EPR活性中心增多。空穴中心带正电,其可作为电子俘获中心。在对单晶表征后,制备Pt/NbSTO/In结构器件。我们通过I-V测试和R-V测试发现掺杂浓度对器件电学性质也会产生较大影响。特别是Pt/0.05wt%NbSTO/In器件的R-V曲线与Pt/0.7wt%NbSTO/In器件的R-V曲线具有明显差异。根据以上测试结果我们对其内部阻变机制进行探究和分析后,认为阻变源于电子的俘获与去俘获过程,氧空位是电子俘获中心,并结合测试结果阐述了基本的物理变化过程。2、通过La和Nd的掺杂调控,探究材料的阻变性能。选用LaSTO和NdSTO单晶作为研究对象。我们对Pt/LaSTO器件进行电学性能测试,发现器件具有电致阻变现象。对比LaSTO单晶与NbSTO单晶的EPR测试结果并结合I-V拟合分析,我们认为Pt/LaSTO器件的阻变机制与Pt/NbSTO相同,均源于界面势垒的改变。此外,在对Pt/NdSTO/In器件负电压区域I-V测试的同时,改变脉冲电压大小和脉冲电压时间,可以实现一系列的中间态,因此调整写入脉冲值和脉冲时间均可以实现多级存储。3、无论是NbSTO、NdSTO还是LaSTO单晶,它们均为N型半导体。因此本文还考虑改变STO掺杂类型,选用P型半导体进行研究。我们使用PLD技术在NbSTO单晶上生长FeSTO薄膜。制备出Pt/FeSTO/0.7wt%NbSTO/In器件和Pt/FeSTO/0.05wt%NbSTO/In器件。AFM表征结果可知薄膜质量较好,I-V测试结果发现器件存在阻变存储性能,C-V测试结果表明器件存在带正电的界面缺陷态,缺陷态的充放电致使界面耗尽层改变。
【学位授予单位】:河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TN60
【图文】:

结构示意图


图 1-1 STO 结构示意图[6]不同金属元素对STO进行掺杂,可以得到P或N两种不同杂元素的价位与替换元素的价位不同,当掺杂元素价位高 N 型半导体。例如,通过掺杂 Nb 可以得到 N 型半导体。i4+,在替换过程中引入了电子,因此 Nb 掺杂属于施主掺杂后形成 N 型半导体。通过掺杂 La 也可以得到 N 型半导过程中,La3+替换了 Sr2+,同样也是引入电子,因此类似后可形成 N 型半导体[7]。理,向 STO 掺杂低价位的金属时,就会形成 P 型半导体。导体[8]。 材料研究现状种理想的钙钛矿型氧化物,通过对其外部参数的控制,可

示意图,行为,电阻开关,示意图


线照射[11],氩离子轰击[12]以及热处理[13]。这些方法电阻的影响分为两类:一类当氧空位在电极界面积化,从而引起阻态的变化[14,15];另一类是由氧空位其电阻会随着细丝的导通或断裂随之变小或变大[内以二进制的形式存储。因此,STO 由于其具有电材料。在 STO 材料中,可以通过外加电压调节器进制的“1”和“0”。从高阻态(HRS)到低阻态(程。而从低阻态(LRS)到高阻态(HRS)的过程被件,需要设置限制电流以保护器件不会被击穿。电阻开关分为单极性和双极性。当阻态只随脉冲电型电阻开关。当阻态随脉冲电压大小和方向共同作关[18]。图 1-2(a)为单极型电阻开关示意图,图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范素华,杨萍,龚红宇;液相法制备钛酸锶铅粉的研究[J];陶瓷;1998年04期

2 祖庸,卫志贤;钛酸锶的制造技术[J];钛工业进展;1996年04期

3 方惠会,王开毅;高纯超细钛酸锶粉中锶钛的快速测定[J];理化检验(化学分册);1995年06期

4 王耀明;;高纯超细钛酸锶粉体研制[J];河北陶瓷;1987年03期

5 周世平;草酸盐共沉淀法制备钛酸锶粉末[J];电子元件与材料;1989年05期

6 周世平;胡宗民;;钛酸锶粉末的改性及性能评价[J];硅酸盐通报;1989年06期

7 高栋河;石有振;;高纯超细钛酸锶的研制[J];河北冶金;1989年01期

8 何崇斌;施云斌;赵丽丽;张志勇;;锶铅比对钛酸锶抂材料性能的影响[J];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4期

9 沈志刚,陈建峰,Jimmy Yun;超细钛酸锶系列功能材料的制备技术及进展[J];无机盐工业;2004年03期

10 雷建恒;;高纯超细钛酸锶的研制[J];无机盐工业;1990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白振伟;阎秋生;童和平;周旭光;;钛酸锶瓷片超精密加工实验[A];第六届全国电磁流变液及其应用学术会议程序册及论文摘要集[C];2011年

2 蔡玉平;宁如云;韩代朝;;钛酸锶低温时的介电性[A];《硅酸盐学报》创刊50周年暨中国硅酸盐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3 李文秀;张霄;贾爱忠;王延吉;;钛酸锶光催化剂多级孔结构的构建研究[A];第19届全国分子筛学术大会论文集——A会场:分子筛及多孔材料的制备新方法、新原理及新技术[C];2017年

4 刘剑;苗鸿雁;谈国强;贺中亮;;钛酸锶功能陶瓷薄膜的液相自组装制备及表征[A];第十五届全国高技术陶瓷学术年会摘要集[C];2008年

5 李锐星;唐清;殷澍;佐藤次雄;;大块高性能掺杂钛酸锶钙的研制及在CO_2资源化利用方面的应用[A];第十五届全国高技术陶瓷学术年会摘要集[C];2008年

6 谢丹;潘伟;任天令;张志刚;刘理天;;Ba~(2+)掺杂钛酸锶铋铁电陶瓷及其介电行为研究[A];第十三届全国高技术陶瓷学术年会摘要集[C];2004年

7 曾新华;姚忻;秦奋;;液相外延法制备弛豫铁电PZNT膜[A];2004年材料科学与工程新进展[C];2004年

8 周蔚;苏付海;王欣;;纳米钛酸锶的高压拉曼研究[A];第十七届全国光散射学术会议摘要文集[C];2013年

9 曾新华;姚忻;秦奋;;液相外延法制备弛豫铁电PZNT膜[A];2004年中国材料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10 韩跃新;印万忠;王泽红;;加强基础研究、促进矿物材料工业的发展[A];第九届全国粉体工程学术会暨相关设备、产品交流会论文专辑[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掺杂钛酸锶和掺杂镧锰氧巨磁阻器件[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何聚;量子顺电体钛酸锶的多铁性诱导及机理研究[D];南京大学;2017年

2 孙涛;钛酸锶能带结构调制及光催化应用研究[D];复旦大学;2014年

3 顾铭强;钙钛矿超晶格的界面设计与性质研究[D];南京大学;2014年

4 史武军;掺杂对钛酸锶光催化性质影响的第一性原理研究[D];南京大学;2013年

5 吴庆松;几种钙钛矿族铁电材料的低温液相合成及性能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6 周杰;微纳结构TiO_2纳米管基异质结的制备、光催化及生物活性[D];西南交通大学;2016年

7 王芳;二氧化钛纳米结构材料的修饰和光电化学性质研究[D];苏州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邹晓燕;特定形貌钛酸锶材料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D];天津大学;2018年

2 张娜;水热法合成钛酸锶工艺优化及其机理研究[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2019年

3 马宁;Ruddlesd-Popper结构钛酸锶的制备及其热电性能的研究[D];陕西科技大学;2019年

4 孙仲玉;表面量子阱效应钛酸锶纳米立方体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D];山东大学;2018年

5 张艳玲;四方相钛酸钡的Fe~(3+)磁性掺杂及其电磁协同响应性能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8年

6 李广辉;钛酸锶材料阻变存储性能的缺陷调控研究[D];河南大学;2018年

7 尹沛羊;钛酸钡基纳米管薄膜的制备、结构与性能研究[D];海南大学;2017年

8 何飞;SrTiO_3及其复合材料催化净化NO的研究[D];重庆工商大学;2018年

9 何鹏;氩离子轰击钛酸锶表面的持续光电流现象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8年

10 刘哲廷;钛酸锶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应用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8年



本文编号:272381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zigongchenglunwen/272381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ebc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