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电子信息论文 >

基于隧道场效应管传感的纳米梁非线性振动控制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02 15:58
【摘要】:纳米梁作为纳机电系统(Nano-Electro-Mechanical Systems,NEMS)的重要构件,常被用来制作高精度的传感器。但是,随着尺寸的进一步减小,纳米梁在振动中容易出现多值、分岔等非线性现象,导致谐振器出现不稳定振动,甚至产生吸合现象,影响其工作稳定性。因此,消除振动中的非线性影响是纳微器件设计过程中首要考虑的问题。纳微器件的非线性振动控制成为纳机电系统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本文研究了基于隧道效应、场效应传感、隧道场效应传感的纳米梁非线性振动控制,通过理论分析与数值模拟仿真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分析了影响纳米梁非线性振动控制的因素。首先,以Euler-Bornoulli悬臂梁为振动模型,提出了基于电子隧道效应的纳米梁非线性振动控制方法。隧道效应电流具有高灵敏性、高精确性的特点,可用于检测纳米梁的振动信号。应用位移和速度电压反馈控制器,考虑无时滞和有时滞反馈两种情况,建立基于隧道效应的纳米梁非线性振动控制方程,应用多尺度方法得到纳米梁主共振的幅频响应方程。研究了直流和交流激励电压、控制增益和时滞等参数与纳米梁振动非线性之间的关系,得到了减弱系统非线性、增强系统稳定性的影响因素。其次,研究了基于场效应传感的纳米梁非线性振动控制。建立含有场效应传感控制的纳米梁振动微分方程,考虑主共振和三次超谐共振情况,研究了影响纳米梁非线性振动控制的因素。通过幅频曲线分析得出,振动控制参数、时滞反馈参数、阻尼值、纳米梁与极板间的初始距离、栅电压、源漏电压等都是影响纳米梁振动幅值和非线性的因素。在一定范围内,振动控制参数、时滞反馈参数的变化可以调节振动非线性项、时滞非线性项和振动阻尼项的大小。通过选择适当的参数,使纳米梁的振动保持在平衡稳定状态。最后,考虑主共振和三次超谐共振情况,研究了基于隧道场效应传感的纳米梁非线性振动控制问题,分析了影响纳米梁非线性振动控制的因素以及如何通过调节各因素对非线性进行有效地控制。研究发现,振动阻尼、振动反馈控制参数、纳米梁与极板间的距离、外部初始电压、栅电压等都对纳米梁的最大振幅和振动非线性具有一定的影响。研究表明,纳米梁隧道效应、场效应传感、隧道场效应传感对振动信号提取表现出更高的灵敏性和精确性,对纳米梁非线性具有良好的控制作用。在一定范围内,通过选择适当的系统参数、振动控制参数和时滞反馈参数等可以对振动非线性进行调节,将其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从而实现对纳米梁非线性振动的有效控制。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O322;TN386
【图文】:

模型图,纳米,振动控制,隧道效应


提取的纳米梁非线性振动控制该势垒的量子效应,可以用于梁作为振动的物理模型,考虑时进行了分析研究,得到纳米梁隧响应方程。研究了控制增益、时幅之间的关系,分析了减弱系制振动模型的悬臂纳米梁作为振动控制研制极板,各连接一个控制器,分板,控制极板和驱动极板边界C 、Dx 、Ex 、Fx ,纳米梁与极板于采集纳米梁振动信号。纳米梁

直流激励,振幅,电压,频率


山东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二章 基于隧道效应的纳米梁非线性振动控制随频率的变化呈硬式非线性变化趋势,振动不稳定。当直流电压继续降至 1.5V 时,最大振幅减小为 0.28,且系统振动趋于稳定。随着直流激励电压幅值由 2.5V 降为1.5V,系统的振动幅度逐渐减小,衰减幅度为 50%,振幅峰值点向右偏移的距离减小。由此可得,减小电路中的直流激励电压值可以有效减弱系统振动的非线性。图 2.3 为交流激励电压不同时的振幅—频率关系曲线。当交流激励电压为 2.0V时,系统振动不稳定,最大振幅为 0.55,振幅峰值点向右发生偏移,出现多值区间,系统振动表现为硬式非线性振动。当交流电压降为 1.0V 时,最大振幅削减为 0.23,系统的非线性减弱。随着交流电压由 2.0V 减小至 1.0V,系统的振动幅度随之减小,衰减幅度为 58%,幅频曲线偏移幅度减小,系统振动趋于稳定。由此可得,交流激励电压的降低可以有效减弱系统的非线性。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巩庆梅;许英姿;刘灿昌;马驰骋;周继磊;姜瑞瑞;;主共振纳米梁非线性振动电容控制[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7年18期

2 刘燕;;梁的非线性振动的进展[J];大众科技;2009年10期

3 寇胜利;;汽轮发电机组非线性振动研究[J];中国电力;2006年01期

4 许明田,胡海岩,程德林;求解非线性振动问题的一种新方法[J];应用力学学报;1998年04期

5 吴奇学;一维含阻尼非线性振动的正则摄动解[J];三明师专学报;1998年02期

6 吴晓,张龙庭,马建勋;弹性直杆热膨胀状态下的非线性振动[J];工程力学;1996年04期

7 陈立群,王铁光;控制非线性振动中的混沌[J];东北大学学报;1997年03期

8 向裕民;电子在电环轴上的非线性振动[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1997年01期

9 安平;水平非线性振动分选供料器[J];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1997年11期

10 朱位秋;余金寿;;van der Pol振子对高斯白噪声的响应[J];振动工程学报;1987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赵德敏;刘建林;;考虑表面效应的纳米梁的非线性振动[A];第十届动力学与控制学术会议摘要集[C];2016年

2 闫妍;王文全;;静电激励下微观曲梁的非线性振动和稳定性研究[A];中国力学大会-2015论文摘要集[C];2015年

3 邱恒斌;徐自力;;一种求解围带成圈叶片非线性振动响应的高效算法[A];第十五届全国非线性振动暨第十二届全国非线性动力学和运动稳定性学术会议摘要集[C];2015年

4 李宏卫;王军;卢立新;陈安军;;一种求解强非线性振动问题的修正同伦分析法[A];第十五届全国非线性振动暨第十二届全国非线性动力学和运动稳定性学术会议摘要集[C];2015年

5 陈璐琪;齐浩;孙清;;压电智能悬臂梁非线性振动与模糊控制研究[A];中国力学大会-2015论文摘要集[C];2015年

6 闻邦椿;;非线性振动的工程应用[A];第十一届全国非线性振动学术会议暨第八届全国非线性动力学和运动稳定性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7 闻邦椿;;“工程非线性振动”的研究的若干进展及展望[A];第八届全国动力学与控制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8 贾启芬;李徐东;许恒波;刘习军;;基于新型磁流变阻尼器的汽车悬架非线性振动特性分析[A];第八届全国动力学与控制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9 黄坤;冯奇;;悬索桥的非线性振动[A];第十二届全国非线性振动暨第九届全国非线性动力学和运动稳定性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10 蔡建平;李怡平;;强非线性振动的多尺度法及其应用[A];第七届全国非线性动力学学术会议和第九届全国非线性振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本报特约记者  胡宏伟;愿借好风上青云[N];大众科技报;2006年

2 胡宏伟;在自主创新的征途上驰骋[N];中国知识产权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智远;悬臂输液管的非线性振动及其被动控制[D];华中科技大学;2019年

2 王乙坤;碰撞约束下输液管的非线性振动[D];华中科技大学;2017年

3 邵明月;柔性运动薄膜的非线性动力学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19年

4 李磊;多物理场耦合下微谐振器非线性动力学及其控制研究[D];天津大学;2017年

5 李鹏松;求解大振幅非线性振动问题的若干解析逼近方法[D];吉林大学;2004年

6 杜国君;圆薄板和夹层圆板非线性振动研究[D];燕山大学;2004年

7 孙维鹏;强非线性振动系统解析逼近解的构造[D];吉林大学;2007年

8 周俊;梁板挠曲与非线性振动分析的自适定小波方法[D];兰州大学;2006年

9 胡春林;桩基非线性动力学特性研究[D];上海大学;2006年

10 刘伟佳;求解强非线性振动问题的解析逼近方法及其应用[D];吉林大学;201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姜瑞瑞;基于隧道场效应管传感的纳米梁非线性振动控制研究[D];山东理工大学;2019年

2 陈湘阳;单柱拉线塔中的索—梁模型的非线性振动分析[D];华北电力大学;2019年

3 周露;不同高阶理论下碳纳米管增强复合材料板非线性振动分析[D];长沙理工大学;2017年

4 官云龙;杆、拱和板结构的强非线性振动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6年

5 黄磊;锚索非线性振动特性与张拉力关系研究[D];重庆大学;2018年

6 贾海明;压电梁板结构的非线性振动分析[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5年

7 郑晓宇;基于盲源分离技术的混凝土梁非线性振动分析[D];重庆大学;2011年

8 祝涛;蜂窝夹层结构非线性振动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9 杨迪;轧制过程中轴向运动矩形薄板的非线性振动研究[D];燕山大学;2013年

10 张晓彤;利用非线性振动特性识别输电塔结构的连接损伤[D];重庆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73838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zigongchenglunwen/273838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aa7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