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电子信息论文 >

薄壁结构件变形的光纤光栅分布检测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09 23:02
【摘要】:薄壁结构件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船舶、汽车等行业,如飞机机翼、卫星太阳能板、舰船甲板、火箭推进器壳体等均为薄壁结构件,其变形检测技术是各类高端机械装备结构健康监测与故障诊断的关键技术之一,具有广泛的工程应用前景。目前,基于光纤光栅传感技术的薄壁结构件的应变检测与变形重构是该领域重要的研究方向之一。针对薄壁结构件形态变化实时感知与重构的技术要求,本文首先设计了一种光纤光栅应变增敏传感器应用于薄壁结构件变形时的应变检测;然后,建立了基于分布应变信息的薄壁结构件变形重构算法;最终,构建了基于应变-变形的薄壁结构件变形检测系统。论文所做的主要研究工作与贡献如下:(1)针对传统光纤光栅应变传感器难以满足薄壁结构件变形重构对应变测量精度的高要求,通过对光纤光栅应变传递原理的分析,设计了一种基于杠杆结构增敏原理的光纤光栅应变传感器。结合理论与实验,对该传感器的传感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传感器的应变灵敏度是传统直接粘贴式光纤光栅应变传感器的5~6倍,其应变测量精度与稳定性远高于裸光纤光栅,能够满足薄壁结构件变形过程中的应变检测要求。(2)针对薄壁结构件的结构特点与变形特征,结合弹性力学理论与有限元分析方法,建立了薄壁结构件应变与变形之间的映射关系,实现了分布应变到薄壁结构件连续曲率信息的数学转化;分析并改进了切角递推算法,并将其扩展为二维曲率递推算法,从而利用连续曲率信息构建薄壁结构件变形状态。通过仿真对比分析证明了该算法在薄壁结构件变形检测上的有效性。(3)搭建了薄壁结构件变形检测实验平台,通过分布布置改进的光纤光栅应变增敏传感器,对薄壁结构件不同位置的二维应变信息进行检测,继而利用推导的二维曲率递推算法对薄壁结构件进行变形重构。利用激光位移传感器与有限元仿真对重构算法的有效性进行验证。结果表明,二维曲率递推算法能够准确的重构薄壁结构件的变形,最大误差不超过6%。基于光纤光栅分布传感的薄壁结构件应变检测与变形重构技术具有良好的工程应用价值。
【学位授予单位】:武汉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TN253;TP212
【图文】:

曲面片,薄板,变形检测,结构健康


图 1-1 基于曲面片算法的薄板变形重构[24]机翼等薄壁结构件的结构健康与变形检测外,法在其他方面也有一定的应用。Mieloszyk M 等力发电机结构健康的应用,将光纤光栅粘贴于的应变分布,实现对其变形与健康状况的监测置在碳纤维框架上,并将该变形检测框架应用法通过实验得到了有效的验证[28]。国内外众多高校和相关研究机构对各类结构的,然而传统的电类传感器与光学传感器变形检壁结构件变形检测。而利用光纤光栅对结构变优点,但目前对于梁结构和近似梁结构的重构壁结构件的变形重构研究较少,且重构算法复结构的形态进行描述,难以应用于非地面动态基于光纤光栅传感技术的薄壁结构件变形重构

管式,结构表面,传感器,结构特性


39]-[40]。Liang Ren 等提出了一种光纤光栅管式两边固定支架以及管式结构的变直径设计形剂对光栅栅区应变传递的影响;应用该理论设敏度为 1.996pm/με,并将该传感器应用于大坝固定支架夹持管LLfLg光纤光栅图 1-3 管式光纤光栅增敏原理与结构[41]示,LI 等利用同样的方法设计了应变增敏效(2.52pm/με);并将其应用于公路桥梁上的长梁桥箱梁上的 24 个应变传感器与 6 个温度系[42]。

焊接式,胶粘,应变传感器,温度补偿


(c)图 1-5 MOI 商用基片式应变传感器 (a)胶粘式 (b)焊接式 (c)温度补偿Guo 等人通过柔性铰链结构设计了一种能够增敏应变的光纤光栅传感器本结构与原理如图 1-6 所示,将 L 段内的应变通过柔性铰链结构集中于 L提高光纤光栅应变监测灵敏度。由实验结果可知其应变灵敏度可以达357pm/με,且具有良好的线性度与重复性,然而其结构复杂,难以进行大批产[44]。粘接剂 光纤光栅 弹性铰链光纤尾纤LFL图 1-6 铰链式应变增敏结构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世玉;;基于新型光纤光栅的加速度精确测量[J];电子世界;2017年12期

2 顾昌晟;陈婕;刘心宇;黄梦;张琳;张祖兴;;倾斜少模光纤光栅扭转传感研究[J];光通信技术;2017年08期

3 林继平;张子云;;相移光纤光栅的制作和特性[J];大学物理实验;2014年06期

4 邓宗平;雷君娇;王祖祥;;光纤光栅技术在矿建信息施工中的应用[J];能源与节能;2015年06期

5 刘超;孙祺;柴雅婷;牟海维;;倾斜光纤光栅周期对其透射谱的影响[J];光学仪器;2014年01期

6 杜向硕;康志龙;安振峰;任浩;;光纤光栅外腔半导体激光器锁模特性[J];半导体技术;2013年09期

7 罗裴;田建伟;王立新;;双光纤光栅高频加速度传感器的研究[J];光电工程;2012年06期

8 ;香港理工大学研发光纤光栅监测技术试用于全国高铁[J];硅谷;2011年15期

9 任军芳;沈晓兵;张晓东;;光纤光栅感温火灾探测及报警系统在原油库的应用[J];安全、健康和环境;2010年09期

10 朱斌;;基于长周期塑料光纤光栅的温度传感系统[J];电工电气;2010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杨昂;汤贤伟;唐峰;彭丽萍;;油库光纤光栅感温火灾预警系统设计及其应用研究[A];2016中国消防协会科学技术年会论文集[C];2016年

2 陈洛洋;蓝景恒;温垦;刘德峰;郑继红;;基于倾斜条纹光纤光栅的初步研究[A];上海市激光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3 陈熙源;;光纤光栅在测量技术的应用[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下册)[C];2002年

4 周文;陈抗生;章献民;叶险峰;;光纤光栅的研究与发展[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下册)[C];1999年

5 章献民;陈抗生;;光纤光栅在微波毫米波光子学中的应用[A];2001年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论文集[C];2001年

6 史巍巍;胡婷婷;;光纤光栅探测超声波的研究现状浅析[A];2011年机械电子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7 葛森;;光纤光栅与电阻应变片在岸边集装箱起重机应用[A];北京力学会第18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8 关柏鸥;;微纳光纤光栅器件与传感器[A];“广东省光学学会2013年学术交流大会”暨“粤港台光学界产学研合作交流大会”会议手册论文集[C];2013年

9 文庆珍;黄俊斌;赵培仲;;封装聚合物对光纤光栅压力传感增敏的影响[A];2004年全国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10 郑伟;卓仲畅;苏雪梅;于永森;张玉书;;利用取样光纤光栅实现应变和温度同时测量[A];全国第十二次光纤通信暨第十三届集成光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5条

1 杨凤鸣;神奇的光纤光栅[N];中国电力报;2004年

2 李明;光纤光栅应变传感器标校系统通过验收[N];中国船舶报;2012年

3 本报记者 马爱平;全球首套智能铁路监测网络亮相[N];科技日报;2010年

4 记者 黄青山 实习生 邱地;不遗余力为企业排忧解难[N];深圳商报;2009年

5 山东 李保军;浅谈光纤光栅传感器[N];电子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蒋鹏;光纤光栅水听器阵列抗偏振衰落和串扰抑制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6年

2 曾星琳;多维复用光纤通信系统若干关键技术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8年

3 郑羽;双折射光纤光栅阵列制备及其传感特性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6年

4 李莹;基于掺钴光纤的光纤光栅器件应用研究[D];浙江大学;2018年

5 申方成;光纤光栅及表面纳米轴向光子(SNAP)结构的制备与应用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8年

6 李天梁;机械振动的光纤光栅传感原理与关键技术的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6年

7 刘捷;光纤传感应变检测理论、方法及其工程应用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6年

8 蔡丽;机械板结构损伤的多源激励—光纤光栅传感的复合检测方法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6年

9 南秋明;石化设备的光纤光栅动态传感监测方法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4年

10 胡宸源;大容量光纤光栅传感网络高速解调方法及关键技术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曾思悦;基于锥形密集光纤光栅的传感检测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8年

2 陈宜炀;薄壁结构件变形的光纤光栅分布检测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8年

3 陈宇佳;机床热变形的光纤光栅测量关键技术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8年

4 邴俊俊;主轴集成式光纤光栅切削力测量装置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8年

5 王兢兢;基于光纤光栅传感的旋转机械振动检测方法与实验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8年

6 李绍清;基于闪耀光纤光栅的模式转换器的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8年

7 张斌;超短脉冲在光纤光栅中的传输机理及其分布式传感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8年

8 王朕;基于光纤光栅的光延迟及其调谐技术的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8年

9 葛诗雨;高功率光纤激光器用光纤光栅在线测量系统及误差分析[D];南京理工大学;2018年

10 张宇菁;倾斜光纤光栅的特性、制作及应用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274810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zigongchenglunwen/274810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c5f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