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电子信息论文 >

X及C波段大功率速调管的仿真模拟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10 07:01
【摘要】:速调管是一种发展较为成熟的微波真空器件,利用速度和密度调制原理,将电能转化为微波能量,具有高增益,高效率,高输出功率的特点,在军民两用方面,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对X波段TM_(310)多注速调管和C波段TM_(010)单注速调管进行了理论分析和计算机模拟。结合MAGIC、CST、CHIPIC等软件对整管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研究。研究内容包括电子注的速度调制原理、密度调制原理、以及群聚现象与理论;感应电流原理,以及小信号的理论空间电荷波;大信号的理论部分,包括点对点模型以及盘对盘模型。本文首先分析了电子枪的主要性能和参数,包括电子注的导流系数和电子枪面压缩比以及阴极发射面密度。本文还对收集极做了阐述,主要包括电子回流产生的原因以及抑制电子回流的办法。在C波段单注速调管仿真过程中,输入电压为42kV,电流为18A,产生导流系数为2.2μP的电子注,并且电子注的层流性好,电子枪的设计符合要求。对X波段的多注速调管进行了收集极部分仿真研究,设计收集极的坡度斜率为0.200,输出腔与收集极部分之间的距离为12mm,仿真结果发现这两种情况下电子回流最低。利用CST对各个谐振腔的谐振频率进行了研究,主要是谐振腔漂移管头之间的间隙、谐振腔半径和谐振腔高度对谐振频率的影响。利用CST对各个谐振腔的品质因数进行了研究,主要是谐振腔漂移管头之间的间隙、谐振腔半径和谐振腔高度对品质因数的影响。利用粒子模拟软件分析了输入高频场的频率对输出功率的影响,以及谐振腔半径对输出功率的影响。本文还分析了磁场对聚焦系统的作用:在只有轴向磁场的情况下,电子注不能良好的聚焦,在满足布里渊函数的情况下,电子注通过率良好,但还会有少量的电子打在管壁上,研究发现电子的角向速度以及空间电荷力对电子注有较大影响。加入径向磁场后,电子注通过率升高,电子注聚焦效果好,速调管的工作性能好。最后,利用CHIPIC独特的建模界面对X波段多注速调管和C波段单注速调管进行三维仿真建模,考虑到尺寸、结构的重要性,采用非均匀网格划分,合理利用计算机内存,采用了分线程并行的数值模拟方法。对整管进行仿真模拟,X波段多注速调管输入频率为9.75GHz,输入功率为23W,得到输出频率为9.75GHz,峰值功率为123.3kW、平均功率为57.44kW的高频放大信号,效率约为34.7%,增益约37.28dB。C波段输入归一化为频率为1,输入功率为32W,得到输出归一化频率为1,峰值功率为300kW、平均功率为150kW的高频放大信号。带宽约50MHz,效率约为39.8%,增益约40dB。
【学位授予单位】:电子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TN122
【图文】:

结构图,速调管,外形,结构图


第一章 绪论3 速调管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速调管在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多注、带状注、长脉冲等各种新型的速调管在以后的过程中,其他类型的速调管也将应运而生。3.1基本结构速调管结构精密,主要由电子枪、高频系统、磁聚焦系统以及收集极构成照电子光学系统划分的话,主要分为电子枪、聚焦系统、和电子注收集极三分构成,具体结构见图 1-1。

原理图,速调管,原理图,收集极


谐振腔由漂移管连接起来,聚焦系统对电子注进行约束,主要防打在高频互作用段部分。收集极有很多类型,有降压式收集极,风冷收集极,水冷收集极,蒸发集极等。长度通常占整管的四分之一,主要负责收集完成互作用的电子子剩余部分的能量。输入输出结构通常与谐振腔首腔和末腔相连,输入部分主要把高频信号振腔中,通过高频互作用后,由输出结构通过耦合,把高频能量耦合出.2工作原理电子注首先从阴极发射,通过阳极和聚束极的作用,以一定形状进入漂移管串联各个谐振腔,与每个腔相交的部分分别有一段漂移间隙,电子最一腔间隙,第一个谐振腔与输入部分耦合连接,输入部分输入高频电磁间隙产生的高频电压远小于电子注输入电压,当电子注均匀通过高频间电压为正,电子在电压的作用下加速运动,反之,电子做减速运动。速方向是由电压的瞬时值决定。

剖面图,剖面图,速调管,波段


图 1-3 单注速调管 Y-Z 剖面图 论文的组织形式和主要内容本文通过对 X 波段多注速调管谐振腔和收集极,C 波段单注速调管电子研究和仿真。设计了 X 波段多注五腔和 C 波段单注六腔速调管,研究了管在一定输入电压、电流下,输出功率、频谱、增益、效率的大小[9]。论形式和各章内容如下:第一章 绪论本章是论文的综合叙述部分,着重介绍了速调管的发展历程、现状、未向,紧接着阐述了速调管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等。本章最后着重介绍程中所使用的的三维粒子模拟软件 CHIPIC,叙述了它和其他软件的区别HIPIC 独有的特点。第二章 速调管的基本理论本章首先介绍了速调管的工作过程与工作原理,过程由电子注的速度调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郭家诚;;多注速调管维修方案[J];科学技术创新;2018年02期

2 马杰华;刘庆想;王少萌;张健穹;李相强;孔龙;;抑制径向速调管高次杂模振荡的方法[J];信息技术;2017年04期

3 邹德智;;单注速调管高功放液冷系统的研究[J];中国设备工程;2017年18期

4 王加松;李洪涛;李冬凤;盛兴;;X波段双模多注速调管的研制[J];真空电子技术;2016年02期

5 张小平;石和平;武娟;;速调管放大器使用与维护中应注意的问题[J];内蒙古广播与电视技术;2014年01期

6 张立锋;刘保杰;杨圣;朱志斌;;辐照加速器灯丝供电电源的改进[J];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年报;2016年00期

7 王勇;张瑞;范俊杰;刘文鑫;钟勇;;S波段100MW速调管的研制[J];真空电子技术;2014年03期

8 苏Ym;李冬凤;蔡永辉;李烨;;C波段600kW多注速调管的研究[J];真空电子技术;2014年03期

9 刘栋;张志敏;;谈谈多注速调管的老炼方法[J];电子技术;2013年07期

10 李冬凤;付春华;周碎明;王捷;李烨;石代恒;;X波段100kW宽带大功率多注速调管[J];真空电子技术;2012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雷禄容;刘振帮;何琥;黄华;严文康;戈弋;袁欢;张栋;;跨波段相对论速调管放大器初步实验研究[A];2016真空电子学分会第二十届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16年

2 何琥;雷禄容;黄华;陈昭福;;一种新型鼻锥结构速调管输入腔杂频振荡的抑制[A];2016真空电子学分会第二十届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16年

3 黄祥;段兆云;李士锋;唐先锋;王新;宫玉彬;;基于超材料的S波段扩展互作用双腔速调管[A];2016真空电子学分会第二十届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16年

4 刘秀;周军;王坤;欧阳佳佳;刘永梅;杨继涛;;C波段15kW宽带多注速调管的研制[A];2016真空电子学分会第二十届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16年

5 王加松;李洪涛;高磊;李冬凤;盛兴;;X波段双模多注速调管的研制[A];2016真空电子学分会第二十届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16年

6 李洪涛;王加松;高磊;朱露;;多注速调管电子枪快热结构设计[A];2016真空电子学分会第二十届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16年

7 郑建一;李冬凤;吴亚男;王妍旭;;X波段宽带多注速调管的研制[A];2016真空电子学分会第二十届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16年

8 钟勇;张志强;王勇;黄云平;于小娟;许宏亮;;S波段扩展互作用速调管的研制[A];2014年全国电磁兼容与防护技术学术会议论文集(上)[C];2014年

9 刘振帮;黄华;金晓;雷禄容;何琥;陈昭福;;X波段三轴相对论速调管放大器的分析与设计[A];2014年全国电磁兼容与防护技术学术会议论文集(上)[C];2014年

10 张威;张军;巨金川;钟辉煌;;三轴速调管放大器非对称模式诊断[A];2017年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论文集(下册)[C];201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李红;我们为人家造着新的,却买回旧的[N];科技日报;2004年

2 驻昆山首席记者 朱新国;打破加速器核心部件进口依赖[N];苏州日报;2017年

3 记者 宁波 张俐俐 通讯员 黄超学 叶智华;“三高”产品助推四四○四厂加速前进[N];孝感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沈斌;宽带多注速调管的计算机模拟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电子学研究所);2005年

2 孙鹏;X波段高峰值功率多注速调管的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电子学研究所);2007年

3 陈新桥;高次模多注速调管电动力学系统的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电子学研究所);2002年

4 林福民;大功率宽带多注速调管输出段的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电子学研究所);2003年

5 戚祖敏;X波段三轴速调管放大器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5年

6 白现臣;高功率微波源注入S波段两腔大间隙速调管放大器的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2年

7 陈永东;高增益相对论速调管放大器自激振荡机理及抑制技术研究[D];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2013年

8 袁欢;强流脉冲相对论速调管放大器相位抖动机理及实验研究[D];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2017年

9 李少甫;新型高功率径向速调管振荡器探索[D];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北京研究生部;2003年

10 张泽海;改进型S波段相对论速调管放大器及其锁相特性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奇;太赫兹扩展互作用速调管注波互作用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8年

2 马玉彬;X及C波段大功率速调管的仿真模拟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8年

3 巩进杰;模式匹配法及其在微波谐振腔中的应用[D];电子科技大学;2018年

4 冯慧君;220GHz扩展互作用速调管的理论和模拟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6年

5 郑建一;C波段多注速调管高频互作用系统及输入输出系统的设计及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6 黄莉丽;新型毫米波速调管高频与注波互作用的计算机模拟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7 苏Ym;C波段多注速调管谐振腔的模拟设计与分析[D];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8 闵立涛;大功率多注速调管展宽带宽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9 张向辉;高性能多注速调管发射机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1年

10 孙方礼;C波段多注速调管发射机[D];电子科技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74860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zigongchenglunwen/274860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6af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