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电子信息论文 >

氟掺杂大芯径能量光纤组织结构及性能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17 12:04
【摘要】:大芯径能量光纤是一种不同于常规通信用光纤的特种光纤,可广泛应用于激光医疗、军事、工业加工、太阳能利用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目前尽管中国已是光纤出口大国,但在大芯径能量光纤方面因技术涉及军事和激光核物理等敏感领域,其关键核心技术遭到了国外的封锁,国内使用的大芯径能量光纤产品全部依赖国外进口。为自主研发高性能大芯径能量光纤,本论文对包层氟掺杂对自制光纤预制棒和大芯径能量光纤的影响、自制大芯径能量光纤与国外产品的比较及自制大芯径能量光纤的稳定性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研究。研究了氟掺杂包层对光纤预制棒和大芯径能量光纤组分和结构性能的影响。通过对(OVD+MCVD)两步法制备的氟掺杂光纤预制棒和不同氟含量掺杂对大芯径能量光纤结构、组分及传输性能的研究表明,不同光纤预制棒的生产工艺、成分及相应的拉制工艺对光纤结构形貌及性能具有重要的影响。通过调整反应原料配料比、蒸发压力、靶棒的移动速度以及修正系数等生产工艺参数获得了氟掺杂包层与纤芯界面匹配较好的光纤预制棒,拉制的包层氟含量为1.25 wt%相比氟含量为0.52 wt%的光纤可明显减少光纤预制棒制备过程中所产生以及吸附的水分子和光纤存在水峰值,并且降低光纤玻璃网络的应变键进而提高了光纤传输损耗性能。对于不同来源的大芯径能量光纤产品进行了深入的比较分析。光纤包层表面组分测量表明,除自制光纤包层氟掺杂量相对略少外其他组分比较接近。而且SEM照片显示自制光纤包层表面光滑均匀,截面未出现包层与芯层台阶。光纤的传输损耗谱显示,自制光纤在850 nm第一窗口2 dB/km的传输损耗已达到国外同类型产品的较好水平,而且通过比较光纤包层氟掺杂含量与传输损耗系数的关系得出,在第一传输窗口光纤包层氟掺杂的最佳含量在1.85 wt%左右。对自制大芯径能量光纤的稳定性做了细致的分析研究。-100~100℃范围内的光纤冷热实验表明,大芯径能量光纤在第一窗口的传输损耗系数随温度在2.543~4.237 dB/km范围内呈波动性变化,而且在-75℃~60℃范围内传输损耗系数较为稳定,超出此范围有相对较大的起伏。另外经冷热实验后的光纤,其在室温下测得的传输损耗系数在前5天有较大起伏,5天后测得的数值趋于稳定。此外针对自制光纤的结构参数,电子的辐照模拟实验表明,入射电子能量分别小于85 KeV,93 KeV,260 KeV时,电子能量完全分布在光纤涂覆层中、刚好达到纤芯处、95%入射电子能量沉积在纤芯和包层处,当入射电子能量达到1 MeV时,电子可穿透能量光纤。
【学位授予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TN25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协和;;在宁通过鉴定五项光纤科研成果[J];建材工业信息;1987年01期

2 海舟;;采用激光和光纤的引爆技术[J];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1989年01期

3 殷志东,陈莉;变芯径光学纤维的性能与应用[J];玻璃纤维;2004年05期

4 宋向东;;日本推出七芯径光纤传输试验系统 打破单根光纤传输容量纪录[J];通信世界;2011年23期

5 吴重庆,王智,吴峰,简水生;芯径渐缩光纤中的过渡模[J];北方交通大学学报;1997年01期

6 张美;邱孟通;王奎禄;王培伟;盛亮;魏福利;彭博栋;;大芯径石英阶跃光纤光谱损耗测量研究[J];光学技术;2009年04期

7 马洪虎;王金忠;Alhadi Mohammed Alarabi Abakar;杨明超;赵霞;刘礼华;;大芯径光纤温度特性研究[J];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2016年05期

8 杨继全,侯丽雅,章维一,殷志东,陈莉;基于变芯径光纤的光学系统在光造型中的应用[J];光学学报;2002年04期

9 高亚明;冯光;刘永建;李昌峰;周述文;刘笑东;;一种制作大芯径光纤的新工艺[J];激光与红外;2011年04期

10 牛金星,毛海涛,李方正,张锦龙,王庆国,柴秀丽,林咏海,冯伟;半导体激光器与变芯径光纤实用化耦合技术研究[J];激光与红外;2005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黄梅红;庄其仁;;大芯径直锥形塑料光纤的制作[A];第十八届十三省市光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2 赵吉祯;张美;盛亮;彭博栋;王培伟;李阳;李奎念;袁媛;;大芯径紫外石英光纤脉冲展宽实验研究[A];第十五届全国光学测试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集[C];2014年

3 涂峰;杨晨;曹蓓蓓;;渐变折射率硬塑料包层大芯径光纤[A];中国通信学会2007年光缆电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4 夏志超;杨春;;大芯径大数值孔径阶跃聚合物光纤传导模求解[A];全国第十一次光纤通信暨第十二届集成光学学术会议(OFCIO’2003)论文集[C];2003年

5 杨四刚;李进延;陈伟;陈宏伟;谢世钟;;高非线性光子晶体光纤中的慢光延迟增强效应[A];全国第十三次光纤通信暨第十四届集成光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6 高明娟;赵志敏;郭林峰;刘亦安;;光纤参数检测及分析[A];光电技术与系统文选——中国光学学会光电技术专业委员会成立二十周年暨第十一届全国光电技术与系统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7 高明娟;赵志敏;刘亦安;郭林峰;;光纤性能检测及应用研究[A];江苏、山东、河南、江西、黑龙江五省光学(激光)联合学术'05年会论文集[C];2005年

8 曹宇青;王铁军;闫长濵;;PCVD工艺制做大芯径大NA值多模光纤[A];中国通信学会2002年光缆电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大芯径塑料包层多模石英光纤技术[N];科技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Alhadi Mohammed Alarabi Abakar;氟掺杂大芯径能量光纤组织结构及性能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马洪虎;大芯径能量光纤材料分析与性能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6年

2 牛金星;半导体激光器与变芯径光纤耦合技术的研究[D];河南大学;2005年

3 隋一哲;半导体激光器与小芯径光纤耦合模块的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3年

4 王静;大芯径天文光纤环形斑产生的机制分析[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6年

5 付洋;基于STM32的大芯径石英棒材拉锥装置的研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6年

6 张建晖;大芯径光纤基模诱导受激布里渊放大模式特性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4年

7 陈剑锋;大芯径掺铒光纤脉冲放大器的理论研究与仿真[D];电子科技大学;2006年

8 胡晓博;基于多模液芯光纤空心光束的产生及特性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4年

9 刘凌寒;塑料光纤连续测量液位传感器[D];吉林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75941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zigongchenglunwen/275941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114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