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激光驱动的原子、分子、真空的电离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O56;TN24
【图文】:
相互作用、等离子体物理、核物理等。这些不同方向的探究得以实现主要是因为激光技术在两个分支方向的重大发展,一个是激光脉宽的缩短,另一个是激光峰值强度的提升[16],如图1 1所示。几 TW 的飞秒激光已经实现,同时好几个实验室已经成功产生了阿图 1 1 激光脉冲宽度和强度的逆线性关系,纵轴和横轴各跨度 18 个数量级。不同的强度和脉宽跨度不同的物理领域,例如原子分子物理、相对论等离子体、超相对论和真空非线性等。图中蓝色的点代表实验结果,红色的点代表数值模拟或者理论结果。图片来自文献 [16]。Fig 1 1 An inverse linear dependence exists over 18 orders of magnitude between the pulse duration ofcoherent light emission and the laser intensity. These entries encompass different underlying physicalregimes that exhibit molecular, bound atomic electron, relativistic plasma, ultrarelativistic, and vacuumnonlinearities. Blue patches represent experimental data; red patches denote simulation or theory.秒脉冲,阿秒尺度下我们可以探测电子的运动以及分子的化学反应 [11]。这里值得提及— 2 —
辅以光子吸收,这时外场强度即使没有达到 Schwinger 阈值,仍然会有正负电子对的产生 [50]。尽管现在的光子能量远低于真空中正负能隙的能量 ,激光的光子能量如图1 2所示。自由电子激光或 X 射线激光源的发展 [51](FLASH,LCLS,XFEL,SACLA等 [52 55])使得研究真空的离化这个过程至关重要,因为我们相信未来能够直接观测到光与物质的相互转化。图 1 2 FLASH, LCLS, 和欧洲 XFEL 产生的激光光子能量的比较,图片来自文献 [7]。Fig 1 2 Comparison among the peak brilliances of the three facilities FLASH, LCLS, and European XFELas a function of the laser-photon energy.— 4 —
幂指数关系在激光强度达到一定阈值时将不再适用,超过这一阈值 将不再有电离率的增加,因为对某个给定的激光脉宽,当激光强度还未达到 ,靶原子就已经完全电离。前面已经提过随着激光强度不断提高,多光子电离呈现出非微扰的属性,如下图1 3所示的阈上电离 (above-threshold ionization, ATI) 光电子能谱。ATI 电离过程中,原子吸收的光子数目超过电离能所需要的光子数目 [64, 65]。我们先避开微扰论的弊端不谈,对应 ATI 的微扰论公式可以从公式 (1 1) 修改为 [66](1 2)这里 代表超过电离能以外额外吸收的光子数目,公式 (1 2) 很快在实验上被证实 [61]。此后经过一年的时间,Kruit 等人的实验 [65] 观测到 ATI 谱中的第一个峰消失了同时其余的峰也不符合公式 (1 2) 的规律,其他实验也陆续报道了类似的非微扰现象 [67 69]。图1 3给出了随着激光强度的增加,ATI 谱的特点从微扰到非微扰的转变过程。这是因为原子的能级由于与强场的耦合会产生动态的平移,即 AC-Stark 效应。能级移动的位置等于自由电子在振荡场中的有质动力能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钧山,张成腾,郭箴第,杨福家;在2.52MeV质子P波窄共振能量附近~(56)FeK层电离几率的测量[J];物理学报;1989年11期
2 朱安健;;透析水的电离 解读知识考点[J];中学化学;2018年06期
3 许亮;吴婉阳;何峰;;氦原子在超短中红外脉冲和极紫外光场作用下的双电离(英文)[J];中国激光;2019年05期
4 夏敬芳,吕诚哉,郭伟力,李郁芬;CS_2的三光子电离过程[J];量子电子学;1985年03期
5 郭振宁;马雪岩;韩猛;葛佩佩;刘明明;刘运全;;飞秒激光场中原子/分子的隧道电离及应用[J];中国激光;2019年05期
6 盛顺利;;水的电离及影响电离平衡的因素[J];高中数理化;2018年22期
7 张敬涛,张文琦,徐至展;阈上电离过程中光电子角分布的精细结构[J];光学学报;2002年05期
8 刘祺;杨磊;黄玉平;郑再平;赵絮;;脉冲等离子体推力器放电电离二维PIC建模与仿真[J];空间控制技术与应用;2018年02期
9 张彩萍;苗向阳;;啁啾激光场中氢分子离子电离过程的理论研究[J];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2014年02期
10 马永斌,邹胜利,董峰,谭晓峰,陈宏,孙连宏,徐大东,李学初;单次碰撞条件下研究He(2~3S)与CO碰撞的Penning电离过程[J];自然科学进展;1999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陈兆权;;大气压微波脉冲激励电离波的机制及形貌研究[A];第十八届全国等离子体科学技术会议摘要集[C];2017年
2 林圣路;;外场中原子自电离过程的混沌现象和分形性质[A];全国第18次原子、原子核物理研讨会暨全国近代物理研究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刘春雷;;氢原子与反质子碰撞激发和电离过程理论研究[A];第十五届全国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9年
4 张敬涛;郭东升;张文琦;徐至展;;阈上电离过程中光电子的角分布及其精细结构[A];第十届全国量子光学学术报告会论文论文集[C];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贲帅;强激光脉冲作用下原子非序列双电离的调控研究[D];吉林大学;2019年
2 吴婉阳;强激光驱动的原子、分子、真空的电离[D];上海交通大学;2018年
3 王军平;超短激光脉冲驱动原子分子的电离和解离的数值模拟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8年
4 李孝开;椭圆偏振强激光场中的原子分子:阈上电离和双电离[D];吉林大学;2019年
5 朱彬;土壤电参数变化特性及其对接地装置性能的影响研究[D];重庆大学;2015年
6 欧阳建明;高空核爆炸背景下大气的电离过程及其影响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宋凯莉;强激光场中三原子分子(CO_2、CS_2)非序列双电离研究[D];吉林大学;2018年
2 杨燮;强激光场双电离关联电子微观动力学过程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8年
3 倪园园;氢原子在啁啾激光场中电离特性的理论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8年
4 杨培辉;强激光场中氢分子非次序双电离电子关联性的理论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7年
5 花端阳;少光周期激光场中非次序双电离关联电子动力学研究[D];信阳师范学院;2017年
6 陈翔;强场原子双电离的动力学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7年
7 吴丹;势函数对强激光场中电离的影响[D];吉林大学;2017年
8 于洪洋;飞秒强激光场中碳氧化物分子的电离解离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7年
9 郝建兴;椭圆偏振强激光场下氩原子非次序双电离研究[D];山西大学;2017年
本文编号:276833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zigongchenglunwen/27683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