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电子信息论文 >

低损耗氮化硅可重构微波光子滤波器

发布时间:2020-08-25 23:36
【摘要】:微波光子滤波器是微波光子系统中的重要器件之一,具有抗电磁干扰、宽带可调谐、可重构等优点。微波光子滤波器不仅应用在需要高速信号处理能力的雷达系统和航天领域,同时在通信系统中特别是在毫米波ROF系统中也得到广泛应用。目前微波光子滤波器正在从传统的光纤分立器件向集成芯片化方向发展,基于SOI、Si_3N_4、InP和聚合物平台的相关器件都有报道。其中氮化硅光波导因具有芯包层折射率差大、器件尺寸小、与CMOS工艺相兼容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集成光器件的研究。本论文主要研究芯层厚度为200nm的低损耗单条形氮化硅光波导以及基于该氮化硅光波导微环谐振器的可重构微波光子滤波器。第一部分主要研究了低损耗单条形氮化硅光波导的制备工艺及其优化方法。对波导的截面尺寸、弯曲半径、耦合间距及耦合长度等参数进行设计;在此基础上,通过光刻、反应离子刻蚀、PECVD、退火等工艺制备了宽度为1.5μm、厚度为200nm的单条形氮化硅光波导,并通过截断法和微环法对光波导的损耗特性进行测试,分析了退火过程对波导传输损耗的影响。利用截断法测得未退火、退火3小时和退火6小时三种退火时间下的氮化硅光波导的传输损耗分别为3.45dB/cm、1.61dB/cm和1.34dB/cm,且与模场直径为4.8μm的细径光纤的端面耦合损耗分别为1.73dB/cm、1.63dB/cm和1.64dB/cm;同时,通过测得的跑道型微环谐振腔的传输光谱,拟合得到未退火、退火3小时和退火6小时三种退火时间下的氮化硅光波导的传输损耗分别为3.95dB/cm、1.64 dB/cm和1.66 dB/cm。两种测试方案结果表明,退火过程可以明显降低单条形氮化硅光波导的传输损耗。第二部分主要在制备的低损耗氮化硅光波导基础上,对基于MZI耦合微环谐振腔的可重构微波光子滤波器进行了研究。基于耦合模理论和传输矩阵法对MZI耦合微环谐振腔及基于微环耦合非对称MZI干涉器的光子滤波器理论模型进行分析。对器件中的2×2多模干涉耦合器(MMI)和用于热光调谐的金属电极的结构尺寸进行设计并优化。利用低损耗氮化硅光波导的制备工艺对设计的可重构光子滤波器进行制备,并进行通光测试。实验结果表明,对于单个MZI耦合微环谐振腔来说,在0~10.5V电压范围内可实现消光比从1.6dB~22dB的调谐,谐振波长实现一个FSR的偏移所需要为11.5V。为了得到更大的消光比,将MZI耦合微环谐振腔双环级联,最终取得消光比达30.3dB的效果。而制备的基于微环耦合非对称MZI干涉器的可重构光子滤波器实现了3dB带宽约为3.125GHz、占整个器件FSR的13.9%的窄带通滤波器和3dB带宽约为11.2GHz、占整个器件FSR的50%的宽带通滤波器,通过改变器件参数可实现窄带通滤波器和宽带通滤波器之间的转换。最后,采用制备的MZI耦合微环谐振腔搭建了可重构微波光子链路系统,测试结果表明基于MZI耦合微环谐振腔的可重构微波光子带阻滤波器实现了带外抑制比从0.2dB~44.1dB的调谐以及16.4GHz的频率调谐范围。
【学位授予单位】:东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TN713
【图文】:

SEM图,氮化硅,光波导,横截面


图 1-1 单条型氮化硅光波导横截面 SEM 图,加州大学圣芭芭拉分校的 Jared F.Bauters 等人提出了一种新的光波导的方法[9]。利用 LPCVD 技术制备具有高深宽比(宽度:厚度波导,其横截面示意图如图 1-2 所示。通过微环法和光频域反射径分别为 0.5mm 和 2mm 时的损耗为 8-9dB/m 和 3dB/m。图 1-2 超低损耗氮化硅光波导横截面示意图red F.Bauters 等人通过相同工艺制备了厚度为 50nm 的多模氮化硅[10]

示意图,光波导,氮化硅,横截面


东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图 1-1 单条型氮化硅光波导横截面 SEM芭芭拉分校的 Jared F.Bauters 等人[9]。利用 LPCVD 技术制备具有高深面示意图如图 1-2 所示。通过微环mm 和 2mm 时的损耗为 8-9dB/m 和

示意图,光波导,氮化硅,多模


研究了光波导不同宽度对其传输损耗的影响[10]。多模氮化硅光波导横截面示意图如图1-3 所示,最终实现了单模波导传输损耗为 0.7±0.02dB/m 和多模波导基模传输损耗为0.43±0.04dB/m 的低损耗氮化硅光波导。图 1-3 多模氮化硅光波导横截面示意图2011 年,特温特大学的 Leimeng Zhuang,David Marpaung 等人基于 TriPleX 技术设计并制备了低损耗双条形氮化硅光波导[11],光波导横截面 SEM 图如图 1-4 所示。芯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马越;欧亮龙;冯颖;;利用离心沉降法测定氮化硅粉末粒度分布[J];哈尔滨轴承;2016年01期

2 孙立钧;张桂燕;;轴承用氮化硅球的制造方法[J];哈尔滨轴承;2012年03期

3 ;永兴公司启动开发生产氮化硅及制品项目[J];有机硅氟资讯;2009年Z1期

4 曹健;丛丽娜;;试论氮化硅的研究及应用[J];陶瓷;2008年04期

5 唐翠霞;唐敬友;寇自力;刘雨生;贺红亮;;立方氮化硅的研究进展[J];材料导报;2007年09期

6 王华,戴永年;氮化硅及其微粉的制备[J];耐火材料;1996年02期

7 ;结晶质氮化硅粉末的制法[J];无机盐工业;1996年04期

8 于o';氮化硅在冶金工业中的应用[J];建材工业信息;1996年08期

9 洪道广;氮化硅的粉末制造及其应用[J];江苏陶瓷;1994年01期

10 王华,戴永年;氮化硅在冶金工业中的应用[J];云南冶金;1995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宇民;孙银宝;韩杰才;;淀粉固结工艺制备多孔氮化硅/氮化硼/二氧化硅陶瓷[A];第十五届全国高技术陶瓷学术年会摘要集[C];2008年

2 陈飞洋;李文魁;;利用硅废料燃烧合成碳化硅/氮化硅复合材料的研究[A];第十八届全国高技术陶瓷学术年会摘要集[C];2014年

3 叶国璋;严松浩;曾桂珍;;氮化硅材料的注射成形[A];94'全国结构陶瓷、功能陶瓷、金属/陶瓷封接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4年

4 彭桂花;江国健;李文兰;庄汉锐;;自蔓延高温合成氮化硅镁粉体[A];第五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Ⅱ[C];2004年

5 董英鸽;陈树江;张伟儒;;加入纳米氮化硅对氮化硅陶瓷性能与结构影响[A];中国硅酸盐学会陶瓷分会2005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05年

6 李利娟;;硅粉加入量对氮化硅结合碳化硅常温力学性能的影响[A];2008年耐火材料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8年

7 王红洁;;多孔氮化硅透波陶瓷[A];2014中国功能材料科技与产业高层论坛摘要集[C];2014年

8 陈斐;马玲玲;沈强;张联盟;;氮化硅基多孔陶瓷的制备及其孔隙结构控制[A];第十六届全国高技术陶瓷学术年会摘要集[C];2010年

9 陈再波;陶普林;;氮化硅结合碳化硅材料性能研究[A];钢铁工业用优质耐火材料生产与使用经验交流会文集[C];2005年

10 葛一瑶;崔巍;陈克新;;超细硅粉燃烧合成高α相含量氮化硅研究[A];第十七届全国高技术陶瓷学术年会摘要集[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渠稳;冶炼1吨氮化硅可节电2000千瓦时[N];鹤壁日报;2016年

2 记者 林雨;氮化硅、氮化铝应用与市场座谈会在京召开[N];中国建材报;2008年

3 张雪英;国家863计划氮化硅项目落户明溪[N];三明日报;2011年

4 宋辉;氮化硅基陶瓷材料前景看好[N];中国建设报;2001年

5 馨华;氮化硅基陶瓷材料前景看好[N];广东建设报;2000年

6 王景春;高性能氮化硅粉体材料将在豫投产[N];中国化工报;2010年

7 杨晓占 刘雅政;自增韧氮化硅及其陶瓷轧辊制备技术的研究[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5年

8 夏文斌 李勇 康华荣 李燕京;刚玉—氮化硅复合材料抗铁抗渣性能的研究[N];中国建材报;2013年

9 本报记者 李远明;我市一批项目上台签约[N];三明日报;2010年

10 记者 马钦麟 李东梅;平罗工业“走转改”拽着经济快跑[N];宁夏日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秦世强;多晶硅冶金再生过程中碳化硅/氮化硅杂质的分离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7年

2 卢学峰;纳米氮化硅的光学性能及其线、薄膜力学行为的模拟研究[D];西安交通大学;2017年

3 王明华;富硅氮化硅和纳米硅多层量子阱硅基发光薄膜与器件[D];浙江大学;2009年

4 孙银宝;氮化硅基多孔透波材料制备及其性能表征[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5 王俊伟;氮化硅基陶瓷膜的制备及膜蒸馏应用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6年

6 庞学满;氮化硅基陶瓷复合材料凝胶注模成型工艺研究[D];天津大学;2008年

7 乔国朝;氮化硅陶瓷超声振动铣磨加工表面完整性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8 马建;基于固态纳米孔基因测序的关键技术研究[D];东南大学;2016年

9 付艳;氮(氧)化硅基微纳米材料的制备和性能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14年

10 廖武刚;含硅量子点氮化硅薄膜的发光特性及载流子输运机理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卫喜;氮化硅基纳米梁腔及其应用研究[D];浙江大学;2018年

2 刘盼盼;低损耗氮化硅可重构微波光子滤波器[D];东南大学;2018年

3 张莹璐;氮化硅波导色散设计及低热灵敏度光交叉波分复用器的制备[D];华中科技大学;2018年

4 何善传;CaO/氮化硅CO_2吸附剂的制备及循环吸附性能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7年

5 杨少锋;氢氟酸处理氮化硅及镁合金植入材料的成骨及抑菌性能的研究[D];苏州大学;2017年

6 李玉良;液体酸碱度对聚晶金刚石/氮化硅摩擦副的摩擦学性能影响[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8年

7 李亚君;氮化镓、氮化硅镁纳米材料的制备与表征[D];山东大学;2010年

8 李勇霞;高性能氮化硅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9 程芸;氮化硅透明光学薄膜的制备与特性分析[D];武汉理工大学;2012年

10 刘谊;化学气相法制备颗粒强韧氮化硅复合材料的探索[D];西北工业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80434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zigongchenglunwen/280434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0f5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