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电子信息论文 >

基于石墨烯及其复合结构的光纤磁电传感器件

发布时间:2020-08-27 21:28
【摘要】:光纤是基于全反射原理的光学波导,由于质量轻、抗电磁干扰、抗腐蚀、尺寸小、能够远距离操作以及多线路并用的优点,非常适合用于传感的研究与应用。其中的光纤法布里-珀罗腔传感器则是通过外力作用于反射膜改变腔长来实现传感,其灵敏度高、结构紧凑、稳定性好,在位移和压力传感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地应用。石墨烯是一种由碳原子构成的蜂窝状二维材料,也由于其比表面积大、超薄、杨氏模量大、刚度大、密度低等特性,成为极佳的微纳功能材料,已在生物医药、能源、化工、电子、传感等领域得到了应用。本文主要将光纤法布里-珀罗腔结构与石墨烯相结合,取各自优势,分别基于静态干涉和动态石墨烯纳机电系统,实现了对磁场和电流的探测。1.实验上通过切平光纤端面熔接一小段毛细玻璃管再转移石墨烯薄膜,制备出光纤法布里-珀罗腔结构。利用镀膜技术控制镀在光纤端面和侧面的金膜厚度和质量。该金膜既可以用作导电材料,又可以增强石墨烯与衬底作用力,提高器件传感回复性。在高精度三维调节台和钨探针的帮助下,实现了金膜的微加工修饰。2.实验上基于静态干涉的原理实现了对磁场强度的探测。在已制备好的光纤法布里-珀罗腔结构再镀上金膜,该金膜与石墨烯薄膜形成的复合膜组成腔的第二个反射面,再修饰金膜制备出电极。当电流流过的石墨烯-金复合膜时,在磁场作用下产生的安培力使其发生形变,法布里-珀罗腔腔长改变,进而改变干涉光强,可对磁场强度进行传感。该器件的响应线性优良,回复性好,稳定性强,但是检测极限有待改善。3.石墨烯纳机电系统是研究微纳尺寸的石墨烯的机电性能,如其谐振频率对力、电场和温度等的响应,不同环境下的能量耗散行为。基于石墨烯谐振频率对力的敏感特性,分别制备出了电流计和磁力计。利用开发出的紫外胶掩膜镀膜技术对已制备好的光纤法布里-珀罗腔结构进行镀膜,光纤侧面修饰出电极。当电流流过悬空石墨烯,产生的热效应改变了石墨烯的内应力,进而改变了其谐振频率,实现了对电流的传感。该器件灵敏度十分高,但是回复性有待改善。而如果不修饰电极,镀金膜的作用只是为了增强石墨烯与衬底作用力,再转移超顺磁纳米颗粒到悬空石墨烯表面,则制备出磁力计。当有梯度的磁场施加在磁性颗粒上时,产生的作用力改变了石墨烯的谐振频率,实现了对磁场梯度与磁场强度乘积量的传感。该器件响应线性和回复性都非常好。与微型磁场强度传感器配合使用的话,在磁场梯度传感方面有着巨大的应用潜力。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TP212;TN253
【图文】:

结构示意图,氢氧根,石英光纤,高吸收


其中Z■是光纤传输长度,A)为入射光功率,PL为传输后的透射光功率。由于在逡逑长波长范围,光纤内原子有红外吸收峰,因此会在1000?2000邋nm之间出现一个逡逑较低损耗的窗口。如图1.2为为石英光纤在1550邋mii附近的损耗光谱[7],可以看逡逑到存在1390邋nm附近的高吸收峰,这主要因为石英光纤中存在的氢氧根的吸收。逡逑如今的制备工艺已经可以几乎除尽氢氧根,该吸收峰也基本忽略不计。另外由于逡逑制备过程中结构的不均一等因素造成的散射或者吸收,已经随着制备工艺的优化逡逑也可以忽略不计了。逡逑2逡逑

光纤,熔接,光纤端面,高反射膜


有机物两侧涂後高反射膜丨41丨;<e>利用聚焦离子束刻蚀方法在光纤侧面轰击出凹槽丨42丨;(f)逡逑在熔接有一段毛细玻璃管的光纤端面转移石墨烯薄膜丨28|。逡逑光纤法布里-珀罗腔的结构比较多。如图1.3邋(a)所示,将光纤切割成三段,逡逑然后在光纤端面涂覆高反射膜,再分别将三根光纤依次熔接在一起,由于折射率逡逑的不同,在两熔接界面之间就形成了干涉腔;图1.3(b)则将光滑光纤端面靠近一逡逑4逡逑

石墨,单层,机电系统,断裂应力


如果将层状结构的石墨反复剥离直至单层,就可以得到所谓的石墨烯。石墨逡逑烯的结构跟上述单层石墨一样。而如果将一小块方正的石墨烯卷起来,使得一对逡逑边的碳原子成搖,就形成了碳纳米管(CNT)[43-45],如图1.4(f)所示;如果卷的逡逑更加紧密一点,变成了微球的形状,就形成了富勒烯[46-48],如图1.4(g)所示。逡逑1.3.1石墨烯的性质逡逑石墨烯的机械性能非常优异,主要有四个参数来衡量其性能:杨氏模量£、逡逑泊松比V、断裂应力^^或断裂应变eint、弯曲刚度5。这些参数决定了石墨烯薄逡逑膜对应变和受力如何响应,同时也决定了石墨烯薄膜作为纳机电系统其谐振频率逡逑6逡逑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原位电热法焊接石墨烯宏观组装材料[J];山东陶瓷;2019年02期

2 申婧文;王素敏;王奇观;;高导电石墨烯的化学制备及其性能研究[J];精细化工中间体;2019年02期

3 方婧;高晓红;吴海培;孙静;;石墨烯与氧化石墨烯在纺织领域的应用[J];棉纺织技术;2019年06期

4 马睿;高汝林;郑春华;;基于数学建模的石墨烯/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热膨胀特性研究[J];合成材料老化与应用;2019年03期

5 谢昕辰;;石墨烯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发展趋势[J];河南建材;2019年03期

6 ;半导体所等在多层石墨烯物理性质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J];中国粉体工业;2012年02期

7 钱伯章;;石墨烯材料制备技术及应用研究进展[J];石油和化工节能;2016年01期

8 ;天奈科技开发出碳纳米管与石墨烯复合锂电池助导剂[J];中国粉体工业;2016年03期

9 ;广西大学破解石墨烯制备难题 可大批量生产粉体材料[J];中国粉体工业;2016年03期

10 ;德阳将打造“中国西部石墨烯产业先导基地”[J];中国粉体工业;2016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庆国;张炜;王凯;王莎莎;;石墨烯在汽车领域的应用展望[A];第十八届中国科协年会——分2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创新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6年

2 刘东;李丽波;由天艳;;电化学制备氮掺杂石墨烯及其在催化氧气还原反应中的应用[A];第十三届全国电分析化学学术会议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7年

3 王莹;刘子顺;;通过缺陷设计实现石墨烯的自发卷起和组装[A];2018年全国固体力学学术会议摘要集(上)[C];2018年

4 高超;方波;;石墨烯宏观组装及多功能复合材料[A];中国化学会2017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摘要集——主题M:高分子共混与复合体系[C];2017年

5 李永军;杨阳;戴静;黄晓宇;;功能化石墨烯、氟化石墨烯及石墨烷的制备[A];中国化学会2017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摘要集——主题O:共价骨架高分子与二维高分子[C];2017年

6 梁秀敏;江雷;程群峰;;仿生石墨烯纤维研究进展[A];中国化学会2017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摘要集——主题M:高分子共混与复合体系[C];2017年

7 方浩明;白树林;;三维石墨烯填充高导热弹性体[A];中国化学会2017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摘要集——主题M:高分子共混与复合体系[C];2017年

8 许亮;邹聪;董鉴锐;张兴权;罗铭;左明明;曹振兴;;氧化石墨烯涂层的制备及其性能表征[A];中国化学会2017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摘要集——主题K:高性能高分子[C];2017年

9 张学薇;徐晨;汪洋;尹少骞;王韫璐;赵沛;王宏涛;;石墨烯转移方法[A];中国力学大会-2017暨庆祝中国力学学会成立60周年大会论文集(A)[C];2017年

10 汪洋;程昱;王韫璐;张帅;徐晨;张学薇;尹少骞;应林炜;宋也男;李群仰;赵沛;王宏涛;;石墨烯的制备及力学性质研究[A];中国力学大会-2017暨庆祝中国力学学会成立60周年大会论文集(A)[C];201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王彦彬;石墨烯将怎样改变通信?[N];通信产业报;2016年

2 本报记者 郑苗苗;未来能源馆:石墨烯助力绿色取暖[N];大同日报;2019年

3 本报记者 胡海林;当地热管遇上石墨烯[N];辽宁日报;2019年

4 艾班;石墨烯生物材料制备成功[N];中国化工报;2014年

5 柯伟;石墨烯基础应用研究获新进展[N];科学时报;2011年

6 记者 姜小毛;首个纯石墨烯粉末产品诞生[N];中国化工报;2013年

7 刘平昌 唐娟;国内首条石墨烯薄膜生产线投产[N];中国化工报;2013年

8 记者 李东周;石墨烯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成立[N];中国化工报;2013年

9 特约记者 姚耀富;江苏成立石墨烯产业创新联盟[N];中国化工报;2013年

10 朱永康;全球石墨烯市场高速增长[N];中国化工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高照东方;纳米材料类流体/石墨烯复合气凝胶的制备、结构与超级电容器性能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8年

2 杨雁冰;碳基介孔功能复合材料的可控合成及性能研究[D];武汉大学;2017年

3 王超;石墨烯超导异质结中的Andreev反射的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9年

4 张斌;石墨烯/电磁功能化有机微球轻质吸波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8年

5 寇宗魁;氯选择性刻蚀碳化物构筑多功能纳米电极材料[D];武汉理工大学;2017年

6 田仁兵;石墨烯量子点的制备、表征和反应机理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8年

7 陈生辉;复合材料内石墨烯的分布及其对力学性能影响的分子模拟[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7年

8 王敏;TiO_2/石墨烯复合物界面调控与N/S掺杂改性研究[D];安徽大学;2019年

9 黄琨;硅基石墨烯的制备及其光电器件性能调控[D];浙江大学;2019年

10 朱永超;金属石墨烯复合薄膜制备的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D];郑州大学;201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雅菲;超支化聚乙烯-g-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的合成及其在石墨烯制备中的应用[D];浙江工业大学;2019年

2 蒋勤勤;双核酞菁及其与石墨烯复合物对锂/亚硫酰氯电池催化性能的研究[D];西北大学;2015年

3 林双;高密度石墨烯电化学储能材料[D];武汉大学;2017年

4 侯培鑫;高品质氧化石墨烯的制备及其磷、硅元素阻燃改性的研究[D];厦门大学;2017年

5 邵志恒;磷氮改性石墨烯及石墨基阻燃剂在环氧树脂阻燃与防火材料中的应用[D];厦门大学;2017年

6 李秀婷;六方氮化硼/石墨烯异质薄膜的可控制备研究[D];厦门大学;2017年

7 王琳;石墨烯/纳米金属/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制备[D];黑龙江大学;2016年

8 孙将;界面调制对ZnCoO/2D复合材料的性能影响[D];武汉大学;2017年

9 王岁艳;过渡金属氧化物/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储锂性能研究[D];兰州大学;2015年

10 姚静文;石墨烯卤氧铋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可见光催化性能[D];河北师范大学;2019年



本文编号:280664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zigongchenglunwen/280664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8fe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