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电子信息论文 >

亚14nm节点的超高k的制备方法及原理研究

发布时间:2020-09-12 20:42
   随着CMOS器件特征尺寸进入到45nm及以下技术节点后,HfO_2高k材料得到广泛的关注与应用。由于纯HfO_2在低温退火条件下一般为非晶态或单斜晶相,其k值仅为20左右,只能满足近几个技术节点的发展需求。同时,研究人员发现HfO_2的晶相对其k值起到决定作用,例如,四方晶相的HfO_2理论k值可以达到70。但纯HfO_2要转变成四方晶相或立方相,需要1000~2000℃的高温。因此,如何在低温下使Hf02发生晶相转变,从而获得更高k值,成为新一轮研究热点。本文先从介电常数的概念及定义开始,对近年关于高k材料的研究进行分析,对高k材料的发展及规律进行研究,确定采用微量A1掺杂的Hf02结构作为亚14nm超高k的候选材料。然后,介绍了 MOS电容的制备过程,并对制备过程中所需各工艺方法及原理进行分析讨论,同时根据各工艺的优缺点,制定并开发了浅槽隔离、界面层生长、高k淀积等关键工艺模块,确保MOS电容的成功制备。然后,在MOS电容的制备流程基础上,对A1掺杂的Hf02高k材料的电学特性进行了详尽的分析。研究退火工艺对栅介质层的晶相、k值及缺陷等参数的影响,确认了最优的高k制备和退火工艺。同时,对实现最小EOT条件下的MOS电容中的高k材料进行了 k值提取。在N2环境中650℃退火30s和700℃退火15s两种条件下,A1掺杂的HfO_2高k材料EOT仅为0.88nm,k值分别为35和35.5。最终,将N2环境下700℃15s退火作为亚14nm节点超高k材料制备的最佳条件,得到的材料特性满足了亚14nm技术节点对高k材料的需求。
【学位单位】:北方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TN386
【部分图文】:

关系图,泄露电流,栅极电压,栅极


第一章绪论逡逑1965年Moore提出摩尔定律以来,CMOS集成电路领域便一直遵,即当价格不变时,集成电路上可容纳的晶体管数目,约每隔18倍,性能也将提升一倍;换句话说,每一美元所能买到的电脑性月翻两倍以上[6]。但随着尺寸的不断缩小,等比例缩小理论逐渐也遇到了巨大的挑战。为了延续摩尔定律,新的材料、新的工艺构成为了推动集成电路工艺发展的主要动力,如图U所示,包入浅掺杂漏、晕环等技术来抑制短沟道效应,在源漏区域引入SiG给沟道区施加应力,来提高载流子的迁移率;在栅介质中引入高栅极漏电电流,引入金属栅材料来减小多晶硅耗尽效应以及B穿性问题;采用多栅器件和三维立体结构来进一步提高栅控能力,应;引入新的沟道材料来进一步增加载流子的迁移率等。逡逑

多晶硅栅,电极对,栅极,多晶硅


图1.4高k金属栅替代多晶硅结构后CMOS器件栅极电容结构等效图逡逑因此,在进入到45nm技术节点时,必须引入高k材料和金属栅材料来统的Si02和多晶硅材料。这是因为45nm之前采用的多晶硅栅极材料在寸逐渐缩减的过程中出现了严重的耗尽效应,即便利用重掺杂的方法制硅,相比于金属而言,其载流子密度依然少的可怜,且会引入多晶硅耗容,如图1.3所示。可见,处于耗尽状态时,多晶硅的耗尽深度大概几个3逡逑

金属栅,多晶硅,材料,栅极电容


metal逦[/邋Oxide逡逑图1.3多晶硅栅电极对栅极总电容的影响逡逑—逡逑Poly-Si逦Metal逡逑^4逦-f—逡逑C0x邋^邋Si02逦Cox^邋High-k逡逑7q邋 ̄^逦!逦r邋i邋?逡逑s邋;邋Inv丁丨邋d逦s邋;邋,nvT邋Id逡逑/逦\逦/逦V逡逑/逦V逦/逦N逡逑.?邋_邋一逦'**?_*?邋?邋—邋、*???*逡逑Silicon邋Substrate逦Silicon邋Substrate逡逑图1.4高k金属栅替代多晶硅结构后CMOS器件栅极电容结构等效图逡逑I逡逑因此,在进入到45nm技术节点时,必须引入高k材料和金属栅材料来替代逡逑传统的Si02和多晶硅材料。这是因为45nm之前采用的多晶硅栅极材料在器件逡逑尺寸逐渐缩减的过程中出现了严重的耗尽效应,即便利用重掺杂的方法制造多逡逑晶硅,相比于金属而言,其载流子密度依然少的可怜,且会引入多晶硅耗尽层逡逑电容,如图1.3所示。可见,处于耗尽状态时,多晶硅的耗尽深度大概几个A,逡逑3逡逑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余涛;吴雪梅;诸葛兰剑;葛水兵;;高K栅介质材料的研究现状与前景[J];材料导报;2010年21期

2 蔡苇;符春林;陈刚;;高k栅介质材料的研究进展[J];半导体技术;2007年02期

3 谭静荣,许晓燕,黄如,程行之,张兴;多晶硅注氮制备4.6nm超薄栅介质[J];半导体学报;2004年02期

4 陈卫兵,徐静平,邹晓,李艳萍,赵寄;高k栅介质MOSFET电特性的模拟分析[J];固体电子学研究与进展;2004年04期

5 石松;新的栅介质工艺[J];微电子技术;1994年06期

6 张佐兰,冯耀兰,刘荣章,陈剑云;簿栅介质膜的电特性研究[J];半导体技术;1988年06期

7 张安康;超薄栅介质的可靠性研究[J];电子器件;1989年01期

8 杨智超;;高k栅介质材料的研究进展[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4期

9 李驰平;王波;宋雪梅;严辉;;新一代栅介质材料——高K材料[J];材料导报;2006年02期

10 张国强,陆妩,余学锋,郭旗,任迪远,严荣良;含N薄栅介质的电离辐照及退火特性[J];半导体学报;1999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国强;陆妩;余学锋;郭旗;任迪远;严荣良;;含N薄栅介质的电离辐照及退火特性[A];1998电子产品防护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2 王黎君;冯猛;陶弦;汤清云;沈应中;;用于制备高K材料的稀土胺基化合物的合成和纯化[A];第十一届全国MOCVD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3 方江涛;王玉龙;邓乐庆;胡庆松;沈应中;;酰腙类稀土镧(钆)化合物的合成与表征[A];第十七届全国金属有机化学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2)[C];2012年

4 严荣良;张国强;余学锋;任迪远;陆妩;赵元富;胡浴红;;HCl掺入量对MOSFET电离辐照特性的影响[A];第7届全国核电子学与核探测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三)[C];1994年

5 张国强;严荣良;余学锋;高剑侠;任迪远;范隆;赵元富;胡浴红;;掺HCl MOSFET辐照后退火特性的研究[A];第7届全国核电子学与核探测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三)[C];1994年

6 卓木金;马秀良;;HfO_2/Si(001)界面层的TEM研究[A];2006年全国电子显微学会议论文集[C];2006年

7 杨雪娜;王弘;张寅;姚伟峰;尚淑霞;周静涛;刘延辉;;High-k材料研究进展与存在的问题[A];中国硅酸盐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3年

8 马春雨;李智;陈充林;张庆瑜;;高k栅介质薄膜材料研究进展[A];薄膜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9 张倩;武岚涛;王素梅;周济;;溶液法制备氧化铝介电薄膜及其场效应晶体管应用研究[A];第十八届全国高技术陶瓷学术年会摘要集[C];2014年

10 张国强;郭旗;艾尔肯;余学锋;陆妩;范隆;任迪远;严荣良;;注F CC4007电路的电子和X射线辐照效应[A];第9届全国核电子学与核探测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4条

1 ;王者之剑——Intel高k栅介质和金属棚极技术[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7年

2 刘洪宇;高K制程:MOS之后的再革命[N];中国计算机报;2007年

3 陈斌;Penryn:新材料与新工艺的双驾马车[N];计算机世界;2007年

4 梁;KLA推出新一代非接触式在线测试系统[N];中国电子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闻铭;高k栅介质MoS_2场效应晶体管电性能改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7年

2 季峰;小尺寸MOSFET阈值电压模型及高k栅介质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3 朱燕艳;Er_2O_3高k栅介质材料的分子束外延生长、结构及其物理特性[D];复旦大学;2006年

4 陈卫兵;高k栅介质MOS器件模型和制备工艺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5 孙清清;先进CMOS高k栅介质的实验与理论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6 袁龙炎;氧化铪/氮氧化铪栅介质金属氧化物薄膜晶体管的研制[D];武汉大学;2010年

7 季梅;氧化钆掺杂对氧化铪高K栅介质氧空位抑制作用及电学性能研究[D];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2010年

8 李思超;基于高κ栅介质的高性能Ⅲ-Ⅴ族晶体管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7年

9 张雪锋;高k栅介质Si/Ge MOSFET迁移率模型及制备工艺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10 卢汉汉;高k栅介质GaAs MOS器件界面特性及氧化物陷阱电容效应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倩倩;面向14nm节点PMOSFET的EOT减小方法研究[D];北方工业大学;2018年

2 姜珊珊;Hf基高k栅介质的界面调控及MOS器件性能优化[D];安徽大学;2018年

3 李佳帅;亚14nm节点的超高k的制备方法及原理研究[D];北方工业大学;2018年

4 罗权;高k栅介质Ge基MOS器件电特性模拟及界面特性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6年

5 刘超文;高k栅介质GaAs MOS器件阈值电压模型及界面特性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6年

6 赵高位;高k栅介质氧化锌薄膜晶体管的制备及特性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7年

7 赵旭荣;不同栅介质层并五苯薄膜晶体管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山东大学;2014年

8 郝媛媛;氮氧硅栅介质的可靠性特性分析[D];长春理工大学;2008年

9 杨红;高K栅介质可靠性研究[D];北京大学;2005年

10 冯兴尧;高介电常数栅介质的结构及退火特性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7年



本文编号:281789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zigongchenglunwen/281789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3d1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