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电子信息论文 >

远源等离子体溅射制备新型TCO材料及其表征

发布时间:2020-09-18 20:40
   透明导电氧化物(TCO)是半导体工业中非常重要的材料,因为它们具有优异的光学和电学性能,已成功应用于薄膜光伏太阳能电池,平板显示器,触摸屏和LED/OLED。目前使用最广泛的透明导电氧化物材料是氧化铟锡(ITO),而且它具有极低的电阻率(10-4Ω·cm)和可见光区域的高透射率(90%)和高热稳定性。但是地球表面的铟资源严重不足,并且价格昂贵。因此,研发和制备新型透明导电氧化物薄膜迫在眉睫。本课题采用远源等离子体溅射设备在普通玻璃衬底和石英玻璃衬底以及单晶硅衬底上成功制备了两种高性能的透明导电氧化物薄膜。然后对所制备出的透明导电薄膜样品进行了一些列表征。具体结论如下:1、铌掺杂二氧化锡薄膜(1)分别通过调节铌条宽度和氧气流量来控制铌的掺杂含量。当铌条和锡靶的面积比为3%,氧气流量为4 sccm时,薄膜具有最低的电阻率4.2×10-3Ω·cm和较好透光性。此时的Nb的含量为3.5 at.%。(2)所有的沉积态薄膜均在室温条件下生长,此时的薄膜结晶性差。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薄膜的透光性逐渐提高,薄膜的导电性先提高后降低,在250℃时具有最低电阻率。2、钽掺杂二氧化锡薄膜(1)通过调节Ar和O2的比例,来调节薄膜的光电性能。随着氧气比例的增加,薄膜的透光性逐渐提高,而薄膜的导电性降低,当O2为1.5 sccm时,薄膜具有最好的电学性能。(2)通过对样品进行变温霍尔测试发现在温度为280℃时,薄膜的电阻率降到最低为2.0×10-3 Ω·cm。同时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薄膜的透光性得到改善,经过480℃退火之后,可见光范围平均透过率达到91%左右。(3)为了进一步提高薄膜的性能,在制备过程中对衬底进行加热至250℃,并将沉积所得到的薄膜在氢氩混合气氛下进行低温退火30 min,当退火温度为280℃时,薄膜的电学性能最佳。
【学位单位】:郑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TB383.2;TN304
【部分图文】:

靶材,基底,磁控溅射技术,镀膜技术


带电粒子以及气体分子相碰撞的几率大大提高,气体更容易被电离,Ar+在高压逡逑电场加速作用下,和靶材撞击使靶材表面的靶原子离开靶材飞向基底,并沉积逡逑在基底上形成薄膜[75_761,图1.1所示为磁控溅射原理图[1]。逡逑I邋-邋逦..i—.,.— ̄I逡逑5邋—逦i"邋■邋I邋■逦,逦—逦I邋:Rotary邋substrate邋holder邋(grounding)逡逑??邋?逦\邋t逦2:Subslrate逡逑At*邋^邋\邋q邋q邋q逦3:Targct邋(cathode)逡逑\逦^邋A逡逑w逦4:Magnetic邋field邋coil逡逑■^"(irouiuling逡逑图1.1磁控溅射原理图逡逑Fig.邋1.1邋The邋schematic邋diagram邋of邋magnetron邋sputtering逡逑在1842年发现阴极溅射到二十世纪30年代利用二极溅射沉积作为导电底逡逑底电极,之后又先后出现射频溅射、三极溅射和磁控溅射技术,磁控溅射作为逡逑一种新型镀膜技术,具有以下优点:逡逑(1)

示意图,脉冲激光沉积,示意图,靶材


带电粒子以及气体分子相碰撞的几率大大提高,气体更容易被电离,Ar+在高压逡逑电场加速作用下,和靶材撞击使靶材表面的靶原子离开靶材飞向基底,并沉积逡逑在基底上形成薄膜[75_761,图1.1所示为磁控溅射原理图[1]。逡逑I邋-邋逦..i—.,.— ̄I逡逑5邋—逦i"邋■邋I邋■逦,逦—逦I邋:Rotary邋substrate邋holder邋(grounding)逡逑??邋?逦\邋t逦2:Subslrate逡逑At*邋^邋\邋q邋q邋q逦3:Targct邋(cathode)逡逑\逦^邋A逡逑w逦4:Magnetic邋field邋coil逡逑■^"(irouiuling逡逑图1.1磁控溅射原理图逡逑Fig.邋1.1邋The邋schematic邋diagram邋of邋magnetron邋sputtering逡逑在1842年发现阴极溅射到二十世纪30年代利用二极溅射沉积作为导电底逡逑底电极,之后又先后出现射频溅射、三极溅射和磁控溅射技术,磁控溅射作为逡逑一种新型镀膜技术,具有以下优点:逡逑(1)

示意图,化学气相沉积法,化学气相沉积,原理


化学气相沉积过程一般包括三步:产生挥发性物质;气态物质发生逡逑分解或者与其他气体发生反应;在基底上沉积成膜。化学气相沉积的原理图如逡逑图1.3所示。根据不同需要,化学气相沉积分为常压化学气相沉积、低压化学气逡逑相沉积、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等。化学气相沉积之所以被广泛应用于透逡逑明导电氧化物薄膜的制备是因为具有以下优点:逡逑(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玉;郑其经;;二氧化锡薄膜的制备、特性及应用[J];材料科学与工程;1992年02期

2 张谢群,余家国,赵修建,赵丽,刘升卫;二氧化锡薄膜的制备和应用研究进展[J];化学试剂;2003年04期

3 潘庆谊,张剑平,董晓雯,程知萱,施利毅;溶胶-凝胶法制备二氧化锡薄膜[J];硅酸盐通报;2001年01期

4 章士瀛 ,段维和;二氧化锡薄膜电阻[J];电子学报;1963年02期

5 林殷茵,汤庭鳌,姚熹;二氧化锡薄膜的MOD法制备和表征[J];功能材料;2001年03期

6 张沈军,李婉莹,姚达,陶星;PECVD及溅射/蒸发生长二氧化锡薄膜的成形技术[J];电子器件;1995年03期

7 刘彭义,陈俊芳,陈向军;二氧化锡薄膜的PECVD制备和特性[J];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1997年03期

8 范志新,陈玖琳,孙以材;二氧化锡薄膜的最佳掺杂含量理论表达式[J];电子器件;2001年02期

9 张华民 ,叶麦荣;二氧化锡薄膜的不等温等离子体蚀刻[J];华中工学院学报;1982年04期

10 侯环宇;王正德;李保卫;;喷雾热解法制备掺锑二氧化锡薄膜及其性能表征[J];内蒙古科技大学学报;2008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王颖;秦国强;刘世民;;节能型氟掺杂二氧化锡薄膜的光学和电学性能的第一性原理计算[A];2007中国浮法玻璃及玻璃新技术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王磊;杜军;刑光健;熊玉华;苑鹏;尉秀英;;二氧化锡薄膜的制备与XRD分析[A];第十二届中国固态离子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甘露;纳米二氧化锡气敏薄膜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如新;远源等离子体溅射制备新型TCO材料及其表征[D];郑州大学;2019年

2 曹帅琦;钽掺杂二氧化锡薄膜及多层薄膜的制备和光电性能研究[D];郑州大学;2018年

3 陈琛;磁控溅射法制备p型透明导电二氧化锡薄膜[D];浙江大学;2006年

4 顾海权;二氧化锡光学、气敏和磁学性质的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

5 孔静;掺锑二氧化锡薄膜(ATO)的制备及其性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6 宣鑫科;掺铟二氧化锡薄膜(ITO)的制备及其性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7 何振杰;P型透明导电二氧化锡薄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8 郝沛沛;半导体氧化物薄膜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济南大学;2014年

9 杨静;金属氧化物半导体纳米材料的制备和性能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0年

10 赵丽娜;喷雾热解法制备P型透明导电的二氧化锡薄膜[D];浙江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82215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zigongchenglunwen/282215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271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