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电子信息论文 >

CMOS太赫兹双频探测器及线阵性能研究

发布时间:2020-09-19 10:10
   太赫兹技术在安检成像、无损检测、雷达探测、生物医疗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太赫兹探测器作为太赫兹技术的核心器件,一直受到科学界的广泛关注。常用的室温太赫兹检测器有微测热辐射计、高莱探测器、热释电探测器、肖特基二极管等。这些探测器技术存在着加工成本昂贵,工艺技术复杂,集成受限等问题,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其在上述领域的应用。基于标准集成电路工艺制备的硅基太赫兹探测器具有成本低、响应速度快,集成度高、便于大规模生产等突出优势,是实现小型化,高度集成化室温太赫兹探测器的新发展领域。本论文利用表面等离子体共振(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SPR)天线结构设计并制备了新型太赫兹双频探测器和1X 16探测器线阵,研究了其性能特性,深入探索了探测器线阵串扰的来源,提出优化线阵性能的可行方案。本文所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包括:(1)利用集成电路工艺中的Poly-Si层和第六金属层分别设计SPR天线和电波天线,成功制备了 CMOS太赫兹双频天线,从理论和实验两方面证实了该设计的可行性,实现了多频太赫兹探测器紧凑型和微型化。实验测量结果表明:该天线可同时工作在波段220GHz和650GHz处,响应灵敏度RV分别为2kV/W和0.45kV/W;噪声等效功率NEP分别为23pW/Hz0.5和110 pW/Hz0.5。(2)设计制备了1×16 CMOS太赫兹探测器线阵。每个探测单元都集成了650GHz频率的SPR天线、高性能非对称结构的MOSFET传感器和闭环增益为40dB的低噪声运算放大器。实验测量了线阵中各探测器单管的响应灵敏度RV及噪声等效功率NEP。结果显示:当晶体管的栅源偏置电压VGS为0.45V时,其平均响应灵敏度RV、平均噪声等效功率NEP分别为163.5kV/W、58.9pW/Hz0.5,线阵整体的响应灵敏度标准差系数V(RV)为17.46%,噪声等效功率标准差系数V(NEP)为22.47%,线阵中各像元间的性能不均匀,存在串扰。利用anysoft HFSS仿真软件,对线阵的串扰成因进行探索。发现天线之间的串扰是由于高频信号通过衬底Si材料传输造成。通过隔离衬底和天线或是减薄Si衬底可以有效的降低线阵串扰,保证各像元的均匀性。
【学位单位】:南京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TN386
【部分图文】:

电磁波谱,波段,太赫兹


图1-1各波段电磁波谱逡逑太赫兹射线介于微波和红外线之间,也叫T射线(T-Ray),频率范围一般定逡逑为0.1THz-10THZm,如图1-1所示。在光学领域称之为远红外线辐射,无线电逡逑物理领域又根据其波长小于毫米级称为亚毫米波。很长时间以来,由于缺乏高发逡逑射率的太赫兹信号源以及高性能的探测器,导致该波段一直处于待研宄的状态,逡逑没能得到深入的探索和应用,而被称作“太赫兹空隙”(THzGap)。随着毫米波逡逑和红外波段的发展日渐成熟,太赫兹波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研究,现阶段己经逡逑成为科学界的热点领域12]_[3]。太赫兹波段有着很多独特的特性[4H5],包括:逡逑(1)

太赫兹,性能对比,单管,阵列


基于0.18|amCMOS工艺设计并制备了基于SPR天线的CMOS太赫兹探测器,实现逡逑对0.65THZ信号探测。逡逑图1-2展示的是近年来各类型的太赫兹探测器单管和阵列性能对比图。从图逡逑中可以看出CMOS太赫兹探测器单管性能己经超越了热辐射计、热释电探测器和逡逑高莱管,其NEP可以做到低于20pW/HZa5的量级,接近于肖特基管探测器性能。逡逑而在太赫兹探测器阵列中,发展最为成熟是热辐射计阵列,性能远超其他类型的逡逑探测器。CMOS探测器阵列还有待发展,性能远低于热辐射计阵列和肖特基探测逡逑器阵列。但是,室温工作以及成熟的集成工艺的优势,决定其在未来的应用发展逡逑中拥有广阔的前景和发展潜力。逡逑3逡逑

耦合系数,线阵,电磁带隙,蘑菇


降低天线间的串扰,对比了引入细长蘑菇型电磁带隙(EM-EBG)、传统蘑菇型逡逑电磁带隙(CM-EBG)以及不添加带隙的天线阵列的耦合系数,表明电磁带隙可逡逑以明显的抑制天线间的电磁波传播,达到降低串扰的作用,如图1-3所示,在天逡逑线阵列引入EM-EBG结构后,其耦合系数从-15必下降到-28必。逡逑5逡逑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苏俊;李志宏;裴常进;李云居;王友宝;郭冰;曾晟;连刚;颜胜权;甘林;谌阳平;马田丽;韩治宇;李鑫悦;周勇;苏毅;李东辉;柳卫平;;BGO探测器温度特性测量[J];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年报;2016年00期

2 龚琰民;;制作红外探测器阵列的一种新方法——在蓝宝石衬底上外延HgCdTe[J];红外与激光技术;1987年01期

3 石明金;;新型高密度红外肖特基电荷耦合探测器阵列[J];红外与激光技术;1987年03期

4 翟应田;云南大学与香港大学合作建立梁王山宇宙线观测站论证会[J];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8年03期

5 陈瑞胜;;三维波形在显象管上叠加[J];激光与红外;1988年02期

6 戎瑞;;1987年探测器市场和技术[J];激光与红外;1988年08期

7 P·KennedyMcEwen;边原;;焦面探测器阵列的信号处理器[J];应用光学;1988年01期

8 谢亮;新型硅化铂探测器[J];世界导弹与航天;1989年09期

9 徐国森;20元长波HgCdTe光导探测器列阵[J];激光与红外;1989年03期

10 丰金凤;;1989年探测器发展趋势[J];红外与激光技术;1989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邹鸿;陈鸿飞;邹积清;施伟红;张录;宁宝俊;田大宇;;硅条带探测器阵列在空间粒子探测中的应用[A];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空间探测专业委员会第十八次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5年

2 陆海东;王维;张淑骅;郭方敏;越方禹;沈建华;;64元量子点探测器阵列的微光读出及嵌入式集成[A];国防光电子论坛第二届新型探测技术及其应用研讨会论文集[C];2015年

3 马攀;戴建荣;Jie She;;探测器阵列大野测量时散射体积缺损对测量准确性的影响[A];2007第六届全国放射肿瘤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4 李齐林;邓小武;陈立新;黄晓延;;2-D半导体探测器阵列方向性响应的研究[A];中华医学会放射肿瘤治疗学分会六届二次暨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放疗专业委员会二届二次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5 常劲帆;王铮;李秋菊;张研;;LHAASO地面粒子探测器阵列前端电子学初步设计[A];第十五届全国核电子学与核探测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6 苏弘;;多路小幅度快信号甄别器[A];第十届全国核电子学与核探测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0年

7 徐子森;;多层螺旋CT技术新进展[A];山东医学会医疗器械专业委员会第八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0年

8 王明甲;张淑骅;郭方敏;;一种高灵敏度光电探测器的微光读出研究[A];第十届全国光电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2年

9 李松林;诸永泰;靳根明;殷旭;陈克良;江中和;王晓秋;徐瑚珊;田文栋;李祖玉;吴和宇;卢俊;魏志勇;;兰州多重探测器阵列-MUDAL[A];第十一届全国核物理大会论文集[C];2000年

10 杨峰;;用于放射性核束实验的大立体角带电粒子探测器阵列[A];二00九全国核反应会暨生物物理与核物理交叉前沿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刘想靓;应用于弱光探测的微波动态电感探测器及其阵列的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8年

2 张胜;ITER软X射线诊断系统电磁兼容(EMC)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8年

3 范鹏;先进核医学影像探测器的位置和能量性能优化研究[D];清华大学;2016年

4 崔坤;静止轨道超大规模凝视型相机信息处理技术研究[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2017年

5 曹U

本文编号:282237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zigongchenglunwen/282237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1b6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