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电子信息论文 >

溶液加工制备掺杂铟锌半导体薄膜晶体管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0-10-17 09:24
   氧化物薄膜晶体管(TFT)因其具有较高的载流子迁移率和良好的电学均一性,有望代替硅基TFT成为下一代显示背板技术。但是目前商用型的氧化物TFT仍然存在着生产成本较高和稳定性较差等缺点。为了降低成本,且制备出高迁移率和良好稳定性的高性能TFT器件,本文以基于溶液加工制备的掺杂氧化铟锌(IZO)作为半导体层,研究了基于溶液法和燃烧合成法制备具有背沟道刻蚀结构(BCE)的氧化铟锡锌(ITZO)TFT的性能,以及溶液法制备Ln系稀土掺杂IZO半导体层对器件稳定性的影响。具体工作如下:(1)实现BCE结构的TFT能够降低生产成本,而且BCE结构能够实现小型精细化器件,有利于高分辨率显示。本文通过溶液法制备ITZO薄膜,研究不同退火温度下不同的In/Zn/Sn比例对有源刻蚀工艺和S/D刻蚀工艺中的刻蚀特性,研究发现当In:Zn:Sn=1:1:2时,能够实现BCE结构,并成功的制备出具有BCE结构的ITZO薄膜晶体管。为了在低温下制备高迁移率的TFT器件,采用燃烧合成法成功制备出高迁移率的ITZO TFT,迁移率达到了8.12 cm~2V~(-1)s~(-1),与传统溶液法相比,器件迁移率提高了6倍以上,且具有良好的电流开关比(4.5×10~7),较低的开启电压(1.61 V)和较小的亚阈值摆幅(0.21 V dec~(-1))。通过对ITZO TFT不同沟道长度性能和PBS稳定性的研究发现,燃烧合成法制备的ITZO TFT具有更高的短沟道性能,而且器件的PBS稳定性更好。同时还研究了钝化材料和薄膜沉积温度对ITZO-Hacac TFT器件的影响,研究发现使用SiO_2薄膜作为钝化层,且沉积温度为250℃时,器件电学性能优异且迁移率最高。(2)氧化物TFT稳定性对TFT在实际工作中尤为重要,我们采用溶液加工制备Ln-IZO薄膜晶体管,获得良好稳定性的TFT器件。我们研究了不同的掺杂浓度对器件的影响,研究发现随着掺杂浓度的增加,器件迁移率逐渐降低;还研究了Ln元素的电负性和原子半径对器件的影响,研究表明Ln-IZO TFT的迁移率不仅与Ln元素的电负性有关,还与Ln元素的原子半径有关。研究发现Ln系元素的电负性越低,Ln-IZO TFT器件的迁移率越低;Ln系元素的原子半径越低,Ln-IZO TFT器件的迁移率越高;最后我们还对比了IZO TFT和Yb-IZO TFT的稳定性,结果表明Yb的掺杂能够有效的改善器件的偏压稳定性,热稳定性以及光稳定性。
【学位单位】:华南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TN321.5
【部分图文】:

栅顶,顶接,氧化物,刻蚀


图 1-1 氧化物 TFT 的四种常见的结构 (a) 顶栅顶接触,(b) 顶栅底接触,(c) 底栅顶接触和 (d) 底栅底接触Fig. 1-1 Schematic illustration of oxide TFTs structure (a) top gate top contact, (b)top gatebottom contact, (c) bottom gate top contact and (d) bottom gate bottom contact底栅顶接触结构曾经广泛应用于 a-Si:H TFT 的制备,但是大多数氧化物半导体材料对 S/D 刻蚀工艺中所采用的酸性刻蚀溶液较为敏感,即使是弱酸也可以侵蚀,因此在S/D 电极刻蚀时很容易损伤氧化物半导体有源层,从而影响 TFT 性能。为了避免该问题,人们提出在氧化物半导体有源层上引入一层刻蚀阻挡层来保护有源层避免刻蚀液的损伤的办法。根据是否具有刻蚀阻挡层又将 TFT 进一步分为刻蚀阻挡层型 (ESL) 和背沟道刻蚀型 (BCE) 结构。如图 1-2 所示。

输出特性曲线,工作原理图,器件,性能参数


图 1-3 TFT 器件工作原理图Fig. 1-3 Schematic diagram of oxide TFTs氧化物 TFT 主要性能参数TFT 性能评估主要取决于以下几个性能参数:(1) 载流子迁移率,(2) 开启电压,(3电流开关比,(4) 亚阈摆幅。这些性能参数主要从 TFT 的输出特性曲线和转移特性曲线中提取。如图 1-4 所示。

输出特性曲线,转移特性曲线,输出特性曲线,氧化物


图 1-3 TFT 器件工作原理图Fig. 1-3 Schematic diagram of oxide TFTs氧化物 TFT 主要性能参数TFT 性能评估主要取决于以下几个性能参数:(1) 载流子迁移率,(2) 开启电压,(3)电流开关比,(4) 亚阈摆幅。这些性能参数主要从 TFT 的输出特性曲线和转移特性曲线中提取。如图 1-4 所示。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陆璐;杨小天;沈兆伟;周路;王超;;基于喷墨打印的圆形电极结构薄膜晶体管制备与研究[J];吉林建筑大学学报;2019年05期

2 皮树斌;杨建文;韩炎兵;张群;;铋掺杂氧化铟锌薄膜晶体管的研究[J];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年03期

3 ;日本向三星转让新一代薄膜晶体管技术[J];网印工业;2011年09期

4 何晓阳;薄膜晶体管制作工艺的发展概况[J];半导体技术;1997年02期

5 中厅;;最优化多晶硅薄膜制成的高性能薄膜晶体管[J];发光快报;1987年Z1期

6 禹芳;;薄膜晶体管[J];光电子学技术;1988年03期

7 陈祖平;1988年国际显示研究讨论会简介[J];光电子学技术;1989年02期

8 吴茂林;;采用多晶硅的高压薄膜晶体管[J];电子技术;1989年11期

9 曹明子;;夏普公司开发出14英寸薄膜晶体管彩色液晶显示屏[J];发光快报;1989年03期

10 周华;;用于大面积LCD的高迁移率多晶硅TFT的低温制备[J];发光快报;1989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陶瑞强;薄膜晶体管高性能电极喷墨打印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9年

2 戴仕千;锂氮掺杂ZnSnO薄膜晶体管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9年

3 钟伟;InSnZnO薄膜晶体管材料改性与性能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9年

4 解海艇;掺氮非晶氧化物半导体薄膜晶体管物理机理及制备工艺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8年

5 汪炳伟;米级碳纳米管薄膜制备及全透明薄膜晶体管器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8年

6 岳士录;超薄非晶氧化物半导体及其薄膜晶体管研究[D];浙江大学;2019年

7 阿布来提·阿布力孜(Ablat Abliz);高性能氢掺杂氧化锌基薄膜晶体管的优化设计和作用机理研究[D];武汉大学;2017年

8 霍文星;氧化锌共掺杂研究及薄膜晶体管研制[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2019年

9 胡诗犇;铜电极氧化物薄膜晶体管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8年

10 刘雪强;薄膜晶体管驱动OLED技术中关键问题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卓东;TMO掺杂In_2O_3半导体性能研究及场效应器件构筑[D];青岛大学;2019年

2 牟宏建;聚电解质栅控薄膜晶体管及其人工突触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9年

3 付杨明;氧化物双电层薄膜晶体管及其仿生突触应用[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2018年

4 刘国超;柔性非晶铟镓锌氧薄膜晶体管栅绝缘层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8年

5 张朋林;铟基氧化物薄膜晶体管的制备与电学性质研究[D];河南大学;2019年

6 王冠达;基于喷墨打印技术IZO薄膜晶体管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吉林建筑大学;2019年

7 李美灵;溶液加工制备掺杂铟锌半导体薄膜晶体管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9年

8 许玲;高迁移率非晶氧化铟钨薄膜晶体管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6年

9 戴星强;金属氧化物薄膜晶体管的稳定性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9年

10 吴崎;非晶铟镓锌氧薄膜晶体管低阻值电极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284459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zigongchenglunwen/284459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c09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