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电子信息论文 >

用于农药残留检测的声表面波驱动微流控技术

发布时间:2020-10-19 16:08
   微流控系统也被称为“芯片实验室”,具有样品消耗量低、反应时间短、严格操控及便携性等优势。随着微流控技术的进一步发展,研究者们把农药残留的检测也放在微流芯片中进行。对农药残留检测是关系到人民生命安全、社会稳定的重要工作,也属于安全工程专业研究的实际范畴。微流控芯片可将样品预处理、目标物分选以及检测等多个功能集成到一块芯片上,以流体和阵列多通道的形式缩短分析时间,为农药残留检测提供高效的技术平台。传统流体驱动方式一般有电磁式驱动,压电式驱动,气压式驱动。电磁式与压电式驱动往往需采用阀与泵结合诱导流体朝一个方向流动,利用矩形或圆形膜片的周期性振动来输送液体。这种方法在密封和空间利用方面是不利的,且流道内的内流动面积小,增加阀泵结构的结构难度大,加工成本高;气压式驱动方法需要安装改变流道内液压的的外部装置,不利于微流控芯片的微型化与集成化。以现有微流道材料为参照,根据特氟龙材料耐腐蚀,润滑性好的特点,提出了带局部加热功能的X射线加工特氟龙微流道的新方法,并制备了侧面和底面较光滑的特氟龙微流道。在传统的声表面波驱动器中,声表面波的激励是双向的,驱动效率低。为产生左右不对称的声表面波驱动力,实现对声表面波的单向驱动,基于微细加工技术,设计,制备并测试了浮栅型单向声表面波驱动器,将声表面波驱动器与特氟龙微流道集成,以特氟龙微流道为基体,声表面波驱动器依附于微流道表面,利用叉指换能件产生声表面波直接驱动液体,使液体产生单一方向移动,流道内没有内部构件,没有阀与泵的结构,使流道内无死体积,避免了在反复农药检测中出现液体污染,保证了检测的精确。
【学位单位】: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TN492
【部分图文】:

趋势图,微流控,声表面波,趋势


基于声表面波微流控芯片具有制作简单体迅速等优势[19-22],声表面波技术被逐渐引入微流微流控领域的研究已有诸多基于声表面波技术的成[23]利用 13MHz 声表面波在微流体内的声流效应研特性研究;德国学者 K.Lange 等[24]使用了一种新方室集成在一个微流体聚合芯片上;英国学者 J.Reb进行微流体操作,对医学诊断的发展做出了贡献。蓬勃发展的趋势,如北京大学工学院的赵亮[26]等提,在生物大分子分析、细胞生物学、生物医学诊断韩韬[27]等在基于声表面波的微液滴驱动及无线声波大突破;武汉大学 Q.Zeng 等[28]使用聚焦声表面波各部件集成于同一芯片上,并通过实验和数值仿真体混合更加有效。流控作为关键词,分析 Web of Science 数据库近 20面波微流控技术的发展趋势[29]。

红墨水,混合过程


图 1.2 1μL 水与 1μL 红墨水混合过程截图11 年,武汉大学的郑利等[37]采用 2μm 的聚苯乙烯(Polystyrene,PS)球和察声表面波驱动的微流体混合现象。通过对含有 PS 球的液滴置于聚焦换能通电信号对实验现象进行观察。所用电信号的电压为 10 V,频率 19.2 MHz先通上电信号观察,经过一定时间后将电信号切断,用 CCD 对实验结果进通电信号时,PS 球与去离子水因为互不相溶,PS 球聚成一团。通电信号之到聚焦叉指电极的聚焦作用,随水滴旋转,时间越久旋转越激烈,在去离性越好。当此法用于两种液体混合时,可于短时间内达到均匀的混合效果。

实验结果,混合现象,红墨水,液体混合


图 1.2 1μL 水与 1μL 红墨水混合过程截图大学的郑利等[37]采用 2μm 的聚苯乙烯(Polystyrene,驱动的微流体混合现象。通过对含有 PS 球的液滴置实验现象进行观察。所用电信号的电压为 10 V,频率号观察,经过一定时间后将电信号切断,用 CCD 对,PS 球与去离子水因为互不相溶,PS 球聚成一团。电极的聚焦作用,随水滴旋转,时间越久旋转越激烈此法用于两种液体混合时,可于短时间内达到均匀的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1声表面波技术[J];压电与声光;1994年05期

2 范思齐,汪承灏;压电晶体表面激发的二维声表面波Green函数[J];声学学报;1988年03期

3 孙宝申,汪承浩,应崇福;短路金属栅对正入射瑞利波的散射[J];声学学报;1988年04期

4 ;文摘选辑[J];压电与声光;1988年02期

5 C.K.Jen,严碧歌;利用声表面波检测PZT陶瓷的特性[J];压电与声光;1988年03期

6 ;文摘选辑[J];压电与声光;1988年03期

7 ;文摘选辑[J];压电与声光;1988年04期

8 李耀堂,杨国庆,母开明;声表面波技术的现状及前景[J];压电与声光;1988年06期

9 武以立;高频声表面波技术的发展与应用[J];压电与声光;1988年06期

10 ;《压电与声光》1979—1988年1—10卷累计分类索引[J];压电与声光;1988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董良威;基于声表面波数字微流体破裂器件研究[D];上海大学;2019年

2 刘永强;基于激光声表面波的金属构件表面裂纹无损检测方法研究[D];浙江大学;2018年

3 窦韶旭;基于氮化铝压电薄膜的声表面波(SAW)高温力学传感器研究[D];重庆大学;2018年

4 李双明;高灵敏声表面波生物传感器关键技术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7年

5 李莺歌;氮化铝薄膜声表面波温度质量双参数传感器研究[D];青岛科技大学;2018年

6 曾伟;扫查式激光超声技术及其在表面缺陷检测中的应用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6年

7 白茂森;激光声表面波法测量薄膜杨氏模量的理论与系统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8 章安良;Y型和S型组合双声路SAW质量传感器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9 赵佰军;声表面波用ZnO薄膜的制备及器件的初步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10 杨莺;新结构声表面波质量传感器及声表面波集成声路隔离吸声技术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思杰;不同温度的掺杂KTP类晶体声表面波特性理论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北京);2018年

2 王城;氧化锌压电薄膜的制备及其相关性能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9年

3 唐庆波;声表面波氨气传感器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9年

4 刘婷;激光声表面波检测脊髓张力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8年

5 陈赵兴;基于声表面波技术的智能轮胎压力温度监测系统[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9年

6 吕曈;用于农药残留检测的声表面波驱动微流控技术[D];上海应用技术大学;2019年

7 彭福强;基于声表面波技术的液体检测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9年

8 张婕;金属浅层微缺陷非线性混频超声表面波检测技术[D];长沙理工大学;2018年

9 周鹏;基于声表面波的压力传感器和紫外探测器的研究[D];厦门大学;2018年

10 徐梦茹;基于声表面波射频标签的Mixed-POFC技术的研究[D];天津大学;2017年



本文编号:284742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zigongchenglunwen/284742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d08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