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子晶体光纤中超连续谱产生系统的研究
本文关键词:光子晶体光纤中超连续谱产生系统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超连续谱是指光脉冲在光纤中传输时,由于光纤非线性效应的作用,导致输出频谱得到极大展宽,产生了很多新的频率成分。超连续谱这一概念被提出至今,随着人们对超连续谱的产生机制以及光谱特点的认识越来越深入,其在其他领域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这又更加推动着人们研究使用更新的光学手段来产生特性更加优秀的超连续谱。这其中,光子晶体光纤(Photonic Crystal Fiber, PCF)因其优秀的结构特性、高非线性、可控的色散特性决定了其是产生超连续谱的优秀介质。近年来基于光子晶体光纤的超连续谱产生的相关研究有了长足的进展。本文基于超连续谱的3dB带宽,分析研究了输出超连续谱的平坦度以及宽度受脉冲参数的影响。本文通过分步傅里叶方法求解广义非线性薛定谔,模拟了光脉冲在光子晶体光纤中的演变过程,并且分别分析了光纤参数和脉冲参数对输出超连续谱的影响。本文的主要工作:一: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和现状,包括超连续谱及其应用,光子晶体光纤的概念、分类、特性以及常用的分析方法。二:详细分析超连续谱的产生机制以及光脉冲演变的数值求解方法。三:光子晶体光纤的结构设计及光纤参数对产生超连续谱的影响,设计了用于产生超连续谱的高非线性光子晶体光纤。四:通过模拟脉冲演变的过程,分析了脉冲参数(包括脉冲峰值功率,脉冲形状,初始啁啾等)对产生超连续谱的影响,从脉冲特性方面为改善超连续谱产生的系统性能提供了指导。
【关键词】:光子晶体光纤 超连续谱 非线性薛定谔方程 脉冲峰值功率 脉冲初始啁啾 非线性系数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N253
【目录】:
- 致谢5-6
- 摘要6-7
- ABSTRACT7-11
- 1 绪论11-14
- 1.1 引言11-12
- 1.2 研究现状12-13
-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13-14
- 2 光子晶体光纤简介以及特性分析14-21
- 2.1 光子晶体光纤14-15
- 2.1.1 全内反射光子晶体光纤14
- 2.1.2 光子带隙光子晶体光纤14-15
- 2.2 光子晶体光纤特性分析15-19
- 2.2.1 无截止频率15-16
- 2.2.2 可控的色散特性16-17
- 2.2.3 可控的有效模面积17-18
- 2.2.4 高非线性系数18-19
- 2.3 光子晶体光纤的分析方法19-21
- 2.3.1 光束传输法19-20
- 2.3.2 平面波展开法20
- 2.3.3 有限元法20-21
- 3 超连续谱及其产生机制21-27
- 3.1 光纤的非线性效应21-24
- 3.1.1 非线性折射率22
- 3.1.2 自相位调制22-23
- 3.1.3 交叉相位调制23
- 3.1.4 四波混频23-24
- 3.1.5 受激拉曼散射与光孤子24
- 3.2 广义非线性薛定谔方程24-25
- 3.3 分步傅里叶方法求解广义非线性薛定谔方程25-27
- 4 光子晶体光纤结构模拟及其参数对超连续谱的影响27-43
- 4.1 包层半径对光纤参数的影响27-31
- 4.2 高非线性光子晶体光纤包层中空气孔数量对光纤参数的影响31-34
- 4.3 高非线性光子晶体光纤参数确定34-35
- 4.4 光纤参数对产生超连续谱的影响35-42
- 4.4.1 光纤非线性系数对超连续谱的影响35-37
- 4.4.2 光纤色散对超连续谱的影响37-39
- 4.4.3 光纤长度对超连续谱的影响39-42
- 4.5 本章总结42-43
- 5 脉冲参数对超连续谱的影响43-50
- 5.1 脉冲峰值功率对产生超连续谱的影响43-45
- 5.2 脉冲波形对产生超连续谱的影响45-47
- 5.3 初始啁啾对产生超连续谱的影响47-49
- 5.4 本章总结49-50
- 6 结论与展望50-52
- 6.1 结论50
- 6.2 展望50-52
- 参考文献52-55
- 作者简历55-57
- 学位论文数据集5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汉泽西;张娟;曾祥梅;甘志强;;光纤中超连续谱的产生与分析[J];电子设计工程;2009年04期
2 江光裕;陈凤英;肖慧荣;柴明钢;;飞秒脉冲在高非线性光纤中产生超连续谱的特性[J];量子电子学报;2010年02期
3 宋锐;侯静;陈胜平;王彦斌;陆启生;;177.6W全光纤超连续谱光源[J];物理学报;2012年05期
4 冀翔;王小林;周朴;陆启生;侯静;赵伊君;;声光调Q纳秒脉冲全光纤超连续谱光源[J];强激光与粒子束;2013年01期
5 侯静;陈胜平;陈子伦;王泽锋;张斌;宋锐;;高功率超连续谱光源研究进展与关键技术分析[J];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2013年08期
6 杨浩;冯国英;朱启华;王建军;李林栗;周昊;周寿桓;;纳米光纤中超连续谱的研究[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09年04期
7 方平;杨直;王屹山;赵卫;张挺;李成;段作梁;段开椋;;数值模拟亚纳秒脉冲产生超连续谱的一种改进方法(英文)[J];光子学报;2010年01期
8 陈胜平;王建华;谌鸿伟;陈子伦;侯静;许晓军;陈金宝;刘泽金;;35.6W高功率高效率全光纤超连续谱光源[J];中国激光;2010年12期
9 宋锐;陈胜平;侯静;陆启生;;70W全光纤超连续谱光源[J];强激光与粒子束;2011年03期
10 陈海寰;陈子伦;周旋风;侯静;;拉锥光纤产生超连续谱的研究进展[J];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2012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存林;牧凯军;;金属薄膜和空气等离子体的太赫兹超连续谱[A];第十届全国光电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2年
2 夏兰叶;谢栋;文建国;文双春;;微结构硫化物光纤中中红外超连续谱的产生[A];中国光学学会2010年光学大会论文集[C];2010年
3 李鹏;王希;周春;张志刚;;预色散补偿飞秒光纤放大器与平坦超连续谱产生[A];中国光学学会2010年光学大会论文集[C];2010年
4 郭春雨;阮双琛;陈祖聪;欧阳德钦;闫培光;韦会峰;胡学娟;;高功率连续波泵浦超连续谱光源及其平坦化研究[A];中国光学学会2011年学术大会摘要集[C];2011年
5 姚金妹;张斌;杨未强;殷科;侯静;;中红外超连续谱光源研究进展[A];2013年(第五届)西部光子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3年
6 姚金妹;张斌;杨未强;殷科;侯静;;中红外超连续谱光源研究进展[A];黑龙江、江苏、山东、河南、江西 五省光学(激光)联合学术‘13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3年
7 李海宁;张丽平;吴宏;李贤;丁良恩;徐晗;曾和平;;光丝中飞秒脉冲的超连续谱及其应用的探索研究[A];2006年全国强场激光物理会议论文集[C];2006年
8 谢栋;文建国;;一种适合低阈值中红外超连续谱产生的新型微结构光纤[A];中国光学学会2010年光学大会论文集[C];2010年
9 马会芳;郑龙;张霞;黄永清;任晓敏;;色散平坦微结构光纤中超连续谱的幅度噪声研究[A];中国光学学会2010年光学大会论文集[C];2010年
10 张会;袁景和;常胜江;覃业文;;光子晶体光纤反常色散区产生超连续谱的数值分析[A];中国光学学会2006年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未强;高功率全光纤中红外超连续谱光源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4年
2 池俊杰;全纤化超短脉冲掺镱光纤激光器及产生超连续谱的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5年
3 杨笛;低抖动锁模光纤激光器及其泵浦产生超连续谱的展宽机理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5年
4 张斌;光谱可控的可见光超连续谱与中红外超连续谱产生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2年
5 马会芳;微结构光纤中超连续谱的产生及特性优化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3年
6 宋锐;高功率全光纤近红外超连续谱光源的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3年
7 王彦斌;长脉冲和连续光泵浦光子晶体光纤产生超连续谱的相关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8 刘虹遥;基于光纤的超连续谱产生、光参量放大及其应用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2年
9 李钱光;宽带超连续谱的传播效应[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10 尹君;基于超连续谱的时间分辨CARS方法及技术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静;基于ZBLAN光纤产生中红外超连续谱的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2 郭良;色散渐减光子晶体光纤中的超连续谱产生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3年
3 王梦艳;基于高非线性光子晶体光纤超连续谱的研究[D];南京邮电大学;2015年
4 吴骏;利用正常色散光纤产生平坦可视超连续谱的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6年
5 张俊泽;光子晶体光纤中超连续谱产生系统的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6年
6 王茜;非线性光纤中超连续谱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7 梁冬明;超连续谱合束器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8 黄允,
本文编号:28502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zigongchenglunwen/2850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