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电子信息论文 >

单层有机发光二极管的性能研究

发布时间:2020-11-01 13:09
   复杂结构的多层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极大地增加了器件制备的复杂程度以及工艺成本,因此研制高性能的简化结构OLED对于其商业化生产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研究单层结构OLED电极界面材料的选择、器件结构的优化以及电荷平衡机理,制备高性能的单层结构OLED。具体工作如下:1、研究了基于ITO/C_(60)0 or C_(60):MoO_3/TPBi:Ir(ppy)_3/LiF/Al单层器件结构的发光机理。通过调节在C_(60)中掺入MoO_3的比例,改变修饰层的性质,使修饰层由n型转变为p型,提高其空穴注入能力,同单独的MoO_3相比有低的空穴注入能力及低的空穴迁移率,从而调节空穴注入性质使电荷更加平衡。C_(60)(1.2 nm):MoO_3(0.4 nm)作为空穴注入层的单层器件实现了35.88 cd/A的最大电流效率,相比于C_(60)(10.46 cd/A)或MoO_3(28.99 cd/A)单独作为空穴注入层的器件,器件效率分别提高了243%以及24%。2、将HOMO能级分别为5.96 eV、6.04 eV的吲哚并喹喔啉(6H-indolo(2,3-b)quinoxaline)衍生物IQ1、IQ2作为空穴注入层应用于结构为ITO/HILs/TPBi:Ir(ppy)_3/LiF/Al单层OLED中,研究其对器件性能的影响。深的HOMO能级可以与主体的HOMO实现很好的能级匹配获得高的器件效率。IQ1、IQ2作为空穴注入层的器件最大电流效率、功率效率分别为59.11 cd/A、54.26 cd/A和46.40 lm/W、44.84 lm/W。3、基于ITO/MoO_3/Hosts:Ir(ppy)_2(acac)/EILs/Al单层器件结构,研究了电子注入层Bphen:Cs_2CO_3与Cs_2CO_3与n型,p型材料作为发光层主体在单层OLED中的关系。CBP作为主体,相对于Bphen:Cs_2CO_3,Cs_2CO_3作为电子注入层可以获得较低的启亮电压以及较高的功率效率;不论Bphen:Cs_2CO_3还是Cs_2CO_3作为电子注入层,TPBi作为主体均获得了更佳的器件性能,实现了启亮电压2.5 V,最大电流效率、功率效率分别为45.99 cd/A、34.57 lm/W的单层OLED。
【学位单位】:南京邮电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TN383.1
【部分图文】:

分子结构图,铱配合物,蓝光,分子结构


南京邮电大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第一章 绪论1988年,ChihayaAdachi以及TetsuoTsutsui等人[3]报道了第一个双异质结构的三层OLED,器件结构包括空穴传输层(HoleTransportLayer,HTL)、发光层(EmittingLayer,EML)、电子传输层(ElectronTransportLayer,ETL)以及电极,这种三明治结构为目前常用的高效率、低工作电压 OLED 器件铺平了道路。剑桥大学卡文迪什实验室的 J. H. Burroughes 等人[1]于 1990 年报道了一种基于 poly(p-phenylene) (PPV)的绿光聚合物发光器件 (PolymerLight-emittingDevice,PLED),以 ITO 为阳极,Al 为阴极,其驱动电压约为 14V,量子效率约为 0.05%,开启了基于聚合物材料的平板显示新领域。加州大学的 Heeger[4]证实了 Burroughes 等人的结果,并证明共轭聚合物二极管的电致发光是一种更普遍的现象。

分子结构图,空穴传输,分子结构,能级


图 1.3)中制备绿光 PHOLED。结果为,基于 TAZ 的器件获得最高的 EQE(15.4%)。他们继而将客体材料换为 Ir(ppy)2(acac),制备出 EQE 高达 19.0%的绿光器件。作者将高的量子率归因于激子直接形成在客体材料上,并且有效地被束缚在发光层中。具有电子传输性质 BAlq 也被 Tsuji 等人[52]用作主体应用在红光 PHOLED 中,器件的 EQE 为 8.6%,并且 BAlq有出色的薄膜性质和热稳定性,器件非常稳定,寿命可超过 30000 h。Chopra 等人[53]采用带隙(4.3eV),高三线态能级(3.15eV)的电子传输型主体材料 UGH2,结合高三线态能(2.98 eV),高电子迁移率(约 10-5cm2V-1s-1)的电子传输层 3TPYMB 将激子束缚在发光中,调节电荷平衡,获得了 EQE 高达 23%的蓝光 PHOLED。TPBi 也是常见的电子传输型体材料之一,其较低的 LUMO 能级(2.8eV[54])以及 HOMO 能级(6.3eV[54])使其在 OLED常用作电子传输层以及空穴阻挡层,其三线态能级为 2.7 eV,常用作绿光 OLED 的主体材55-57]。而电子传输型材料 TmPyPb 具有较宽的带隙(4.0eV[58])以及较高的三线态能级(2.78[59]),适宜用作蓝光 OLED 的主体材料,如 Yonghua Chen 等人[59]利用 FIrpic 作为客体材,采用 TCTA 与 TmPyPb 共同主体制备了 EQE 高达 20.4%的蓝光 PHOLED。

分子结构图,电子传输,分子结构,阻挡层


图 1.3 电子传输型主体材料的分子结构继荧光、磷光材料之后,Chihaya Adachi 等人报道了新型发光材料-热活性型延迟荧光(ThermallyActivatedDelayedFluorescence,TADF)材料[65,66],该类型材料可以实现 100%的内量子效率,被认为是继传统荧光材料和重金属配合物磷光材料之后最具有发展潜力的第三代发光材料。为了获得高效率的器件,通常采用多层器件结构[67, 68],器件结构中包括载流子注入层,载流子传输层,发光层,以及电荷阻挡层。使用注入层的目的是为了降低注入势垒从而促进电荷注入。常用材料如 MoO3[69]作为空穴注入层以及 LiF[70]作为电子注入层,另外,同样报道了对 HTL 进行 p 掺杂或者对 ETL 进行 n 掺杂,用作注入层来降低载流子注入势垒[71, 72]。引入电荷阻挡层如空穴阻挡层(HoleBlockingLayer,HBL)和电子阻挡层(ElectronBlockingLayer,EBL)来限制发光层中的电荷载流子[73]。多层器件结构中的功能层可以将平衡的电子以及空穴注入/传输至发光层中,从而显著提高器件性能,但考虑到每个功能层的使用都增加了材料选择/匹配的困难程度,多层器件结构无疑会提高器件制备的成本,因此制备高效率简化结构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静;张方辉;;双空穴注入的绿色磷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J];发光学报;2012年10期

2 侯建华;蒋大勇;;利用双空穴注入层提高顶发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性能[J];科技信息;2012年33期

3 高利岩;赵谡玲;徐征;张福俊;孙钦军;张天慧;孔超;;空穴注入层对蓝色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性能的影响[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11年04期

4 丁磊;张方辉;马颖;;一种新型双空穴注入层微腔OLED[J];液晶与显示;2011年04期

5 丁磊;张方辉;张麦丽;马颖;;新型双空穴注入型高效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J];光电子.激光;2011年12期

6 委福祥;方亮;蒋雪茵;张志林;;不同空穴注入层对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影响[J];现代显示;2008年12期

7 Brian Woodworth;Mathew Mathai;Ritesh Tipnis;Eric Boughner;顾智企;;空穴注入层技术在聚合体OLED器件中的重要性[J];现代显示;2008年06期

8 林慧;杨刚;王军;蒋泉;陈文彬;蒋亚东;成建波;;利用新型的空穴注入层材料提高有机发光器件性能[J];半导体光电;2006年06期

9 张方辉;李欣;王秀峰;;空穴注入层对OLED性能的影响(英文)[J];陕西科技大学学报;2007年06期

10 徐建华;杨亚杰;蒋亚东;于军胜;;导电聚合物有序超薄膜的合成及其作为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空穴注入层[J];物理化学学报;2009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志军;硅基顶发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2 高利岩;改善蓝色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稳定性及发光效率的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2年

3 陈善勇;基于咔唑和噻唑的共轭有机半导体材料及其在电致发光器件中的应用[D];吉林大学;2014年

4 卢英杰;锂氮共掺杂p型氧化锌基薄膜制备及其光电器件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15年

5 李岩;高效非掺杂红色电致发光材料的理论研究与设计[D];吉林大学;2014年

6 高春红;高性能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制备和研究[D];苏州大学;2013年

7 李林波;功能型有机荧光小分子化合物的设计、合成及性能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8 刘俊;叠层式有机发光二极管的电荷产生层及界面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5年

9 汪青;界面修饰聚合物电致发光器件及其物理机制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3年

10 张稳稳;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制备及其稳定性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马玉婷;V_2O_5基空穴注入层构筑高效稳定的绿色量子点发光二极管[D];河南大学;2019年

2 刘果;高功函AZO透明电极在量子点发光二极管中的应用[D];河南大学;2019年

3 许毅;GaN基绿光LED中V坑空穴注入的数值模拟研究[D];南昌大学;2019年

4 薛楷;单层有机发光二极管的性能研究[D];南京邮电大学;2019年

5 邓伟伟;磷钨氧化物空穴注入层的溶液法制备及电致发光器件研究[D];天津大学;2018年

6 高思明;新型复合空穴注入材料/电子传输材料改善OLED发光性能的研究[D];天津理工大学;2019年

7 郑清红;基于可溶液加工空穴注入层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D];桂林电子科技大学;2018年

8 崔少丽;氧化石墨烯基复合空穴注入层的设计、制备及特性研究[D];重庆大学;2017年

9 杨君礼;氧化石墨烯对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空穴注入层的改性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5年

10 徐礼佳;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空穴注入/传输层的研究[D];南京邮电大学;2017年



本文编号:286557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zigongchenglunwen/286557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211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