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晶体材料机械刻划加工表面创成机理研究
【学位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TN305.1
【部分图文】:
2.1实验方法??本实验使用英国Micro?Materials公司的NanoTest?Vantage的纳米压痕/刻划仪,??如图2-1所示。该设备的基本平台系统由低载荷系统、高载荷系统、电子控制系统、??控制平台和装有NanoTest平台系统的电脑客户端组成。其中,低载荷系统的载荷施??加范围在0.05mN-500mN,高载荷系统的载荷施加范围在500mN-20N。??/f?t?,?\??/?高,系I?\??/?—看??-?控制平台'??,电子控制系统?\??图2-1纳米压痕/刻划仪设备??在本实验中,选择低载荷系统控制平台,其载荷分辨率在30nN以下。本实验??选择的是Berkovich压头,其与Vickers压头在等高时具有相同的表面积和投影面积,??且其能够消除Vickers压头尖端横刃的影响[45]。此外,Berkovich压头的尖端部分曲??率半径小
?30、50、80、100、120??为减少偶然误差对实验结果精确性的影响,每种实验条件重复9次,排列成3x3??阵列形式,实验示意图如图2-3所示。??R5??wrr?\?▼▼▼??/?▼▼▼?▼▼▼?\??/?▼▼▼?▼▼▼?\??、?▼▼▼???▼▼▼??\?▼▼▼?▼▼▼?J?一丄一??图2-3压痕实验中试样的压痕示意图??2.2.1载荷-位移曲线分析??在压痕实验研究中,压痕载荷一位移的曲线图(也称为曲线图)是研究的??主要依据,压痕载荷-位移曲线示意图如图2-4所示。??11??
?压深?h??图2-4压入载荷一深度曲线示意图??由图2-4可知,当载荷达到最大载荷?时,对应的最大压深为/im;?&对应的是??过坐标点(/im,Pm)引出的切线与横坐标压深的交点,/ip对应的是完全卸载时的塑??性压深。在压入过程中,压入总功转化成材料变形的弹性能和塑性能。压入总功%可??以通过计算曲线图中加载曲线下方的面积确定,表示为:??=?f^Fdh?(2-1)??在卸载过程中,仅有部分弹性能释放出来;由于塑性形变的存在,部分弹性能??无法完全释放,而是以残余弹性形变的形式存在于材料中[5()_51]。弹性恢复所释放的??弹性变形能%可通过计算p/z曲线图中卸载曲线下方的面积确定,表示为:??Wu^j^Fdh?(2-2)??如定义t?/7?为:??如=会?(2-3)??即仏7表示%与%之比,称其为压入功恢复率。压入功恢复率可作为表征材料发生??弹塑性变形过程中弹性恢复的一种指标。??在压痕实验研究中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张华丽;张飞虎;杨帆;闫永达;;基于AFM的纳米级表面加工中切屑形成的影响因素(英文)[J];纳米技术与精密工程;2008年02期
2 唐玉兰;胡适;王东旭;赵健伟;梁迎春;董申;;纳米工程中大规模分子动力学仿真算法的研究进展[J];机械工程学报;2008年02期
3 张华丽;张飞虎;;基于Nano Indenter的纳米刻划性能试验研究[J];机械与电子;2006年03期
4 林滨,吴辉,于思远,徐燕申;纳米磨削过程中加工表面形成与材料去除机理的分子动力学仿真[J];纳米技术与精密工程;2004年02期
5 唐玉兰,梁迎春,霍德鸿,程凯;基于分子动力学单晶硅纳米切削机理研究[J];微细加工技术;2003年02期
6 田珺,梁迎春;基于分子动力学的单晶硅压痕过程计算机仿真研究[J];江苏机械制造与自动化;2001年04期
7 罗熙淳,梁迎春,董申,李广慧;分子动力学在单点金刚石超精密车削机理研究中的应用[J];工具技术;2000年04期
8 白春礼;扫描隧道显微术最新进展与原子搬迁[J];物理;1995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顾伟彬;基于微纳米划擦特性的光学玻璃磨削机理与工艺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2 张俊杰;基于分子动力学的晶体铜纳米机械加工表层形成机理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3 胡振江;基于AFM探针刻划可控三维微结构加工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吴国运;基于原子力显微镜机械刻蚀构筑纳米结构和纳米图案[D];河南大学;2011年
2 杨帆;基于AFM的纳米机械刻划切屑形成过程试验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87320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zigongchenglunwen/28732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