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电子信息论文 >

张应变Ge垂直结构LED研究

发布时间:2020-11-10 07:53
   一直以来,制约Si基光电集成的一个关键难题就是如何实现高效的光源器件。Ge材料具有与Si材料工艺相兼容,能带结构可调整等优点,有望利用其在Si衬底上制备LED作为光电集成的光源器件。为了本文从分析张应变Ge材料特性入手,利用半导体器件仿真软件Silvaco TCAD搭建了张应变Ge LED器件模型并对结果进行分析,并在实验上制备出了Si-Ge-Si双异质结结构的LED,达到了研究目的。论文的工作主要分为张应变Ge材料特性研究,LED器件结构的仿真分析以及LED器件的工艺制备三个方面。本文首先对Ge材料的能带结构、载流子的分布以及折射率等与发光相关的材料特性进行研究。利用Van de Walle势形变理论计算得到表明,Ge材料的能带结构在1.75%的张应变作用下可以由间接带隙转变为直接带隙。根据电子在Ge材料中的分布统计规律,计算电子浓度与掺杂浓度、温度及应力的依赖关系。计算结果表明,通过引入张应变,可以提高Ge材料的发光性能。此外,本工作还建立了应力大小与折射率之间的模型,通过椭圆偏振仪的测试获得的实验结果与模型测试结果基本一致。进一步,根据LED器件的工作原理,利用半导体仿真软件TCAD对张应变Ge LED器件模型进行了仿真分析。首先,对比分析了Si-Ge-Si双异质结结构和体Ge两种结构的LED器件的性能。仿真结果表明,由于异质结的超注入效应,i-Ge-Si双异质结结构的器件较体Ge结构的器件,性能有较大的提升。因此采用双异质结结构制备LED器件较为合适。随后,本文研究了掺杂浓度、有源区长度、工作温度以及有源区应力等因素对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提高掺杂浓度,有源区长度,工作温度以及应力可以获得较高的发光强度。同时,设计张应变Ge LED时需要综合考虑性能、成本以及可行性来确定合适的器件参数。参考LED器件的仿真结果,利用RPCVD生长设备优化应变Ge材料的生长过程,完成Si-Ge-Si双异质结结构LED器件的工艺制备。所制备出的张应变Ge材料样品的结晶质量较好,材料张应变为0.24%,表面粗糙度小于1nm。对器件进行EL测试,成功观测到1640nm的红外发光峰,同时观测到电致发光强度随注入电流的增大而增强,实验结果与仿真结果一致。
【学位单位】: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TN312.8
【部分图文】:

示意图,LED器件,俯视图,生长设备


分达到 1.2%,有效的调节了 Ge 材料的能带结构,增强了发光性能。EL 测试结明,随着注入电流的增大,发光波长同样出现了些许红移现象[24]。图1.2 SiGe-GeSn-Si 双异质结结构的 p-i-n LED 的示意图[24]同年,Kevin Gallacher 等人通过 LEPECVD 生长设备在 Si 衬底上制备了 SiG子阱结构的 LED 器件,如图 1.3 所示。该量子阱由 10 层 10nm 的 n 型 Ge 和 5nmSiGe 层交替生长形成。EL 测试表明,该器件的发光波长为 1.55um[25]。

示意图,Ge材料,结构示意图,生长设备


第一章 绪论3图1.1 基于 Ge 材料制作的 n+/p LED 结构示意图[23]2011 年,德国斯图加特大学的 M. Oehme 在 Si 衬底上制作了 SiGe-GeSn-Si 双异质结结构的 p-i-nLED,如图 1.2 所示。通过 MBE 生长设备生长的 GeSn 合金中 Sn 组分达到 1.2%,有效的调节了 Ge 材料的能带结构,增强了发光性能。EL 测试结构表明,随着注入电流的增大,发光波长同样出现了些许红移现象[24]。图1.2 SiGe-GeSn-Si 双异质结结构的 p-i-n LED 的示意图[24]同年,Kevin Gallacher 等人通过 LEPECVD 生长设备在 Si 衬底上制备了 SiGe 量子阱结构的 LED 器件,如图 1.3 所示。该量子阱由 10 层 10nm 的 n 型 Ge 和 5nm 的SiGe 层交替生长形成。EL 测试表明

示意图,双异质结,示意图,生长设备


第一章 绪论图1.1 基于 Ge 材料制作的 n+/p LED 结构示意图加特大学的 M. Oehme 在 Si 衬底上制D,如图 1.2 所示。通过 MBE 生长设备生的调节了 Ge 材料的能带结构,增强了发增大,发光波长同样出现了些许红移现象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Asher Madjar;张俊杰;;用一种效率高而精确的模型预测双栅GaAsMESFET的大信号微波性能[J];半导体情报;1987年05期

2 邓蓓,包宗明;平面高反压器件的两维数值模拟[J];固体电子学研究与进展;1989年02期

3 居悌;电路的计算机辅助设计——十、器件模型的建立[J];微电子学与计算机;1986年12期

4 汪流;刘军;陶洪琪;孔月婵;;基于ASM-HEMT的AlGaN/GaN FinFET 器件建模[J];固体电子学研究与进展;2019年04期

5 孙全意,丁立波,张合;三种电路仿真软件比较及器件模型加入方法[J];半导体技术;2001年06期

6 苏元博;;忆阻器数学器件模型的分析[J];中国新通信;2019年03期

7 杜忠 ,鲍百容;电路CAD(计算机辅助设计)中元器件模型的选取及应用[J];航天控制;1987年03期

8 卢东旭;杨克武;吴洪江;高学邦;;GaN功率器件模型及其在电路设计中的应用[J];半导体技术;2007年04期

9 肖婵娟;张豪;梁文才;吴冬华;;基于碳化硅MOSFET的器件建模与仿真[J];电力电子技术;2018年10期

10 刘诺,谢孟贤;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器件模型[J];微电子学;1996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力江;大功率氮化镓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可靠性研究[D];东南大学;2018年

2 武利翻;InAs/AlSb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及MIS-HEMT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7年

3 肖恢芙;用于片上光互连的可重构模式处理器件的研究[D];兰州大学;2019年

4 李小茜;原子层厚度二硫化钼纳米器件及其性能调控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8年

5 吴强;HBT模型参数提取方法及InP基单片集成器件的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08年

6 刘博;基于无序体系电荷输运理论的聚合物半导体全器件模型构建与应用[D];吉林大学;2016年

7 朱臻;多晶硅薄膜晶体管器件模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杨文超;有机太阳能电池中金属/有机界面物理过程的唯象研究[D];复旦大学;2012年

9 刘一鸣;铜铟镓硒薄膜太阳电池的器件仿真[D];南开大学;2012年

10 吕伟锋;工艺波动对纳米尺度MOS集成电路性能影响模型与相关方法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子越;SiC DSRD器件优化设计与关键工艺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9年

2 刘斐;超结及高K介质器件的研究与设计[D];西南交通大学;2018年

3 谭平平;基于宽禁带半导体GaN器件的全固态射频电源研究[D];南华大学;2019年

4 李乐乐;SiC器件建模及驱动关键技术研究[D];湘潭大学;2019年

5 丁四宝;SiC功率器件并联特性及串联驱动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9年

6 胡荟兰;AlGaN/GaN MIS-HEMT器件的沟道载流子输运特性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9年

7 王泽华;张应变Ge垂直结构LED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9年

8 关思远;单分子电导理论计算的影响因素分析[D];厦门大学;2018年

9 陈瑞博;基于GGNMOS和SCR静电防护器件的优化设计[D];郑州大学;2019年

10 王文斌;InP基HEMT器件非线性模型研究[D];郑州大学;2019年



本文编号:287768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zigongchenglunwen/287768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cd0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