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忆阻器的竞争神经网络研究
【学位单位】:电子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TN60;TP183
【部分图文】:
不应期模块中包含延时电容 Cd、漏电阻 Rd以及比较器构成。由于电容 Cd充放电时间的存在,传输门从导通到关断的时间将会延长,这个延长的时间便是神经元的不应期。3.1.1 膜电位积分泄漏该模型用神经元膜电位的动力学描述[18-19]。如公式(3-2)所示( )C ( ) ( ) ( )mem leak s injdv tI t I t I tdt= + +(3-2)其中 Cmem是膜电容,Ileak(t)是膜泄漏电流,Is(t)是突触输入神经元的电流,Iinj(t)是神经元内部电极注入电流。而泄漏电流 Ileak(t)如公式(3-3)所示0( ) [ ( ) ]memleakmCI t v t v = +(3-3)其中 v0是静息电位,m是膜时间常数,其中m =CmemRL,Cmem为膜电容,RL为漏电阻。
电子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地导通,神经元复位。神经元膜电位的变化如图 3-2 所示,神经元膜电位将会呈现出周期性的泄漏积分状态。则比较器输出信号 Vspike便是神经元输出的脉冲信号。如图 3-3 所示,神经元会输出周期性的脉冲尖峰。
延时电容的电压从零到 Vth的充电时间,就是指膜电位从复位到重新开始积分的时间,也就是本文所指的延时时间。通过改变阈值电压 Vth的大小或者调节 Cd的大小可以调节神经元不应期时间的长短。延时电容充电的时间和电压的关系如公式(3-5)所示1( )( )dddv tv v tCdt R =(3-5)如图 3-4 所示,当 v(t)充电到 Vth的时间即为神经元处在不应期的时间,神经元在处于不应期时,不会对注入电流进行响应并停止发放脉冲。3.1.3 神经元脉冲发放速率本文设计的神经元注入电流是 μA 级别。由仿真可知,神经元脉冲发放速率与注入电流大小呈线性关系。注入电流与脉冲发放速率的关系如图 3-5 所示,当电流到达 80μA 的时候,神经元电路开始发放脉冲,之后随着注入电流的继续增大,脉冲发放速率近似地呈现线性增加。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蒋进;;基于神经网络的风功率组合预测[J];工程技术研究;2017年10期
2 刘桂霞;王沫沅;苏令涛;吴春国;孙立岩;王荣全;;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蛋白质相互作用预测框架[J];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年期
3 胡悦;;金融市场中的神经网络拐点预测法[J];金融经济;2017年18期
4 迟惠生;陈珂;;1995年世界神经网络大会述评[J];国际学术动态;1996年01期
5 王丽华;杨秀萍;王皓;高峥翔;;智能双轮平衡车的设计研究[J];数字技术与应用;2018年04期
6 苏秀婷;;耦合神经网络的同步[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2016年03期
7 朱溦;;神经网络结合平均影响值方法筛选变量[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7年01期
8 ;硅光子神经网络亮相[J];石油工业计算机应用;2016年04期
9 任刚红;杜坤;周明;刘年东;张晋;;基于级联神经网络的年降雨量预测[J];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2016年S2期
10 金鑫;李龙威;季佳男;李祉歧;胡宇;赵永彬;;基于大数据和优化神经网络短期电力负荷预测[J];通信学报;2016年S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森森;地理时空神经网络加权回归理论与方法研究[D];浙江大学;2018年
2 张振敏;基于脉冲神经网络的纹理图像识别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6年
3 姜晓恒;基于深度卷积神经网络多尺度共享与子块级联的物体识别[D];天津大学;2017年
4 陈浩广;基于扩展神经网络的非线性不确定系统自适应控制设计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17年
5 高洁;几类复杂网络的同步控制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8年
6 谈宏莹;基于太赫兹时域谱物质检测技术及实验研究[D];燕山大学;2016年
7 王玲;基于反应扩散方程的神经网络与种群模型的动力学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6年
8 李辉;基于粒计算的神经网络及集成方法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5年
9 江沸菠;基于神经网络的混合非线性电阻率反演成像[D];中南大学;2014年
10 李洋;小波过程神经网络相关理论及其应用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唐芳草;基于神经网络的技术合同风险分析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7年
2 侯蕾;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水果检测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7年
3 汪东升;基于小波和神经网络的柴油机失火故障诊断方法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1年
4 姜珊;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水稻生长阶段优劣长势判别的研究[D];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2018年
5 林晟;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教学资源整合方法的研究与实现[D];上海师范大学;2018年
6 宋夏;基于改进PCA与BP神经网络的人脸识别算法[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8年
7 孙璇;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文本分类方法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8年
8 朱永佳;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交通标志检测与识别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8年
9 卢毅;基于轻量级卷积神经网络的人脸检测和识别算法研发[D];浙江大学;2018年
10 蒋维;基于改进PSO-BP神经网络的个人信用评价模型及算法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8年
本文编号:288838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zigongchenglunwen/28883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