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化硅MOSFET静动态特征参数温控特性的研究
【学位单位】: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TN386
【部分图文】:
华北电力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这为系统的体积容量、效率甚至工作温度都带来了很多有利之处。目前,在所??有宽禁带半导体材料中,碳化硅和氮化镓是最有前景的141。图1-1比较了硅、??碳化硅、氮化镓的几种材料属性m。碳化硅和氮化镓(?3eV)的禁带宽度几乎??是硅(?leV)的三倍之多。碳化硅和氮化镓的击穿电场强度幅值上比硅材料高??一个数量级。高阻断电场强度可以使得宽禁带功率器件的设计更薄,电压阻断??层的掺杂更高。对于单极性功率器件,这可以产生一个更低的通态压降导通损??耗。对于双极型功率器件,这可以使得开关时间更短,开关损耗更低。碳化硅??的高热导和大禁带宽度使得碳化硅器件的工作温度很容易达到20(TC以上,所??有这些特性都使得宽禁带半导体器件很有可能取代硅器件。??禁带宽度??(eV)??4外\??热导率击穿电场??(W/cm-k)\\?v;?/?/?(l〇A6V/cm)??\\???---\/?/?/?-A-GaN??\?\/^?j??饱和漂移二?——电子迁移¥??(10A7cm/s)?(10A3cm2/V*s)??图i-i材料属性??在过去几年中,碳化硅和氮化镓材料品质的明显改善,使得碳化硅和氮化??镓功率器件己经实现了产业化,特别是碳化硅肖特基二极管,碳化硅MOSFET??和碳化硅JFET己经投入市场。自从2001年英飞凌推出首款商用碳化硅肖特基??二极管以来,碳化硅技术的发展和市场增长势头强劲。其中图1-2总结了一些??碳化硅关键的发展里程碑[61。到目前为止
华北电力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2(b)所示。由式(2-4)和式(2-5)可以看出本征载流子浓度与温度的倒数??呈正比,因此图2-l(a)的横轴采用温度的倒数,但是为了使本征载流子浓度与??温度更容易联系起来,所以增加图2-2(b)。??f同_??:?X:?::::、:??:^?;?i?:?:?:?:?:?:?:?!?:?i??jq-i|?r?.?1?.?>?.?>?.?■?.?i?.?i?.?I?.?I?|Q-ii?f?.?i?.?>?.?i?.?t?.N?i?.??300?350?400?450?500?550?600?650?700?1.0?1.5?2.0?2.5?3.0?3.5?4.0??温度/K?100/温度/(1/K)??(a)本征载流子浓度与温度的关系?(b)本征载流子浓度与温度倒数的关系??图2-1本征载流子浓度??2.1.1.2杂质罔化率??在碳化硅材料中,每个碳原子或者硅原子最外层都有四个电子,当最外层??都有五个电子氮原子或磷原子替换了原来的碳原子或者硅原子时,其中四对电??子形成稳定的电子对并多余出-个电子形成N型半导体,当最外层都有个电子??铝原子或硼原子替换了原来的碳原子或者硅原子时,其中四对电子形成稳定的??电子对并多余出一个空穴形成P型半导体。??1.0,?;?-TT:?????一......——I0,5cm..'?1.0.?y???.?????/?/?—?—?IOK>cm'??f?f?z.?-?.??〇?8?.?
华北电力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2(b)所示。由式(2-4)和式(2-5)可以看出本征载流子浓度与温度的倒数??呈正比,因此图2-l(a)的横轴采用温度的倒数,但是为了使本征载流子浓度与??温度更容易联系起来,所以增加图2-2(b)。??f同_??:?X:?::::、:??:^?;?i?:?:?:?:?:?:?:?!?:?i??jq-i|?r?.?1?.?>?.?>?.?■?.?i?.?i?.?I?.?I?|Q-ii?f?.?i?.?>?.?i?.?t?.N?i?.??300?350?400?450?500?550?600?650?700?1.0?1.5?2.0?2.5?3.0?3.5?4.0??温度/K?100/温度/(1/K)??(a)本征载流子浓度与温度的关系?(b)本征载流子浓度与温度倒数的关系??图2-1本征载流子浓度??2.1.1.2杂质罔化率??在碳化硅材料中,每个碳原子或者硅原子最外层都有四个电子,当最外层??都有五个电子氮原子或磷原子替换了原来的碳原子或者硅原子时,其中四对电??子形成稳定的电子对并多余出-个电子形成N型半导体,当最外层都有个电子??铝原子或硼原子替换了原来的碳原子或者硅原子时,其中四对电子形成稳定的??电子对并多余出一个空穴形成P型半导体。??1.0,?;?-TT:?????一......——I0,5cm..'?1.0.?y???.?????/?/?—?—?IOK>cm'??f?f?z.?-?.??〇?8?.?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高德平;付丙磊;贾净;颜秀文;刘玄博;周哲;;碳化硅材料及器件的制造装备发展现状[J];电子工艺技术;2017年04期
2 赵敏;贺文智;朱昊辰;黄菊文;李光明;;碳化硅在能源领域的应用及展望[J];上海节能;2017年10期
3 廖明;;碳化硅材料在有色行业的应用展望[J];中国有色冶金;2015年05期
4 科信;;在高压碳化硅材料中实现载流子寿命增长[J];半导体信息;2015年05期
5 田守信;;不烧改性树脂结合碳化硅材料的性能研究[J];耐火材料;2014年03期
6 李世斌,吕振林,高积强,金志浩;碳化硅材料在冰晶石熔液中的侵蚀行为[J];中国有色金属学报;2003年06期
7 刘肃,唐莹,李思渊;碳化硅材料在微电子机械系统中的应用[J];微纳电子技术;2002年08期
8 高积强,金志浩;碳化硅材料及其应用研究进展[J];粉末冶金材料科学与工程;1998年03期
9 泽村建太郎;霍肖旭;;碳化硅烧结体的制造方法[J];国外固体火箭技术;1987年03期
10 谭泽全,唐钢;碳化硅材料用于炼钢[J];电炉;1989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唐军;碳/碳化硅材料纵扭复合超声铣削系统及加工稳定性的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马翰明;高温高压下纳米碳化硅的分解[D];吉林大学;2019年
2 徐鹏;碳化硅MOSFET静动态特征参数温控特性的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9年
3 王盼瑞;串联碳化硅MOSFET建模及驱动技术研究[D];山东大学;2019年
4 李洋;面向等离子体材料的溅射率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8年
5 张茂东;碳化硅材料介电特性及其对橡胶复合体温度场影响的研究[D];青岛科技大学;2018年
6 高春辉;镁铝尖晶石/碳化硅材料反应性能研究[D];河北联合大学;2012年
7 倪康祥;干熄焦炉用莫来石—碳化硅材料强韧化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2016年
8 庞巧莲;碳化硅材料的合成与表征[D];山东大学;2010年
9 杨晓菲;注入钒形成碳化硅半绝缘层的理论和技术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5年
10 何友琴;SiC中V含量的二次离子质谱分析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89330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zigongchenglunwen/28933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