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凑型微喷冷板传热特性研究
【学位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TN60
【部分图文】:
图1.3典型喷雾冷却曲线??Grissom等人132】通过对喷雾冷却换热机理的研究,认为喷雾冷却换热过程三种模式,即干壁模式、液膜覆盖模式以及莱氏模式。Vo丨kov等人阳]搭建了冷却实验系统,对喷雾冷却的换热机理进行了实验研究。喷雾冷却的换热机温度较低的单相阶段和温度较高的两相阶段有较大不同,占换热主导地位的模式也不同[34]。??通过以上对高热流密度散热技术的介绍,上述几种冷却方式各自有自身的点,适合的冷却条件和场合也有很大差别。随着电子元器件的功率密度不断5??
Silk等人[71_76]对喷雾冷却中发热表面的几何增强做了系统的研究,在一系列??对比实验中分别使用了直肋、立方针肋、塔肋、凹孔、径向肋、多孔隧道以及之??间组合的多种表面几何设计(如图1.6所示)。在所有的实验中,系统压力、喷雾??高度等条件均相同,通过改变表面的几何结构或者不同肋片参数进行对比研究。??对于直肋强化表面,研究了肋片厚度和喷雾与肋片夹角对换热的影响,结果发现??薄肋片比厚肋片散热效果好,而且存在适宜的喷雾和垂直轴线与肋片的夹角。在??对立方针肋的肋宽、肋高以及肋间距的研究中发现,立方针肋的肋宽与肋间距对??换热有较大影响,而肋高影响较小;对于多孔隧道增强表面,使用孔径分别为??0.25mm、0.5mm、1.0mm,实验发现在孔径〇.5mm和1.0mm时换热效果较平面??显著提升,多孔隧道和薄直肋换热效果最好。Yang等人[77】和Ulson等人[78]等人??也分别对塔肋、凹孔、泡沫金属等不同表面几何展开了实验研究。??直肋薄直肋立方针肋塔肋??圍—_??凹孔径向肋多孔隧道直鳍??图1.6几种几何表面结构图??就目前研宄成果看
研制了两种不同间距的肋片,其编号分别为样品1和样品2,样品1的每个肋片??的间隔为0.9mm;样品2的每个肋片的间隔为0.7mm。??图2.1直肋型强化结构示意图??如图2.2所示,为针肋型强化结构示意图,针肋的结构大小为1mm的等边??平行四边形,冷板结构类似于强化结构为直肋型的冷板,冷板进出口在两端,冷??却工质与针肋接触进行换热。同样,为了研宄针肋间距对冷板换热性能的影响,??也研制了两种强化结构为针肋的冷板,其横向和纵向的针肋间隔不一样。将针肋??强化结构的冷板编号分别为样品3和样品4,样品3的纵向每相邻两个肋片的间??隔为1mm,横向每相邻两个肋片的间隔为1.4mm;样品4的纵向每相邻两个肋??片的间隔为〇.7mm,横向每相邻两个肋片的间隔为1.4mm。??暴??图2.2针肋型强化结构示意图??四种冷板的外形结构尺寸一样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年内冷板市场仍将保持高位震荡[J];现代焊接;2007年12期
2 谢如鹤;唐海洋;陶文博;刘广海;刘康佳;吴俊章;;基于空载温度场模拟与试验的冷藏车冷板布置方式优选[J];农业工程学报;2017年24期
3 刘新博;;典型微通道液冷冷板散热性能试验研究[J];舰船电子工程;2017年07期
4 晁凉杰;薛建顺;于惠;;喷射距离对喷射冷板散热性能影响的实验研究[J];计算机工程与科学;2014年12期
5 梁兆松;;康寿藏在“五耐”中[J];长寿;2017年09期
6 黄冬萍;;120km/h快速机械冷板冷藏车适合高原铁路的可行性探讨[J];铁道车辆;2010年11期
7 郝洁;谷波;;冷板冷藏车故障分析及维修保养[J];制冷技术;2009年02期
8 武小娟;王忠堂;梅瑞斌;詹耀立;;冷板的布置方式对冷板车车内温度场的影响[J];制冷与空调(四川);2008年05期
9 尹锦艳;曹蓉秀;赵蕾;;蛇形冷板运行条件对其性能的影响分析[J];建筑节能;2008年06期
10 詹耀立;董奇志;王淞;;冷板侧置时铁路冷板冷藏车车内温度场模拟[J];低温工程;2008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江李加;紧凑型微喷冷板传热特性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文韬;新能源汽车PCU液冷冷板的结构及性能分析[D];北方工业大学;2019年
2 罗德章;256通道超声相控阵仪器水冷冷板散热设计与数值模拟[D];华南理工大学;2018年
3 郭永刚;冷板冷藏车内温度场及其对蔬菜品质影响的研究[D];天津商业大学;2014年
4 李东方;面向IGBT冷板结构的模块化设计与换热性能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8年
5 陈加进;相控阵微小通道冷板工艺及散热实验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8年
6 陶文博;冷板冷藏车的传热模拟及冷板布置方式优化[D];广州大学;2016年
7 周丽;冷板冷藏车内番茄温度场的数值计算及分析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8 胡争光;U型流道冷板流量分布及散热特性的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9 云永琥;电子机箱气冷冷板的传热特性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10 徐达人;电子设备冷板等效及三场仿真优化技术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89431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zigongchenglunwen/28943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