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原子在AlGaAs薄膜表面扩散行为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1-02-14 08:19
III-V族纳米半导体材料因其独特的性质,可用于制作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激光器、红外探测器等器件,广泛应用于科学科研、医疗以及环境保护等领域。而对于III-V族纳米半导体材料的生长,掌握在不同条件下III-V族原子的运动规律,是获得不同特性材料生长方法的关键。本文利用分子束外延设备采用液滴外延法,以反射式高能电子衍射仪对实验过程进行实时监测,并利用扫描隧道显微镜、原子力显微镜对实验结果进行表征分析,探究了Ga原子在Al0.4Ga0.6As/GaAs薄膜表面的扩散行为。实验探究采用控制变量法,通过改变退火时间、砷压大小、衬底温度以及沉积量四个参数,分析总结了不同条件对Ga原子在Al0.4Ga0.6As/GaAs表面的扩散行为的影响。主要内容如下:(1)在一定温度沉积等量的Ga液滴,零砷压下Ga液滴经历不同的退火时间,随着退火时间的延长,液滴的密度降低,表面逐渐出现纳米孔洞,并随着退火时间的延长占比越来越大;分析表明液滴中Ga原子与表面As原子结合导致液滴垮塌导致纳米孔洞的形成;退火时间存在临界点,未达...
【文章来源】:贵州大学贵州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6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图3.1分子束外延结构图
图 3.2 生长系统缩略图生长系统在真空腔内,包括各源炉和带有衬底加热器的可旋转的衬底架,如 3.2 所示,本实验所用材料源为 In、Ga、Al、Si、As 源。源炉主要由热解氮硼的坩埚,缠绕钨加热丝并由热电偶测温系统和热屏蔽系统组成。当样品置于底架上,可由衬底加热器对样品进行加热,以达到所需的生长温度。进行外延长时,通过对源炉进行加热,加热到一定温度使得源炉中固体源材料成为分子流喷射到样品上,束流中部分分子(或原子)与衬底的表面彼此作用,形成外材料。分子束流的速率可通过源炉的温度来控制,从而控制外延材料的厚度与分。源炉温度信号和衬底加热温度信号等输入微机进行处理,自动显示并调节门和温度,通过一定的生长工艺得到理想的外延材料。.1.2 监控系统分子束外延实时监测系统通常有四极质谱仪,俄歇谱仪和高、低能电子衍射
图 3.4 GaAs 生长 RHEED 振荡图1.3 真空系统真空系统主要用于维持系统所需的超高真空,本实验中真空系统主要为快速室和生长室工作,如图 3.5 所示为 MBE 真空系统中各工作泵缩略图。快速室与生长室由阀门隔离,整个系统只有快速进样室可与大气接触,为使得样长在超高真空背景下进行,因此样品需先放入快速进样室,通过真空泵工作速进样时真空度与生长室真空度达到同一个数量级,才能打开隔离阀门。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InAs沉积量对InAs/GaAs量子点表面形貌的影响[J]. 赵振,周海月,郭祥,罗子江,王继红,王一,魏文喆,丁召. 功能材料. 2015(23)
[2]恒力场下粒子一维运动问题的求解[J]. 王一,黄梦雅,魏文喆,丁召. 大学物理. 2014(01)
[3]InAs(001)表面脱氧动力学分析[J]. 魏文喆,郭祥,刘珂,王一,罗子江,周清,王继红,丁召. 物理学报. 2013(22)
本文编号:3033401
【文章来源】:贵州大学贵州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6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图3.1分子束外延结构图
图 3.2 生长系统缩略图生长系统在真空腔内,包括各源炉和带有衬底加热器的可旋转的衬底架,如 3.2 所示,本实验所用材料源为 In、Ga、Al、Si、As 源。源炉主要由热解氮硼的坩埚,缠绕钨加热丝并由热电偶测温系统和热屏蔽系统组成。当样品置于底架上,可由衬底加热器对样品进行加热,以达到所需的生长温度。进行外延长时,通过对源炉进行加热,加热到一定温度使得源炉中固体源材料成为分子流喷射到样品上,束流中部分分子(或原子)与衬底的表面彼此作用,形成外材料。分子束流的速率可通过源炉的温度来控制,从而控制外延材料的厚度与分。源炉温度信号和衬底加热温度信号等输入微机进行处理,自动显示并调节门和温度,通过一定的生长工艺得到理想的外延材料。.1.2 监控系统分子束外延实时监测系统通常有四极质谱仪,俄歇谱仪和高、低能电子衍射
图 3.4 GaAs 生长 RHEED 振荡图1.3 真空系统真空系统主要用于维持系统所需的超高真空,本实验中真空系统主要为快速室和生长室工作,如图 3.5 所示为 MBE 真空系统中各工作泵缩略图。快速室与生长室由阀门隔离,整个系统只有快速进样室可与大气接触,为使得样长在超高真空背景下进行,因此样品需先放入快速进样室,通过真空泵工作速进样时真空度与生长室真空度达到同一个数量级,才能打开隔离阀门。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InAs沉积量对InAs/GaAs量子点表面形貌的影响[J]. 赵振,周海月,郭祥,罗子江,王继红,王一,魏文喆,丁召. 功能材料. 2015(23)
[2]恒力场下粒子一维运动问题的求解[J]. 王一,黄梦雅,魏文喆,丁召. 大学物理. 2014(01)
[3]InAs(001)表面脱氧动力学分析[J]. 魏文喆,郭祥,刘珂,王一,罗子江,周清,王继红,丁召. 物理学报. 2013(22)
本文编号:303340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zigongchenglunwen/30334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