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液加工型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制备
发布时间:2021-03-26 20:52
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在全彩显示和固态照明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一直以来都受到研究人员的重点关注。基于溶液加工工艺的OLED可以实现低成本制备,但目前其在发光效率和工作稳定性方面与通过真空蒸镀法制备的器件仍有差距。本论文主要通过改变器件功能层组成、制备新型器件功能层、选取高性能发光材料等方法,来获得高性能的溶液加工型有机电致发光器件。1.设计并制备了具有核壳结构的贵金属复合纳米粒子,并将其有效地掺杂到聚合物发光二极管(PLED)器件的发光层,实现了器件发光效率的提升。此种方法为金属增强荧光效应在PLED器件发光层中的实现提供了充分的证据,同时也为提高溶液加工型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发光效率提供了新思路。2.在溶液加工型电子传输材料中引入了一种功能型复合纳米粒子,作为PLED器件的电子传输层。当PLED使用该掺杂型电子传输层时,器件实现了增大的发光亮度,提升的电流效率,以及降低的启亮电压。3.设计并制备了一种双层空穴注入层,其由通过溶液加工法制备的一层三氧化钼薄膜和一层阴离子聚电解质构成,同时确保了器件的空穴注入与空穴传输能力。基于该双层空穴注入层的器件实现了与基于PEDOT:PSS的...
【文章来源】:北京科技大学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33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图2-1几种OLED显示器件的应用产品
因为在塑料基底上制备而展示出非常高的柔軔度,该OLED台灯支持色温的??调节以满足不同环境和时间的用途需求,且其发光寿命达到了?3万到4万小??时之间。图2-2展示了国际上一些企业研制的OLED照明光源应用产品。??…???Osram?Konica?Minolta??LG?GE??图2-2国际上_些企业研制的OLED照明光源应用产品。??--5-??
天马微电子和TCL等,都己在有源驱动OLED?(AMOLED)显示技术或者??OLED固态照明技术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果,各方面指标均已达到国际先进技??术水平。图2-3展示了国内显示面板龙头企业之一京东方的几款AMOLED??相关产品。??图2-3国内显示面板龙头企业之一京东方的几款AMOLED相关产品??在显示和照明领域,OLED都拥有着许多其它技术无法比拟的优势。目??'前,随着科技成果向市场#化速度加快在许多其他新兴的具有广阔前景的??应用技术方面,如虚拟现实技术、增强现实技术、可穿戴智能电子设备等领??域,OLED技术都逐渐开始占据了重要地位。然而,目前OLED主要也面临??着因为原材料利用率低和制备工艺复杂导致的生产成本较高,以及器件工作????寿命与可靠性偏低等缺点,这些问题尤其体现在了大尺寸产品上。在未来,??可以期待随着OLED技术在材料和器件方面的不断突破与完善,其生产成本??.会进一步降低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CHINESE JOURNAL OF CHEMISTRY[J].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stry. 2002(09)
本文编号:3102231
【文章来源】:北京科技大学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33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图2-1几种OLED显示器件的应用产品
因为在塑料基底上制备而展示出非常高的柔軔度,该OLED台灯支持色温的??调节以满足不同环境和时间的用途需求,且其发光寿命达到了?3万到4万小??时之间。图2-2展示了国际上一些企业研制的OLED照明光源应用产品。??…???Osram?Konica?Minolta??LG?GE??图2-2国际上_些企业研制的OLED照明光源应用产品。??--5-??
天马微电子和TCL等,都己在有源驱动OLED?(AMOLED)显示技术或者??OLED固态照明技术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果,各方面指标均已达到国际先进技??术水平。图2-3展示了国内显示面板龙头企业之一京东方的几款AMOLED??相关产品。??图2-3国内显示面板龙头企业之一京东方的几款AMOLED相关产品??在显示和照明领域,OLED都拥有着许多其它技术无法比拟的优势。目??'前,随着科技成果向市场#化速度加快在许多其他新兴的具有广阔前景的??应用技术方面,如虚拟现实技术、增强现实技术、可穿戴智能电子设备等领??域,OLED技术都逐渐开始占据了重要地位。然而,目前OLED主要也面临??着因为原材料利用率低和制备工艺复杂导致的生产成本较高,以及器件工作????寿命与可靠性偏低等缺点,这些问题尤其体现在了大尺寸产品上。在未来,??可以期待随着OLED技术在材料和器件方面的不断突破与完善,其生产成本??.会进一步降低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CHINESE JOURNAL OF CHEMISTRY[J].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stry. 2002(09)
本文编号:310223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zigongchenglunwen/31022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