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电子信息论文 >

基于Si纳米线阵列/Cu肖特基结近红外光电探测器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1-06-30 22:25
  Si基近红外光电探测器由于具有和CMOS技术良好的兼容性,一直以来受到广泛的关注和研究。各类Si基光电探测器(如肖特基结型、P-N结型、P-I-N结型等)中,肖特基结型器件由于结构简单、响应速度快、寄生电容小,是制备光电探测器的优异选择。与薄膜和块状光电探测器件相比半导体纳米结构器件响应度高、功耗低、响应速度快;因为其反射率低、比表面积大使其光收集效率高,同载流子输运时间短。所以一维Si纳米结构特别是具有陷光效应的Si纳米线阵列结构在高性能红外光电探测器领域有巨大应用前景。此外,Cu对于半导体而言是一种重要的金属,其电阻率低,电子迁移率高。有了上面的启示我们研究基于Cu/Si纳米线阵列肖特基结近红外光电探测器并且取得的成果如下:1.通过Ag离子辅助反应刻蚀法,在n型轻掺Si基底上,实现了 Si纳米线阵列的可控生长。SEM表征显示纳米线阵列为垂直的有序阵列形貌,长度均一,约为4 μm,平均直径约为150 nm (直径的分布为100-300 nm)。2.以Cu(NO32为铜源,在水、乙二醇、水合肼的混合体系中,100℃水热反应30min,在Si... 

【文章来源】:合肥工业大学安徽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基于Si纳米线阵列/Cu肖特基结近红外光电探测器的研究


图1.1电磁波图谱??Figl.l?Electromagnetic?spectrum??红外光又被称“红外辐射”、红外线

军事领域,红外探测器,应用实例,技术


图1.2红外探测器技术在军事领域应用实例??Fig?1.2?Typically?application?of?infrared?photodetectors?in?military?field??1.红外侦查??战争中情况复杂多变,可利用红外探测技术作各种侦査活动来掌握敌方的情??况。比如,为了使拦截来袭导弹有充足的时间,可以通过导弹预警卫星携带的红外??探测器侦查推动导弹发射的发动机尾焰的红外辐射并发出警报;红外观察仪能在??不暴露自己的情况下探测并发现可见光不能发现的伪装人和其他目标,并提供目??标的图形,如图1.2?(a)所示;对于敌人几小时前驻过的营地利用红外侦察设备??侦察就能确定出敌人武器设备、运输设备和烧饭的位置,进而准确、迅速的记录??敌人军事部署;通过红外侦察相机配合飞机,白天黑夜都能清晰地拍摄出大面积??的战地情况以及各种军事目标。??2.红外制导??为了提髙命中率利用目标本身的红外辐射来引导导弹接近目标的技术被称为??红外制导。空对空、空对地、地对空、反坦克导弹等一般为了提高命中率都采??

示意图,红外探测,军事领域,无焊


下了坚实基础,可以说一个国家红外探测的水平决定了红外技术的水平。红外探??测在军事领域的应用众多,下面以红外侦查和红外制导为例简单介绍:??图1.2红外探测器技术在军事领域应用实例??Fig?1.2?Typically?application?of?infrared?photodetectors?in?military?field??1.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硅纳米线阵列的制备及其光电应用[J]. 刘莉,曹阳,贺军辉,杨巧文.  化学进展. 2013(Z1)
[2]红外制导技术在舰炮制导炮弹中的应用分析[J]. 黄义,汪德虎,王连柱,程树昌.  红外技术. 2010(07)
[3]物联网:概念、架构与关键技术研究综述[J]. 孙其博,刘杰,黎羴,范春晓,孙娟娟.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 2010(03)
[4]热释电红外传感器及其典型应用[J]. 孟祥忠,宋保业,许琳.  仪器仪表用户. 2007(04)
[5]硅纳米线阵列的制备及其光伏应用[J]. 吴茵,胡崛隽,许颖,彭奎庆,朱静.  太阳能学报. 2006(08)
[6]近红外光谱检测技术在农业和食品分析上的应用[J]. 王多加,周向阳,金同铭,胡祥娜,钟娇娥,吴启堂.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04(04)
[7]Si1-XGeX/Si红外光电探测器[J]. 江若琏,罗志云,陈卫民,臧岚,朱顺明,刘夏冰,程雪梅,陈志忠,韩平,王荣华,郑有斗.  光电子·激光. 2000(01)
[8]红外技术在未来军事技术中的地位和作用[J]. 蔡毅,潘顺臣.  红外技术. 1999(03)
[9]红外测温原理与测温技术[J]. 姚学军.  中国仪器仪表. 1999(01)



本文编号:325860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zigongchenglunwen/325860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fd8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