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电子信息论文 >

LED光生物安全检测技术研究

发布时间:2021-08-06 09:27
  光辐射会对人体产生生理物理效应,简称为光生物效应。按照光生物效应的作用机理,可分为光的视觉效应、光的非视觉效应、光的辐射效应。适量的光生物效应可对人体产生有益作用,而过量的光生物效应则会对人体产生危害,因此,需要对光生物效应的安全性加以研究。其中,光的辐射效应的安全性问题,被称为“光生物安全”。不同波段的光辐射,会产生不同类型的光生物安全危害,以400nm-500nm波段产生的视网膜蓝光危害最为典型。各种光源及发光体均存在潜在的光生物安全问题,由于LED光源亮度高、体积小、应用广泛、光谱中蓝光成分占比大,LED的光生物安全问题就成为了光源的生产者和使用者共同关注的问题。在本研究中,对LED的光生物安全检测技术进行了一系列研究和探讨,为LED照明环境中的实际光生物安全的测量、计算、评价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成果如下:1、总结了光生物效应的概念和机理,对其中光生物安全的概念、机理、作用结果和评价方法进行了梳理和阐述。归纳了与光生物安全中的蓝光危害相关的测量标准的主要内容,分析了其标准体系的演变过程,指出蓝光危害测量标准演变的原则是其测量对象越来越趋于实际应用。比较了蓝光危害... 

【文章来源】: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上海市

【文章页数】:189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光生物效应概述
    1.3 研究意义和目的
    1.4 研究内容
第2章 光生物安全概述
    2.1 光生物安全研究综述
    2.2 光生物安全波段范围
    2.3 光生物安全的生理基础
    2.4 光生物安全机理
        2.4.1 紫外辐射
        2.4.2 蓝光危害
        2.4.3 可见光辐射
        2.4.4 红外辐射
        2.4.5 蓝光的非视觉效应
    2.5 光生物安全概念及范围
    2.6 光生物安全评价方法
    2.7 总结
第3章 蓝光危害计算与测量方法研究
    3.1 测量蓝光危害的意义
    3.2 光源的辐射特性和光学特性
    3.3 蓝光危害相关物理量
    3.4 蓝光的非视觉效应相关物理量
    3.5 蓝光危害的测量标准
        3.5.1 CIE S009/E:2002
        3.5.2 IEC TR62471-2:2009
        3.5.3 IEC/TR62778:2012
        3.5.4 GB/T34034-2017
        3.5.5 GB/T34075-2017
        3.5.6 GB/T36005-2018
    3.6 蓝光危害测量方法
        3.6.1 辐亮度测量方法
        3.6.2 辐亮度测量步骤
        3.6.3 辐照度测量方法
        3.6.4 辐照度测量步骤
        3.6.5 蓝光危害危险类别测量步骤
    3.7 总结与分析
第4章 蓝光危害特性研究
    4.1 蓝光危害的影响因素分析
    4.2 蓝光危害的辐射特性分析
        4.2.1 测量视场的影响
        4.2.2 测量距离的影响
        4.2.3 测量角度的影响
    4.3 L_B辐射特性实验设计
    4.4 L_B辐射特性实验结果分析
        4.4.1 L_B与测量视场的关系
        4.4.2 L_B与测量距离的关系
        4.4.3 L_B与测量角度的关系
    4.5 蓝光危害的光谱特性分析
    4.6 L_B光谱特性实验设计
    4.7 L_B光谱特性实验结果分析
        4.7.1 K_(B,v)与色温的关系
        4.7.2 K_(B,v)与混合光源的关系
    4.8 L_B的空间分布模拟算法
    4.9 总结与分析
第5章 蓝光危害测量系统设计
    5.1 蓝光危害测量系统综述
    5.2 蓝光危害测量系统设计
        5.2.1 测量方案分析
        5.2.2 测量系统设计
        5.2.3 上位机程序设计
        5.2.4 功能和性能设计
        5.2.5 器件型号及性能
    5.3 亮度测量实现方案
        5.3.1 CMOS图像传感器概述
        5.3.2 光谱响应校正方法
        5.3.3 图像均匀度校正方法
        5.3.4 灰度-亮度转化算法
        5.3.5 亮度标定实验及结果
        5.3.6 亮度测量实现方法
    5.4 光谱测量实现方案
    5.5 上位机控制实现方案
    5.6 光衰减片与孔径光阑
    5.7 功能和性能验证实验及结果
    5.8 L_B测量不确定度分析
    5.9 总结与分析
第6章 实际光环境中的蓝光危害测量方法和防护方法
    6.1 标准测量方法分析
        6.1.1 标准测量方法的优势
        6.1.2 标准测量方法的局限
    6.2 基于实际光环境的测量方法
        6.2.1 实际光环境测量方法概述
        6.2.2 与标准测量方法的对比
        6.2.3 实际光环境测量方法局限性
    6.3 蓝光危害的防护方法
    6.4 实际发光体的蓝光危害研究
    6.5 蓝光危害防护产品有效性研究
    6.6 总结与分析
第7章 紫外LED光生物效应研究
    7.1 紫外光源生物效应概述
        7.1.1 UVC杀菌机理
        7.1.2 紫外光源特性
        7.1.3 紫外-臭氧联合杀菌机制
    7.2 UVC LED杀菌效果实验设计
        7.2.1 实验材料
        7.2.2 实验方案
        7.2.3 实验条件
        7.2.4 杀菌率计算方法
    7.3 实验结果与讨论
        7.3.1 紫外杀菌效果模型
        7.3.2 紫外杀菌效果分析
    7.4 UVC LED杀菌装置设计
    7.5 总结与分析
第8章 总结与展望
    8.1 总结
    8.2 创新点
    8.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IEC TR 62778:2014标准核心内容及其他内容不妥的分析[J]. 李自力.  中国照明电器. 2018(12)
[2]聚焦人居健康 共创行业未来[J]. 郝洛西.  照明工程学报. 2018(06)
[3]车载显示屏亮度对于道路安全的影响[J]. 李浩然,林燕丹.  照明工程学报. 2018(05)
[4]蓝光危害防护方法及防蓝光产品有效性分析[J]. 杨夏喜,郭玮宏,吴震,袁士东,张涛.  光源与照明. 2018(03)
[5]IEC TR 62778:2014依据“亮度守恒定律”来传递蓝光危害结论不妥的讨论[J]. 李自力.  中国照明电器. 2018(05)
[6]一种大型载人航天器的情景照明系统设计[J]. 张天湘,李皖玲,程钊.  载人航天. 2018(02)
[7]能耗和水质因素对紫外LED灭活深海油田注水常见细菌的影响[J]. 乔杨,陈道毅,温迪雅.  环境科学学报. 2018(09)
[8]蓝光危害及其测量方法[J]. 郭玮宏,袁士东,丁昆,张涛.  光源与照明. 2018(01)
[9]健康照明的评价方法及其标准化的新进展[J]. 王晓静,段延龙,牟同升.  照明工程学报. 2017(06)
[10]光与健康的研究动态与应用展望[J]. 郝洛西,曹亦潇,崔哲,曾堃,邵戎镝.  照明工程学报. 2017(06)

博士论文
[1]基于瞳孔收缩的非视觉感光系统的研究[D]. 徐蔚.复旦大学 2011
[2]照明光生物效应的光谱响应数字化模型研究[D]. 居家奇.复旦大学 2011
[3]中间视觉S光度学模型的建立及应用[D]. 陈文成.复旦大学 2008

硕士论文
[1]低照度CMOS图像传感器综合性能测试系统研制[D]. 叶琼.南京理工大学 2017
[2]基于CMOS图像传感器的照度检测系统设计与实现[D]. 陈志磊.陕西科技大学 2016
[3]室内LED射灯光源生物安全分析[D]. 顾芳波.中国计量学院 2015
[4]光生物安全计量标准与测量方法研究[D]. 陈斌华.北京理工大学 2015
[5]LED照明杀菌灯及其关键技术研究[D]. 贺彪.北京交通大学 2014
[6]光源的蓝光危害和非视觉生物效应研究[D]. 刘婕.复旦大学 2014
[7]基于CMOS传感器的显微图像处理分析系统设计[D]. 窦江龙.浙江大学 2012
[8]基于CCD相机测量的LED显示屏亮度和色度均匀性算法研究[D]. 董文晓.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12
[9]高亮度LED照明的安全性评价[D]. 李明.浙江大学 2007
[10]微型光谱仪及其软件系统的研究[D]. 朱若波.浙江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32551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zigongchenglunwen/332551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b7a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