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电子信息论文 >

基于不同传输线结构工艺的小型化带通滤波器及多工器研究

发布时间:2021-09-12 11:54
  如今,无线通讯技术在当代社会中的重要性越来越高,人们对微波器件的性能要求逐渐向小型化、多通带、低损耗、高选择性的方向发展,特别是受到目前电子通讯设备越来越便捷化的发展趋势影响,人们对小型化元器件的追求也愈趋强烈。为了获取具有更优性能的微波器件,越来越多的结构和工艺被应用到微波器件的设计和研究中。本文的第一章主要结合现有的研究成果介绍了微波器件设计中常见的平面微带传输线结构,复合左右手传输线结构以及可用于实现射频微波集成电路的0.13-μm SiGe(Bi)-CMOS工艺,其中前两种结构为PCB平面结构,而第三种是多层板工艺。这些结构和工艺在不同程度上促进了微波器件的小型化。第二章到第四章,分别利用我们之前介绍的三种不同的结构和工艺,对无源器件进行了研究和设计。第二章的主要内容是多模滤波器和多通带滤波器。在该章中,我们通过分别在半波长或四分之波长谐振器上加载枝节的方式设计了两个平面微带滤波器,分别为带通三模滤波器和双通带双模滤波器。在这两个滤波器的设计过程中,螺旋型结构和折叠结构被利用于实现滤波器的小型化。第三章中分别设计了基于枝节加载型复合左右手传输线谐振器的小型化双工器和三工器。作者... 

【文章来源】:厦门大学福建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8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基于不同传输线结构工艺的小型化带通滤波器及多工器研究


文献【3力中提出的(幻径向槽线圆形贴片谐振器,向仿真和测试结果

左手,环形谐振器,文献,反向波


(a)?(b)??图1-1文献[37]中提出的(a)径向槽线圆形贴片谐振器;(b)仿真和测试结果??:丨二==』;-\(-…??f?1.5?2.0?2.5?3.0?3.5?4.0??Frf<|uencv(GHz)??(a)?(b)??图1-2文献[38]中提出的(a)新型六边环形谐振器及其(b)仿真和测试结果??1.2.2左手材料的构成及应用??2003年,左手材料被Science杂志评为2003年的十大科学突破。左手材料最??大的特性就是可同时具有负介电常数和负磁导率。此外,左手材料还具有负群速度、??负折射效应、逆多普勒效应、逆切仑科夫辐射、等异常的物理性质。1?%5年,Veselago??通过试验研究了左手材料中的电磁波的电场、磁场和波矢量,结果发现,左手材??料中电磁波的群速度和相速度是反向平行的,即我们所熟知的反向波。在反向波中,??能量往远离源的方向运动时,波前端却在向靠近波源的方向运动。在左手材料被提??3??

照片,左手,实例,交趾


出30年之后,位于圣地亚哥的加利福利亚大学的一个团队证实了手性材料的存在??[3]。如图1-3所示,该团队提出的手性材料由开口环形谐振器(SRRs)和细铜线(Rods)??组成。其中,开口环形谐振器用于实现负磁导率,而细铜线用于实现负介电常数,??两者结合终于实现了左手材料的特性。??b?:?|?|?I??:??图1-3文献[3]中提出的左手材料的实例照片??目前主要有两种结构可用于实现平面复合左右手传输线单元。如图1-4所示,??分别为集总元件法和交趾电容法[<W]。图l-4(a)为纯粹利用集总元件搭建的复合左右??手单元,其优点在于直接简便,但是不能在较高频段使用;图l-4(b)为交趾耦合结??构实现的复合左右手传输线单元,这种结构在平面电路中实用性很高,其中,交趾??结构和接地枝节分别用来表征左手电容和左手电感。??capacitors?…':咖??n ̄n?n ̄ ̄n?111?g??^圍?metal?pads?画??一_?(provides?RH?effects)?■??inductor?眷^^??via?to?gnd??(a)?(b)??图1-4利用(a)集总元件法和(b)交趾电容法构造的复合左右手单元结构??由于复合左右手结构独特的性能,使它成为21世纪的一大热门研究课题。文??献[41]利用由交趾电容法构成的复合左右手传输线构造了一个Gysel功分器。如图??1-5所示,该功分器利用两端开路的二阶型复合左右手单元有效的缩小了功分器??4??

【参考文献】:
博士论文
[1]基于复合左右手传输线结构的小型化微波无源元件研究[D]. 杨涛.电子科技大学 2011

硕士论文
[1]射频微波集成电路中感性器件的建模和设计[D]. 王昕.上海交通大学 2008
[2]有耗介质微带线传输特性分析[D]. 潘凯福.电子科技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39417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zigongchenglunwen/339417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4f0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