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基近场光镊的光学微操控研究
本文关键词:硅基近场光镊的光学微操控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现代医学及生物学研究已经深入到对单个纳米级别生物分子的操控。这对传统的操控技术如微流控技术提出了很大的挑战,于是纳流控技术应运而生。其中,光镊技术因具有非接触、精度高和操控方便等优势成为了纳流控技术中的理想驱动力。然而这种传统的光镊技术受到了衍射极限的限制,无法操控尺寸小于100纳米的颗粒。得益于近几年纳米加工技术的迅猛发展,人类已经能够制作出极其精细的微结构,并提出了近场光镊技术成功突破了衍射极限。而硅基平台因易于集成和技术成熟等优势成为了实现近场光镊技术的最佳平台之一。硅基近场光镊技术主要包括基于倏逝场的光镊技术和基于表面等离子体的光镊技术。利用不同的硅基波导结构可以实现对为微粒的不同操控功能,包括捕获、运输、分选、存储和传感等。本文提出了多种新颖的原理和结构实现了多种光学微操控,包括能够实现纳米颗粒的捕获和传输的光学传送带、能够控制颗粒支路选择的导向系统和能够实现不同颗粒大小自动筛选的光学分选器,为片上硅基光镊系统的高度集成化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本论文主要分为三部分:1、提出了一种波导激励型光学传送带,实现了纳米颗粒在纳米量级的精确捕获和传输。因为倏逝场尺寸处于百纳米量级,传统的波导型光镊只能捕获和操控百纳米级别的颗粒。要实现尺寸小于100纳米的颗粒捕获就必须提高光场梯度力,而等离子型近场光镊为该难题提供了一种有效的解决手段。比如一对以一定间隔摆放的金属棒就能实现有效地激励起局域光场,可以提供增强几十倍的光场梯度力,从而实现颗粒的捕获。这种结构还具有尺寸相关的波长选择特性,因此可以通过波长选择激励区域。将不同尺寸的金属颗粒对交替排列在波导上方,并不断切换输入的波长就可以实现热区以流水灯方式的移动。利用光镊技术,通过光场和颗粒移动的映射关系,最终可以实现颗粒在波导上前向或者后向的蠕动。每切换一次波长,颗粒步进一格。相比于利用散射力推动的方式,该方法可以精确控制颗粒的位移。该设计提供了一种新型的方式首次实现了在硅基波导平台上对纳米颗粒的捕获和可控传输。2、提出了一种通过切换输入光的偏振方向实现颗粒不同路径导向的装置。逻辑操控是光学微操控领域最为关键的功能之一,也是实现大规模复杂操控的最基本功能单元之一。但目前的颗粒导向器件绝大部分都是基于波长调控的,但这需要多波长的光源来实现,而且硅基结构尺寸较大。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偏振的颗粒导向系统。因狭缝波导具有很强的偏振敏感特性,通过参数优化,可以实现狭缝波导和纳米线波导之间的偏振选择性耦合,从而可以利用这两种波导结构实现简单的偏振分束器。当不同偏振的光输入到波导结构中时光会从不同的输出口输出。因此,在近场光镊的作用下,通过操控输入光的偏振态,可以实现颗粒导向。3、提出了一种利用不同尺寸颗粒对同一光场具有特异性响应的特性而实现的颗粒分选系统。颗粒分选是片上系统中关键的技术之一,能够实现不同种类或不同尺寸颗粒之间的自动分离,相比于传统的利用高性能相机观测后再主动拣选的方式具有非常大的优势。本文设计的结构由两根宽度不一致的波导组成,宽波导具有较大的光场包络,而窄波导具有较小的光场包络。当尺寸不同的颗粒处在这样的光场中时,大颗粒能够响应宽波导的光场给予的光力并忽略光场在相对于颗粒尺寸来说较小范围内的梯度力,而小颗粒因尺寸限制无法感知大包络的变化。因此尺寸相异的颗粒会对同一光场产生完全不同的响应,最终从不同出口输出。总之,本文利用了金属颗粒对的波长选择特性实现了颗粒的传输、利用狭缝波导的偏振选择特性实现了颗粒的导向以及利用不同尺寸颗粒对相同光场的不同响应实现了颗粒的分选。这些结构拓展了光流集成领域的操控方法和功能,具有较大实际的研究意义。
【关键词】:硅基波导 光镊 微操控 颗粒捕获 偏振选择 颗粒分选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N25
【目录】:
- 摘要5-7
- Abstract7-13
- 第一章 绪论13-29
- 1.1 研究背景13-14
- 1.2 光镊的基本原理14-20
- 1.2.1 梯度力和散射力15-18
- 1.2.2 传统光镊的局限性18-20
- 1.3 近场光镊的发展现状和趋势20-24
- 1.3.1 平面波导器件21-23
- 1.3.2 光学谐振器23-24
- 1.3.3 等离子体24
- 1.4 研究意义24-26
- 1.5 本论文主要内容26-29
- 第二章 近场光镊的分析方法和硅基加工工艺29-39
- 2.1 电磁场的数值仿真方法29-32
- 2.1.1 时域差分法30
- 2.1.2 有限元法30-31
- 2.1.3 矩量法31-32
- 2.2 光学力的计算方法32-33
- 2.3 硅基制造工艺33-36
- 2.3.1 光刻33-34
- 2.3.2 剥离34
- 2.3.3 电子束曝光34-35
- 2.3.4 干法刻蚀35-36
- 2.4 硅基近场光镊的封装方式36-39
- 第三章 基于等离子纳米棒的硅基光学传送带设计39-47
- 3.1 引言39-40
- 3.2 基于等离子纳米棒的硅基光学传送带设计40-42
- 3.3 硅基光学传送带的性能分析42-44
- 3.4 总结44-47
- 第四章 基于偏振控制的颗粒导向系统设计47-57
- 4.1 引言47-48
- 4.2 波导模式耦合理论48-50
- 4.3 非对称定向耦合器设计50-54
- 4.4 颗粒导向系统的性能分析54-56
- 4.5 总结56-57
- 第五章 基于硅基近场光镊的颗粒分选设计57-67
- 5.1 引言57
- 5.2 颗粒分选系统中的光场设计57-59
- 5.3 基于硅基近场光镊的颗粒分选系统设计59-62
- 5.4 颗粒分选系统的性能分析62-63
- 5.5 颗粒分选系统设计63-64
- 5.6 总结64-67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67-71
- 6.1 总结67-68
- 6.2 本论文的创新点68
- 6.3 展望68-71
- 参考文献71-77
- 硕士期间发表文章77-81
- 致谢81-8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晓峰;;光镊技术40年[J];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2009年06期
2 吴智辉;莫华;陈朝旺;;光镊技术及其在染色体研究中的应用[J];光学仪器;2010年02期
3 侯振清,张镇西;光镊在生命科学中的应用[J];生命科学仪器;2003年Z1期
4 王初;李勤;曹群;胡晓明;冯万力;沙定国;林家明;;阵列光镊的发展[J];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2007年05期
5 李银妹,操传顺,崔国强;近十年来光镊研究的进展[J];科学通报;1997年20期
6 姚建铨,安源,赵海泉;光镊技术的发展与应用[J];光电子·激光;2004年01期
7 史劲;何琛娟;王海燕;;光镊力影响因素的计算分析[J];大学物理;2012年08期
8 喻有理;张镇西;李政;王小力;;基于电动现象的细胞光镊阱力测量[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06年08期
9 李刚;齐跃峰;毕卫红;;光镊技术在生命科学研究中的应用[J];光学与光电技术;2006年05期
10 周程;姚q;李银妹;;轻便灵活的激光镊子[J];现代科学仪器;2008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银妹;;光镊技术的研究及生物学应用进展[A];第八届全国激光生物学学术会议暨《激光生物学》创刊十周年庆祝会会议指南及论文摘要[C];2002年
2 叶安培;张勇;马宏飞;熊宇乐;;拉曼光镊技术及其在单细胞研究中的应用[A];第七届全国液体和软物质物理学术会议程序册及论文摘要集[C];2010年
3 李光仁;;高科技光镊产业的崛起[A];光子科技创新与产业化——长三角光子科技创新论坛暨2006年安徽博士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6年
4 李勤;周妍煌;李婧方;胡晓明;;阵列光镊技术在细胞分选中的应用[A];第十一次中国生物物理学术大会暨第九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摘要集[C];2009年
5 叶安培;沈顺泉;闻丞;张勇;;多功能光镊系统的构建与单细胞/单分子研究[A];第十一次中国生物物理学术大会暨第九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摘要集[C];2009年
6 袁小聪;牛憨笨;彭翔;;微光学在新一代光镊中的应用[A];全国第十二次光纤通信暨第十三届集成光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7 庄礼辉;任洪亮;李银妹;;用双光镊测量胶体相互作用势[A];光子科技创新与产业化——长三角光子科技创新论坛暨2006年安徽博士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6年
8 窦红星;朱艳英;沈军锋;郝雪娟;;光镊技术在生物细胞及生物大分子中的应用研究[A];中国光学学会2010年光学大会论文集[C];2010年
9 任洪亮;庄礼辉;李银妹;;利用光镊研究光致旋转及其应用[A];光子科技创新与产业化——长三角光子科技创新论坛暨2006年安徽博士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6年
10 吴建光;陈晨;朱敏生;李银妹;;光镊技术研究小鼠细胞膜力学特性[A];中国遗传学会第十届全国激光生物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通讯员 裘桂英 胡胜友 记者 刘纯友;纳米光镊技术跻身国际前沿[N];安徽日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龚錾;纳米光镊系统的研制及微小力学量的测量[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2 霍鑫;激光光刀光镊耦合微束系统的设计及相关器件的研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3 孟炳寰;利用光镊研究胶体凝胶的老化[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8年
4 朱艳英;光镊技术及其在光驱动微机械马达的应用研究[D];燕山大学;2009年
5 降雨强;激光的生物学效应[D];山西大学;2004年
6 钟敏成;光镊研究分散体系中微粒的运动[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7 翟晓敏;多体系统和复杂微器件的光驱动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8 吴建光;利用光镊研究生物细胞的力学行为[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9 彭飞;光学捕获理论及光镊的应用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2011年
10 李雪璁;基于高斯和柱矢量光束光镊的微纳粒子光学捕获及操控[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叶艾彦;光纤光镊的细胞捕获特性与检测方法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2 应宙锋;硅基近场光镊的光学微操控研究[D];南京大学;2016年
3 韩雪;光镊的光压力测量及光镊与膜片钳结合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4 杜云刚;光镊中粒子的辐射捕获力的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6年
5 宋娟迪;光镊中粒子辐射捕获力的实验研究与理论分析[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8年
6 单国锋;聚焦光路和成像光路相分离的光镊系统[D];南京大学;2012年
7 刘晶;用于细胞操作的光镊系统研究及设计[D];长春理工大学;2013年
8 龙海峰;光镊设计及其捕陷特性分析与仿真[D];燕山大学;2006年
9 纪丹红;光镊的光阱力测量及光镊与介电电泳的结合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
10 周业鹏;光镊计算模型及轴向捕获力分析[D];华侨大学;2014年
本文关键词:硅基近场光镊的光学微操控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4250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zigongchenglunwen/3425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