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损耗大功率三电平SiC混合功率模块研究
发布时间:2021-10-20 15:30
随着新能源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电力电子系统效率的期望不断提升,功率模块作为电力电子系统的核心部件,对系统效率的提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此处设计了一款低电感、低损耗大功率三电平碳化硅(SiC)混合功率模块,通过仿真分析,与同规格传统的功率模块相比,三电平SiC混合功率模块寄生电感降低超过30%,并联支路之间电感差异显著减少。通过双脉冲测试平台进行测试,结果表明:三电平SiC混合功率模块寄生电感仅有18.8 nH,相比传统三电平模块27.4 nH降低了约31.4%,动态损耗为63 mJ,相比传统三电平模块78mJ降低了约19.2%。
【文章来源】:电力电子技术. 2020,54(07)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5 页
【部分图文】:
图2三电平模块等效电感模型图??Fig.?2?Model?of?equivalent?inductance?of?three-level?module??
散热性能及可靠性。??针对传统1?200?V/900?A三电平模块寄生电??感大、损耗髙等问题,此处设计了一款三电平SiC??混合功率模块,采用SiC?SBD替代原有的Si?FRD,??降低二极管反向恢复损耗,并通过对模块功率端??子结构的创新设计以及对电路布局的整体优化,??使得功率模块内部寄生电感大幅降低,并联支路??之间电感差异显著减小,动态损耗大大降低。??2低电感结构设计??此处对标国外某公司(简称A公司)Primepack??模块,其电路为T字型三电平拓扑结构,如图1所??示,包含开关器件V,和二极管VD,组成的上桥??臂、开关器件乂4和二极管VD4组成的下桥臂、开??关器件%和二极管乂仏组成的上中间桥臂以及??开关器件V3和二极管VD,组成的下中间桥臂。V,??关断,%开通续流组成电流回路1;V4关断,乂3幵??通续流,组成电流回路2;在脉冲宽度调制过程中??利用正电位到零电位,零电位到负电位的工作模??式,高效的调制出精确的正弦波形。??图1三电平模块工作电流回路示意图??Fig.?1?Schematic?of?working?current?loop?of?three-level?module??根据公式:,模块的内部寄生电??感会在开关芯片关断过程中产生感应电压,使得??芯片关断损耗上升,同时由于功率芯片的耐压有??一定的限制,电压过冲过高还会给芯片的安全性??带来隐患,严重时引起芯片失效,尤其在髙频应用??场合,电流变化率高,寄生电感影响尤为显著,所??以设法降低模块内部寄生电感,对提高模块整体??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降低寄生电感是该设??计方案的目标之一。??模块内部的
DC73D120T6H??INFINEON??WTSD3A40120??自主研发??vd5??SIDC20D65C8??INFINEON??SIDC20D65C8??INFINEON??vd6??SIDC20D65C8??INFINEON??SIDC20D65C8??INFINEON??为验证设计思想,对A公司的T字型三电平??模块与所提三电平SiC混合功率模块进行寄生参??138??数仿真对比分析,借助有限元软件Ansoft?Q3D对??两种模型进行了仿真。??仿真回路示意图见图5,A公司三电平模块的??回路1电感为24.81?nH,回路2电感为20.75?nH,??所提模块的回路1电感为16.04?nH,回路2电感??为13.97?nH,通过设计优化,相对于传统模块,该??设计方案工作回路1可以降低寄生电感35.4%,??工作回路2可以降低寄生电感32.7%。??图5三电平模块仿真回路示意图??Fig.?5?Schematic?of?three-level?module?simulation?circuit??对于大功率模块,为实现较大的电流,往往需??要通过多个芯片进行并联,杂散参数的不同往往??会引起并联芯片通过的电流不一致,通过电流较??大的芯片,结温较高,容易导致过早疲劳失效,而??且功率模块的规格主要受芯片最高结温的限制,??因此多并联芯片均流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该产品使用的IGBT芯片电流等级为150?A,为了??实现900?A的电流等级,需要通过并联6个芯片,??3片DBC来实现,每片DBC上并联2个芯片,电??感几乎一致,但各DBC支路之间的电感存在较大??差异,对模块动态均流有着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母排杂散电感对IGBT模块功率端子不均流影响[J]. 张经纬,程植,谭国俊. 电力电子技术. 2017(07)
[2]100A/1200V Si/SiC混合模块对比研究(英文)[J]. 曹琳,王富珍. 固体电子学研究与进展. 2015(03)
本文编号:3447156
【文章来源】:电力电子技术. 2020,54(07)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5 页
【部分图文】:
图2三电平模块等效电感模型图??Fig.?2?Model?of?equivalent?inductance?of?three-level?module??
散热性能及可靠性。??针对传统1?200?V/900?A三电平模块寄生电??感大、损耗髙等问题,此处设计了一款三电平SiC??混合功率模块,采用SiC?SBD替代原有的Si?FRD,??降低二极管反向恢复损耗,并通过对模块功率端??子结构的创新设计以及对电路布局的整体优化,??使得功率模块内部寄生电感大幅降低,并联支路??之间电感差异显著减小,动态损耗大大降低。??2低电感结构设计??此处对标国外某公司(简称A公司)Primepack??模块,其电路为T字型三电平拓扑结构,如图1所??示,包含开关器件V,和二极管VD,组成的上桥??臂、开关器件乂4和二极管VD4组成的下桥臂、开??关器件%和二极管乂仏组成的上中间桥臂以及??开关器件V3和二极管VD,组成的下中间桥臂。V,??关断,%开通续流组成电流回路1;V4关断,乂3幵??通续流,组成电流回路2;在脉冲宽度调制过程中??利用正电位到零电位,零电位到负电位的工作模??式,高效的调制出精确的正弦波形。??图1三电平模块工作电流回路示意图??Fig.?1?Schematic?of?working?current?loop?of?three-level?module??根据公式:,模块的内部寄生电??感会在开关芯片关断过程中产生感应电压,使得??芯片关断损耗上升,同时由于功率芯片的耐压有??一定的限制,电压过冲过高还会给芯片的安全性??带来隐患,严重时引起芯片失效,尤其在髙频应用??场合,电流变化率高,寄生电感影响尤为显著,所??以设法降低模块内部寄生电感,对提高模块整体??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降低寄生电感是该设??计方案的目标之一。??模块内部的
DC73D120T6H??INFINEON??WTSD3A40120??自主研发??vd5??SIDC20D65C8??INFINEON??SIDC20D65C8??INFINEON??vd6??SIDC20D65C8??INFINEON??SIDC20D65C8??INFINEON??为验证设计思想,对A公司的T字型三电平??模块与所提三电平SiC混合功率模块进行寄生参??138??数仿真对比分析,借助有限元软件Ansoft?Q3D对??两种模型进行了仿真。??仿真回路示意图见图5,A公司三电平模块的??回路1电感为24.81?nH,回路2电感为20.75?nH,??所提模块的回路1电感为16.04?nH,回路2电感??为13.97?nH,通过设计优化,相对于传统模块,该??设计方案工作回路1可以降低寄生电感35.4%,??工作回路2可以降低寄生电感32.7%。??图5三电平模块仿真回路示意图??Fig.?5?Schematic?of?three-level?module?simulation?circuit??对于大功率模块,为实现较大的电流,往往需??要通过多个芯片进行并联,杂散参数的不同往往??会引起并联芯片通过的电流不一致,通过电流较??大的芯片,结温较高,容易导致过早疲劳失效,而??且功率模块的规格主要受芯片最高结温的限制,??因此多并联芯片均流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该产品使用的IGBT芯片电流等级为150?A,为了??实现900?A的电流等级,需要通过并联6个芯片,??3片DBC来实现,每片DBC上并联2个芯片,电??感几乎一致,但各DBC支路之间的电感存在较大??差异,对模块动态均流有着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母排杂散电感对IGBT模块功率端子不均流影响[J]. 张经纬,程植,谭国俊. 电力电子技术. 2017(07)
[2]100A/1200V Si/SiC混合模块对比研究(英文)[J]. 曹琳,王富珍. 固体电子学研究与进展. 2015(03)
本文编号:344715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zigongchenglunwen/34471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