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电子信息论文 >

β-二酮类铱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光电性能

发布时间:2021-11-16 02:13
  以5-甲基-2-苯基吡啶(CH3ppy)为主配体,3,7-二乙基-4,6-壬二酮(detd)、2,2,6,6-四甲基-3,5-庚二酮(tmd)和乙酰丙酮(acac)为辅助配体(LX),设计合成了3种含β-二酮类辅助配体的绿色磷光金属铱配合物(Ⅲ、Ⅳ、Ⅴ)。通过1HNMR和元素分析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通过UV-Vis光谱和荧光发射光谱(PL)测得化合物Ⅲ、Ⅳ、Ⅴ的最大吸收波长范围在250~280 nm,最大发射波长分别为530.8、534.2和524.8 nm。制备了3种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s)。结果表明,以化合物Ⅲ制备的器件亮度可以达到59125 cd/m2,最大外量子效率为15.0%,最大电流效率为53.8 cd/A,最大功率效率为62.1 lm/W,色坐标(0.30,0.62),在3个器件中综合性能表现最好。 

【文章来源】:精细化工. 2020,37(04)北大核心EICSCD

【文章页数】:8 页

【部分图文】:

β-二酮类铱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光电性能


化合物Ⅲ、化合物Ⅳ和化合物Ⅴ的TG曲线

谱图,化合物,谱图,配体


金属铱配合物Ⅲ、Ⅳ和Ⅴ的紫外吸收光谱如图2所示。由图2可知,配合物在250~280 nm有强吸收峰,摩尔吸收系数在(6~5.4)×103 L/(mol·cm),为苯基吡啶配体芳香环电子π-π*跃迁产生。值得注意的是,3个化合物在450~470 nm有几个强度较弱的低能吸收峰,这是典型的Ir(Ⅲ)配合物的吸收。这些吸收分别来自自旋允许的单线态金属到配体吡啶单元的电荷跃迁(1MLCT)及配体苯环单元到配体吡啶单元的电子跃迁(1LLCT),及通过自旋轨道耦合而部分允许的三线态金属d轨道到配体吡啶单元的电子跃迁(3MLCT)[18,21]。

谱图,化合物,荧光,谱图


图3是化合物Ⅲ、Ⅳ和Ⅴ在二氯甲烷溶液(浓度均为1×10–4 mol/L)中液体状态下的荧光光谱(PL)。由图3可知,激发波长在250~280 nm时,化合物Ⅲ、Ⅳ、Ⅴ的最大发射波长分别为530.8、534.2、524.8 nm。化合物Ⅲ较化合物Ⅴ红移了6 nm,化合物Ⅳ比化合物Ⅲ红移了3.4 nm。红移或者蓝移主要由电子效应和空间效应引起,3种辅助配体acac、detd、tmd的配位原子均为氧,电子效应基本不变,但是位阻逐渐增大,位阻大的辅助配体对主配体的空间排斥增大,主配体对金属铱的配位作用减弱,也就降低了配体对铱中心原子的配位场作用,使得铱原子d轨道的分裂变小,导致MLCT跃迁能隙变小,发生发射光谱红移现象。2.4 电化学性质测定


本文编号:349798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zigongchenglunwen/349798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f36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