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冷薄片构型激光器及其热管理技术
本文关键词:液冷薄片构型激光器及其热管理技术,,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为了解决增益介质的热效应问题,提出了一种浸没式构型液冷激光器方案,该构型激光器在10Hz重复抽运频率下,获得了615mJ的能量输出,光光转换效率为21%,斜率效率为23%.基于流体力学和热力学原理,建立了激光器增益区流场的热-流-固耦合模型,利用软件模拟和有限元分析法,研究了在不同流速、泵浦功率条件下,整个增益区的温度场、速度场的分布特性;并基于增益区温度场的分布,分析了液冷条件下通过增益区的激光波前畸变特性.结果表明,增益介质的最大光程差为0.7666λ,冷却液最大光程差为-4.7331λ,说明该构型激光器有着良好的热管理性能.
【作者单位】: 长安大学信息工程学院;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瞬态光学与光子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薄片激光器 液体冷却 热效应 热管理 波前畸变
【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No.2015JM6278)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61308086)资助~~
【分类号】:TN248
【正文快照】: 0引言热管理问题是制约高能激光系统发展的主要障碍之一[1-3].增益介质在抽运过程中由于热积累而导致严重的热效应,包括热透镜效应、应力双折射等,当热积累到一定程度后,会导致激光介质内部的应力超过其破坏阈值,造成工作介质炸裂[4].因此,热效应成了制约高平均功率、高能量激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丽莎;张蓉竹;;光束波前畸变的模拟及其相位梯度分析[J];激光杂志;2007年05期
2 刘兰琴,吴毅;光束波前畸变的契伯格-山克斯顿测量方法探讨[J];光学学报;2000年09期
3 伍波,陈怀新;基于数字化二次曝光干涉的光学元件波前畸变测量[J];激光杂志;2003年03期
4 何勇,陈进榜,朱日宏,高志山;激光棒波前畸变测试仪[J];中国激光;2003年10期
5 王晓巍;杨缙峰;;光学系统中波前畸变对准精度的影响[J];交通科技与经济;2010年03期
6 刘亮;郭少锋;陆启生;许晓军;;复合结构板条放大器热致波前畸变研究[J];中国激光;2010年07期
7 李祥之;韩诚山;文明;孙兆伟;赵庆磊;姜肖楠;;基于液晶空间光调制器的波前畸变补偿研究[J];激光与红外;2011年02期
8 刘海强;过振;王石语;林林;靳文龙;李兵斌;蔡德芳;;激光晶体侧面接触热导对波前畸变的影响[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12年02期
9 赵建科;李霞;徐亮;段亚轩;;激光缩束系统波前畸变精度分析[J];红外与激光工程;2013年01期
10 常艳;周志强;吕阳;袁学文;谢川林;;嵌入式波前处理与控制系统设计[J];强激光与粒子束;2013年S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王成程;郑万国;於海武;唐军;贺少勃;刘勇;;片状放大器光束波前畸变热恢复研究[A];第六届全国激光科学技术青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1年
2 卢飞;叶一东;蒋茂华;;波前畸变对相干合成效果的影响分析[A];第十届全国光电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2年
3 向汝建;;高能MOPA激光光束波前畸变测量与校正[A];中国光学学会2011年学术大会摘要集[C];2011年
4 王兆华;金展;郑加安;王鹏;魏志义;张杰;;20TW激光波前畸变的测量和修正[A];2004年全国强场激光物理会议论文集(二)[C];2004年
5 罗积军;侯素霞;徐军;赵法林;;环路径向剪切干涉测量激光束波前畸变的研究[A];第九届全国光电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集(上册)[C];2010年
6 於海武;郑万国;王成程;唐军;贺少勃;刘勇;淳于咏梅;王琳;;片状放大器热效应[A];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年报(1999)[C];199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李大海;激光光束波前畸变的径向剪切干涉诊断及其控制新方法研究[D];四川大学;2002年
2 杨玉强;波前畸变对星间激光通信链路性能的影响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汪洲;大气光通信中波前畸变补偿算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2 刘瑜;基于改进的模拟退火算法的波前校正方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3 伍莉萍;光学系统波前畸变对光束远场分布的影响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2年
4 徐博;气动光学效应波前畸变的光电校正方法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15年
本文关键词:液冷薄片构型激光器及其热管理技术,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2378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zigongchenglunwen/4237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