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扩散近似理论的时域荧光层析成像方法研究
本文关键词:基于扩散近似理论的时域荧光层析成像方法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半个多世纪以前,世界上第一台激光器诞生之后,关于激光的探索和研究取得了迅猛发展。激光技术被广泛地应用于信息通讯、测量、材料加工、生物医学、军事和科学技术等诸多领域。利用近红外光辐照介质探测介质内部信息的光学成像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尤其是荧光扩散光学成像技术因其高对比度和强选择性等优点备受关注。荧光扩散光成像技术主要有稳态和瞬态(包括时域和频域)两种测量模式。相较于基于稳态和频域测量模式的荧光扩散光成像技术,时域荧光扩散光成像技术可以探测更多的介质内部信息,在数据完整性、灵活性及系统稳定性等方面都具有独特的优势,已经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方向。本课题的主要内容为基于耦合扩散方程的时域荧光扩散光学成像方法研究,具体包含如下的内容:1.建立了荧光扩散光成像技术的正向传输模型,解释并模拟了入射激光和受激荧光在介质内的传输过程,利用有限元法求解耦合扩散方程组,得到介质边缘指定位置的出射荧光信号。对正问题模型进行了正确性、网格无关性和时间独立性验证,细致地分析了入射激光脉冲宽度、背景介质光学参数、介质内含荧光体大小和位置、荧光体光学参数等因素对于介质边缘出射荧光信号的影响。2.基于时域耦合扩散方程组模拟了二维矩形非均匀介质在含有不同荧光体时的出射荧光信号,并利用共轭梯度法反演了含不同数目异质体时介质内部的荧光参数。为改善重建图像质量,在反演时引入最大后验概率估计方法。另外,分析了对比度和测量误差对于反演结果的影响。3.基于时域耦合扩散方程组对二维圆形非均匀介质出射荧光信号进行模拟,并利用共轭梯度法对含不同数目异质体的介质进行了单荧光参数和双荧光参数重建。为改善重建图像质量,在反演时引入最大后验概率估计方法。另外,分析了对比度和测量误差对于介质内含一个荧光异质体时荧光产率和荧光寿命同时反演的影响。
【关键词】:扩散近似方程 有限元法 时域测量 荧光信号 荧光参数重建
【学位授予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N249;O439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10
- 第1章 绪论10-23
-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10-14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4-21
- 1.2.1 激光作用下参与性介质辐射传输理论研究15-18
- 1.2.2 荧光扩散光学成像技术研究18-21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21-23
- 第2章 超短脉冲激光入射非均匀参与性介质的出射荧光信号模拟23-50
- 2.1 引言23
- 2.2 激光照射下荧光的产生机理及基本表征参量23-26
- 2.2.1 荧光的产生机理24-25
- 2.2.2 荧光的基本表征参量25-26
- 2.3 扩散近似方程26-28
- 2.3.1 控制方程26-27
- 2.3.2 定解条件27-28
- 2.4 扩散近似方程的求解方法28-35
- 2.4.1 扩散近似方程的解析解法—格林函数法28-30
- 2.4.2 扩散近似方程的数值解法30-35
- 2.5 时域耦合扩散方程组35
- 2.6 正确性和网格无关性以及时间独立性验证35-42
- 2.6.1 正确性验证36-38
- 2.6.2 网格无关性验证38-40
- 2.6.3 时间独立性验证40-42
- 2.7 其他因素对出射荧光信号的影响42-49
- 2.7.1 入射激光脉冲宽度的影响42-44
- 2.7.2 背景介质光学参数的影响44-45
- 2.7.3 介质内含荧光异质体大小的影响45-46
- 2.7.4 介质内含荧光异质体位置的影响46-47
- 2.7.5 介质内含异质体光学参数的影响47-49
- 2.8 本章小结49-50
- 第3章 基于瞬态耦合扩散方程组的二维矩形域荧光成像方法研究50-73
- 3.1 引言50
- 3.2 二维矩形介质中出射荧光信号的正向模拟50-55
- 3.2.1 含单个荧光体时出射荧光信号的模拟51-52
- 3.2.2 含两个荧光体时出射荧光信号的模拟52-53
- 3.2.3 含三个荧光体时出射荧光信号的模拟53-54
- 3.2.4 含四个荧光体时出射荧光信号的模拟54-55
- 3.3 二维矩形介质中荧光产率的重建研究55-63
- 3.3.1 逆向问题研究55-58
- 3.3.2 二维矩形介质中荧光产率的重建58-63
- 3.4 介质中含不同数目荧光体时荧光产率和荧光寿命的同时重建63-72
- 3.4.1 含单个荧光体时的同时重建研究63-69
- 3.4.2 含两个荧光体时的同时重建研究69-70
- 3.4.3 含三个荧光体时的同时重建研究70-72
- 3.5 本章小结72-73
- 第4章 基于瞬态耦合扩散方程组的二维圆形域荧光成像方法研究73-91
- 4.1 引言73
- 4.2 二维圆形介质中出射荧光信号的正向模拟研究73-78
- 4.2.1 含单个荧光体时出射荧光信号的模拟74-75
- 4.2.2 含两个荧光体时出射荧光信号的模拟75-76
- 4.2.3 含三个荧光体时出射荧光信号的模拟76-77
- 4.2.4 含四个荧光体时出射荧光信号的模拟77-78
- 4.3 二维圆形介质中荧光产率的重建研究78-81
- 4.3.1 含单个荧光体时的重建78-79
- 4.3.2 含两个荧光体时的重建79-80
- 4.3.3 含三个荧光体时的重建80-81
- 4.4 介质中含不同数目荧光体时荧光产率和荧光寿命的同时重建81-90
- 4.4.1 含单个荧光体时的同时重建研究81-87
- 4.4.2 含两个荧光体时的同时重建研究87-89
- 4.4.3 含三个荧光体时的同时重建研究89-90
- 4.5 本章小结90-91
- 结论91-92
- 参考文献92-98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98-100
- 致谢10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琦;实测坑透资料的层析成像特殊处理效果[J];煤田地质与勘探;2001年04期
2 黄家会;甚高频电磁波层析成像及在岩土工程中应用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4年03期
3 赵连锋,王卫民,姚振兴;逐次线性化衰减层析成像方法研究[J];地球物理学报;2004年04期
4 ;海域层析成像的研究动态[J];CT理论与应用研究;2004年04期
5 朱俊生;聂欣;王日升;;运用层析成像法勘测土中水[J];山西建筑;2008年21期
6 徐小明;史大年;李信富;;有限频层析成像方法研究进展[J];地球物理学进展;2009年02期
7 D·W·Vasco;臧怀仁;;用层析成像法确定地震速度界限[J];石油物探译丛;1992年03期
8 张霖斌,刘迎曦,阎贫,赵振峰;层析成像中的阻尼代数重建技术[J];石油物探;1992年04期
9 季颖,顾本立,陈槞;井间衍射层析成像的模拟和实验研究[J];地球物理学报;1994年S2期
10 郭路平;基于心迹线频移的地震衰减层析成像[J];石油物探译丛;1994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俊兴;朱介寿;聂在平;;电磁波层析成像的新方法[A];寸丹集——庆贺刘光鼎院士工作50周年学术论文集[C];1998年
2 李玉喜;刘四新;;跨孔层析成像四种算法的研究[A];中国地球物理·2009[C];2009年
3 赵连锋;王卫民;姚振兴;;逐次线性化衰减层析成像方法研究[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二○○四学术论文汇编·第一卷(地球深部)[C];2004年
4 黄光南;刘洋;;层析成像数据和射线不均匀覆盖问题的解决方法[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七届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曹俊兴;朱介寿;;双频透射电磁波电导率层析成像[A];1997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三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7年
6 陈国金;曹辉;吴永栓;姚振兴;;井间多尺度走时层析成像方法[A];中国地球物理第二十一届年会论文集[C];2005年
7 朱介寿;严忠琼;曹俊兴;张雪梅;;勘探地球物理层析成像系统[A];寸丹集——庆贺刘光鼎院士工作50周年学术论文集[C];1998年
8 底青云;王妙月;;电阻率层析成像的积分法[A];1998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8年
9 陈国金;曹辉;吴永栓;;速度差对井间初至层析成像质量的影响[A];油气地球物理实用新技术——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南京石油物探研究所2004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10 郭飚;刘启元;陈九辉;;多尺度层析成像方法研究[A];中国地球物理2013——第十专题论文集[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黄寰;层析成像技术揭示地球奥秘[N];中国矿业报;2004年
2 本报记者 孟凡君;资源勘探的得力助手[N];中国矿业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杜翠;矿井复杂构造雷达波走时层析成像反演算法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5年
2 武林会;面向荧光分子层析成像的在体目标光学结构获取方法研究[D];天津大学;2014年
3 付妍;电磁层析成像生物信息耦合测试[D];天津大学;2015年
4 戚秀真;混凝土超声层析成像方法研究[D];长安大学;2016年
5 张风雪;有限频体波走时层析成像及其在华北地区的应用[D];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2011年
6 袁志亮;井间声波电磁波层析成像技术应用研究与软件研发[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7年
7 王飞;跨孔雷达走时层析成像反演方法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8 于师建;复杂结构声波电磁波层析成像方法和应用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
9 黄靓;混凝土超声波层析成像的理论方法和试验研究[D];湖南大学;2008年
10 王振宇;土木工程的层析成像与广义反演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先上;新型电容耦合电阻层析成像系统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5年
2 刘浩仟;电磁层析成像系统的软硬件设计[D];辽宁大学;2015年
3 张一;基于地震初至与反射波旅行时的联合层析成像方法研究[D];长安大学;2015年
4 刘妍;主、被动源地震联合层析成像方法研究[D];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2015年
5 张欣;地震速度与衰减层析成像新方法及其应用[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5年
6 黄建龙;双跨孔距兰姆波层析成像无损检测算法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7 杨季;基于网络层析成像的IP网络路由器级拓扑识别方法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8 曾权;基于射频传感网络室内定位系统设计与实现[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9 张倩;二维电阻率层析成像的改进PSO非线性反演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5年
10 刘海波;基于EMT法的复合材料涂层测厚研究[D];南昌航空大学;2015年
本文关键词:基于扩散近似理论的时域荧光层析成像方法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8095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zigongchenglunwen/4809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