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尘气溶胶介质中的激光散射场特性研究
本文关键词:烟尘气溶胶介质中的激光散射场特性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烟尘排放物检测是掌握烟尘污染状况、预测烟尘污染发展趋势的重要手段。随着烟尘排放标准越来越严格,传统浓度检测技术暴露出诸多局限性。而光散射法由于具有瞬态测量、测量范围广以及非接触测量、不损坏样品等特点,在烟尘浓度测量方面将成为重要的测试手段,得到广泛应用。本论文围绕激光在烟尘介质中的传输模型建立以及烟尘浓度检测实验验证方法开展研究。主要完成的工作如下:首先,依据单粒子的电磁波散射理论和Mie散射理论,建立单个颗粒的光散射模型,并通过MATLAB软件模拟计算了烟尘颗粒的光学特性参数,主要包括散射系数,消光系数、不对称因子以及单次反照率等。其次,基于辐射输运理论和多重散射的Twersky理论,建立激光在烟尘气溶胶介质中的传输模型,采用蒙特卡罗方法研究烟尘微粒对激光的多重散射,并在MATLAB开发环境中对该输运过程进行数字模拟,分析研究了不同粒子特征参数(颗粒粒径、入射波长、粒子数密度)的散射光强随散射角和烟尘厚度的变化规律。然后,设计了烟尘气溶胶介质的散射场特性检测方案,阐述了检测系统的工作原理,对检测系统中光源、光学元件、光电探测器等关键器件进行选型,同时设计环形光电探测器,完成了光电阵列探测电路的硬件电路设计与实现。最后,通过搭建原理样机检测平台,测量了不同散射角下的散射光强分布,分析研究了最佳波长的选取,并完成了浓度检测系统的标定,对实验误差进行了分析。通过本课题的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表明其理论模型是可行的,为更加复杂的多分散系分布的烟尘颗粒浓度检测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Mie散射 辐射输运理论 蒙特卡罗 ·前向散射 浓度检测
【学位授予单位】:西安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X831;TN24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9
- 1 绪论9-14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9-11
- 1.1.1 烟尘污染的危害10
- 1.1.2 烟尘污染监测的必要性10-11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1-12
- 1.3 主要研究内容12-13
- 1.4 章节安排13-14
- 2 颗粒光散射的基础知识14-21
- 2.1 电磁理论14-16
- 2.1.1 麦克斯韦方程组14-15
- 2.1.2 单一颗粒的散射15-16
- 2.2 光散射分类16-18
- 2.2.1 弹性散射和非弹性散射16-17
- 2.2.2 不相关散射和相关散射17-18
- 2.2.3 单散射和多重散射18
- 2.3 散射相关的物理量18-20
- 2.3.1 散射截面G_(sca)与散射系数Q_(sca)18
- 2.3.2 吸收截面G_(abs)与吸收系数Q_(abs)18
- 2.3.3 消光截面G_(ext)与消光系数Q_(ext)18-19
- 2.3.4 散射振幅函数S与散射强度函数I_s19-20
- 2.4 本章小结20-21
- 3 单烟尘粒子散射特性分析21-26
- 3.1 球形微粒Mie散射公式21-23
- 3.2 数值计算与分析23-25
- 3.3 本章小结25-26
- 4 多重散射特性研究26-39
- 4.1 输运理论26-29
- 4.1.1 输运理论中的基本量26-27
- 4.1.2 强度率的微分方程和积分方程27-29
- 4.2 多重散射的Twersky理论29-31
- 4.3 蒙特卡罗法31-37
- 4.3.1 概率模型31-32
- 4.3.2 蒙特卡罗数值计算32-37
- 4.4 光源波长的选取37-38
- 4.5 本章小结38-39
- 5 散射场特性检测方案设计39-49
- 5.1 检测装置总体方案39-40
- 5.1.1 检测装置方案设计39
- 5.1.2 检测系统原理39-40
- 5.2 环形光电探测器设计40-42
- 5.3 器件选型42-44
- 5.3.1 光学元件选型42-44
- 5.3.2 光源模块44
- 5.4 光电探测阵列44-48
- 5.4.1 光电探测器选型46
- 5.4.2 电流-电压变换电路设计46-47
- 5.4.3 差分放大电路设计47-48
- 5.5 本章小结48-49
- 6 基于散射场特性烟尘浓度检测实验49-59
- 6.1 浓度测量实验平台49-51
- 6.2 实验内容51
- 6.3 光源最佳波长选取实验51-53
- 6.3.1 实验测量流程51-52
- 6.3.2 实验最佳波长选取52-53
- 6.4 角度散射光强53-54
- 6.5 系统标定54-58
- 6.6 误差分析58
- 6.7 本章小结58-59
- 7 结论与展望59-61
- 7.1 结论59-60
- 7.2 展望60-61
- 参考文献61-65
- 致谢65-6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伟;晏磊;杨尚强;;海洋气溶胶多角度偏振辐射特性研究[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13年03期
2 郭诚禄,王明康,莫天麟;稀土气溶胶成冰性能的实验研究[J];气象科学;1986年02期
3 申绍华;对流层气溶胶和云的大气辐射加热特征[J];大气科学;1991年06期
4 李乐泉,周明煜,李兴生;夜间城市大气边界层和气溶胶的相互作用[J];应用气象学报;1992年01期
5 陈金荣,周文贤;重庆市区大气气溶胶粒子的时空分布和物理特性[J];气象科学;1992年04期
6 刘炎焱,王俊波,乐时晓,杨小丽,林为干;光致气溶胶粒子加热的等效吸收系数[J];强激光与粒子束;1993年04期
7 ;气溶胶——雾霾背后的真凶[J];大科技(科学之谜);2013年07期
8 王明星;气溶胶与气候[J];气候与环境研究;2000年01期
9 李冰,刘小红,洪钟祥;积云对二氧化硫和硫酸盐气溶胶作用的研究[J];气候与环境研究;2000年01期
10 邵爱梅,邱崇践;兰州城市气溶胶对边界层温度结构的影响——一维数值模拟研究[J];兰州大学学报;2001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庞成明;王自发;;气溶胶混合演变过程影响因子模拟研究[A];第26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大气成分与天气气候及环境变化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2 王启燕;马江;尹国辉;;沙子、粘土对气溶胶的过滤特性实验[A];中国颗粒学会2002年年会暨海峡两岸颗粒技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2年
3 张美根;成秀虎;徐永福;;东亚春季硫酸盐气溶胶分布特征的模拟[A];中国颗粒学会2002年年会暨海峡两岸颗粒技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2年
4 马新成;张蔷;嵇磊;黄梦宇;李宏宇;杨道侠;何晖;张磊;李睿劫;刘力威;韩光;吴宏议;;北京春季不同天气条件下气溶胶垂直分布特征[A];第26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大气成分与天气气候及环境变化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5 董晓波;王高磊;吕峰;胡向峰;;晴空条件下河北中南部地区上空气溶胶特征分析[A];第26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大气成分与天气气候及环境变化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6 贺千山;杨引明;耿福海;周广强;高伟;辛跳儿;;中国东部陆地上空气溶胶分布特征研究[A];第五届长三角气象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8年
7 白皓;齐道辉;钱文涛;苍大强;宗燕兵;;微米级气溶胶粒子在滤层中的收集效率研究[A];第十二届冶金反应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8 郭金平;段英;赵利品;杨保东;齐作辉;;石家庄地区不同季节大气气溶胶粒子的分布特征[A];第27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人工影响天气与云雾物理新技术理论及进展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9 张瑜;银燕;段英;石立新;吴志会;;晴天条件下一次气溶胶飞机探测资料分析[A];第七届长三角气象科技论坛论文集[C];2010年
10 吕峰;董晓波;胡向峰;;石家庄地区气溶胶微物理结构的飞机探测个例分析[A];第28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9大气物理学与大气环境[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研究员 张小曳;细说气溶胶[N];光明日报;2013年
2 记者 吴越;我国雾霾天频现主因是气溶胶污染[N];中国气象报;2013年
3 记者 潘俊杰;气溶胶研究领域首个973项目启动[N];中国气象报;2006年
4 记者 管晶晶;气溶胶增多会显著加剧干旱和洪涝灾害[N];科技日报;2011年
5 本报记者 吴越;与PM_(2.5)相关的雾和霾如何形成[N];中国气象报;2013年
6 张小曳;气溶胶:让空气像雾又像霾[N];工人日报;2014年
7 记者 冯源;雾霾加剧与气溶胶粒子浓度水平有关[N];经济参考报;2014年
8 许黎 李灿;大气气溶胶及其气候环境效应[N];中国气象报;2003年
9 本报记者郭薇;气溶胶污染空气又抵消温室效应[N];中国环境报;2009年
10 本报记者 刘毅;霾从何来[N];人民日报;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丽君;华北地区持续性雾—霾天气的类型、结构特征及机理研究[D];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2015年
2 赵鹏国;气溶胶对雷暴云电活动影响的模拟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5年
3 李军霞;山西地区气溶胶物理特性的飞机—地面观测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5年
4 郭丽君;华北地区持续性雾—霾天气的类型、结构特征及机理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5年
5 辛金元;中国地区气溶胶光学特性地基联网观测与研究[D];兰州大学;2007年
6 房文;气溶胶对云和降水影响的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8年
7 许潇锋;中国地区气溶胶光学特性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8年
8 刘建军;长三角太湖地区云和气溶胶辐射特性的地基遥感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2年
9 曹贤洁;兰州地区气溶胶辐射特性观测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10 胡婷;中国区域气溶胶的光学厚度特征和气候效应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忆;气溶胶充当冰核对雷暴云微物理、起电过程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5年
2 柳丹;基于卫星遥感的灾害性天气分析[D];兰州大学;2015年
3 翟世贤;GRAPES-CUACE气溶胶模块的伴随构建及模式在大气污染优化控制中的应用[D];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2015年
4 石睿;气溶胶—云—辐射—东亚夏季风相互影响的资料分析[D];南京大学;2014年
5 王力;华北地区气溶胶时空分异特性及对农作物影响的模拟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5年
6 郭祺;黄渤海海域大气气溶胶粒子谱的观测及反演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5年
7 潘桂森;新型热气溶胶灭火剂的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16年
8 王彬;海雾与陆雾数值模拟中气溶胶作用的对比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5年
9 荣华;用ATOFMS测量散射光强反演气溶胶粒子折射率[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6年
10 刘凯;烟尘气溶胶介质中的激光散射场特性研究[D];西安工业大学;2016年
本文关键词:烟尘气溶胶介质中的激光散射场特性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50231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zigongchenglunwen/5023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