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系统自动化设备的电磁兼容技术
本文关键词:电力系统自动化设备的电磁兼容技术
【摘要】:本文结合电力系统电磁兼容的特点 ,阐述了电力系统自动化设备的电磁兼容的特殊性 ,着重提出了几种实用的电磁兼容技术和电磁兼容试验 ,并对电磁兼容的新问题作出预测
【作者单位】: 天津大学电力系!天津300072 天津大学电力系!天津300072 华南理工大学电力学院!广州510641 天津大学电力系!天津300072
【关键词】: 电磁兼容 电磁干扰 电力系统自动化
【分类号】:TN03
【正文快照】: 1 引言 随着电力系统自动化设备的迅猛发展和在电力系统的广泛应用 ,电力系统自动化设备的电磁兼容问题显得越来越突出。特别是电力系统继电保护、通信、控制和测量领域中应用的计算机系统 (包括单片机系统 ) ,电磁兼容问题更为突出。电磁兼容性 (Electromagnetic Compati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何彬;电磁兼容与电力系统自动化[J];电力系统自动化;1994年03期
2 杨吟梅;变电站内电磁兼容问题(三)──电磁敏感性试验[J];电网技术;1997年04期
3 邬雄,张文亮;电力系统电磁环境问题[J];高电压技术;1997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俊仪;;视频同轴电缆抗干扰研究[J];安防科技;2007年01期
2 王翌 ,陈健;PCB设计中的电磁兼容问题[J];安全与电磁兼容;2003年05期
3 赵金奎;航空电源产品电磁兼容性测试的分析与研究[J];安全与电磁兼容;2004年01期
4 苏晓华 ,闻映红;电子设备的接地技术[J];安全与电磁兼容;2004年01期
5 杨晓红 ,陈峰;EMC测试设备选型[J];安全与电磁兼容;2004年03期
6 李双强;武文;盛松林;;地空导弹系统间的电磁兼容距离分析[J];安全与电磁兼容;2009年01期
7 王小朋;于平;李东景;齐心达;;空间有效载荷电磁兼容设计[J];安全与电磁兼容;2011年01期
8 于晓丰;闫照文;谢树果;刘焱;;射频接收机电磁敏感性行为级分析方法[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10年09期
9 樊新民,葛盛健;镍及其合金镀层的电磁屏蔽性能[J];表面技术;2004年05期
10 李勇;;抗电磁干扰设计探讨[J];变频器世界;2008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易高流;杨红;;雷击电磁脉冲防护新技术初探[A];闽、浙、赣、皖毗邻地区军队地方气象联防协会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5年
2 王海波;杨显清;赵家升;胡皓全;;系统间电磁兼容性问题的建模与研究[A];第17届全国电磁兼容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3 陈庆芳;刘萍;;数传系统与星载探测设备间的电磁兼容性预测[A];第二十届全国电磁兼容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4 田蔚;李振;;滤波连接器电容器失效模式研究[A];中国电子学会第十六届电子元件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5 任国兵;;感应线圈因数的理论推导[A];电波科学学报[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卢铁兵;变电站瞬态电磁环境数值预测方法的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02年
2 王欣刚;计算机视频泄漏信息截获技术的实用化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02年
3 谭启泉;一种新型无线感应系统理论及其应用[D];西南交通大学;2003年
4 周强;钢丝绳力磁效应与疲劳损伤漏磁信号监测的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2年
5 吴茂林;变电站互感器宽频传输特性与接地网瞬态特性的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04年
6 文武;感应雷电磁干扰及其防护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7 黄金田;木材化学镀镍及木质电磁屏蔽材料的制备[D];北京林业大学;2004年
8 杜少武;ECRH负高压脉冲电源的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4年
9 钟和清;激光热核聚变能源系统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10 赵志斌;复杂土壤中接地网性能分析与变电站内空间电磁场计算[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经纬;基于DSP的VS1-12/M型永磁真空断路器同步控制系统的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2 陈庆芳;数传系统与星载探测设备电磁兼容性预测分析[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3 孙顺远;管状电机智能测试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09年
4 李振森;单级PFC反激式LED驱动电源设计与研究[D];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5 闫兵权;基于APFC的高频PWM单相整流器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6 郑卫文;配电自动化系统的研究——馈线自动化中载波通讯及FTU可靠性的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00年
7 王建东;新型低压智能综合装置的研究与设计[D];华北电力大学;2001年
8 雷兆明;典型家用电器电磁兼容专家系统研究与开发[D];河北工业大学;2002年
9 金海;高性能高压脉冲电源的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2年
10 方福波;高亮度LED在绿色照明工程中的应用研究与开发[D];武汉理工大学;2002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林海雪;电力系统电压波动和闪变标准介绍[J];电网技术;1993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梅;;电力系统自动化设备的电磁兼容技术[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7年20期
2 王小虎;;电力系统自动化设备的电磁兼容技术[J];广西水利水电;2006年03期
3 林育楠;;软交换技术在电力系统自动化中的应用[J];广东科技;2010年06期
4 孙玉彤;;电磁兼容技术在电力自动化系统中的应用分析[J];广东科技;2008年12期
5 张建江;;智能电器及现场总线局域网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J];电力设备;2008年03期
6 庄国贤;;浅谈计算机技术在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应用[J];科技资讯;2009年33期
7 辛耀中,胡红升,卢长燕,樊若雷;中国电力数据网络建设和运行中应注意的四个关系[J];电力系统自动化;1998年01期
8 谭昆玲;MATLAB在电力系统自动化学生毕业设计中的应用初探[J];云南水力发电;2002年02期
9 郭占武,林榕;浅谈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现场调试[J];河北电力技术;2003年05期
10 ;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电力系统自动化专业委员会2006全国电力系统自动化学术研讨会征文通知[J];电网技术;2006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绍魁;;智能化电器及系统的电磁兼容[A];第五届全国智能化电器及应用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1年
2 赵刚;;序[A];第六届全国电磁兼容性学术会议2004EMC论文集[C];2004年
3 欧阳肃利;徐振国;;某工程电磁兼容性设计控制管理经验及成效[A];第六届全国电磁兼容性学术会议2004EMC论文集[C];2004年
4 李永明;俞集辉;;从电气工程类学生中培养电磁兼容人才的探讨[A];电工理论与新技术2004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5 黄婉霞;管登高;陈家钊;涂铭旌;;镍基电磁波屏蔽涂料在EMC中的应用[A];中国物理学会第十一届静电、电磁防护与电磁兼容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6 沈小宇;;电磁兼容学科综述[A];电气技术发展综述[C];2004年
7 潘振克;管瑞良;;智能型断路器的电磁兼容性能的研究[A];中国电工技术学会低压电器专业委员会第十二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8 蒋全兴;吕仁清;;电磁兼容概念与基本知识[A];第五届全国智能化电器及应用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1年
9 张素敏;;数控交流随动系统电磁兼容工程设计研究[A];第六届全国电磁兼容性学术会议2004EMC论文集[C];2004年
10 冯鹏;李田;;电磁兼容技术在某型导弹指挥通信系统中的应用[A];中国物理学会第十一届静电、电磁防护与电磁兼容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天禄 李筱梅;倾力打造航天科研“国家队”[N];解放军报;2010年
2 黄绍平;迅速发展的交叉学科——电磁兼容技术[N];中国水利报;2003年
3 记者 刘伊婷;电磁兼容不合格仍是主要问题[N];中国质量报;2005年
4 邸允柱;TDK:电磁兼容领域做精做专[N];中国电子报;2006年
5 赵信;韩国发布LED照明产品的电磁兼容规定[N];消费日报;2009年
6 记者 沈莉;我将建国际一流电波暗室[N];中华工商时报;2006年
7 刘正午;广东医械所扩项电磁兼容[N];医药经济报;2008年
8 张国华;中国电磁兼容认证中心与天津技术机构签约[N];中国质量报;2005年
9 成都 丁伍;漫谈电子“烟雾”和电磁兼容(EMI)中的问题[N];电子报;2001年
10 本报记者 任燕军 张锋 本报特约通讯员 张文新 容平;挺进“第五维战场”[N];解放军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勃;无人机电磁兼容专家系统软件平台中若干关键问题的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9年
2 金华标;船用电子设备电磁兼容技术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3 程利军;微机继电保护装置电磁兼容研究[D];华北电力(北京)大学;2001年
4 张旭锋;传输线理论及电磁兼容计算的半解析方法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5 陈曦;基于小波分析理论的电磁兼容测试与诊断技术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01年
6 张金玲;高功率微波器件和电路的电磁兼容研究和设计[D];北京邮电大学;2009年
7 郑亚利;汽车线束等效模型分析及其在电磁兼容仿真中的应用[D];重庆大学;2011年
8 钟和清;激光热核聚变能源系统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9 张重远;气体绝缘变电站开关操作产生的电磁干扰问题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04年
10 戚栋;电弧离子镀的等离子体负载特性与脉冲偏压电源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啸;空调控制器微机自动检测系统[D];中国海洋大学;2004年
2 张华玉;车载SCR控制器电磁兼容性设计[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3 家淑云;雷击变电站地网引起的电磁干扰对二次设备的影响及电磁兼容性问题[D];华北电力大学;2001年
4 刘骞;车载电子设备的电磁兼容研究[D];中南大学;2004年
5 朱晓欣;高功率微波实验中的电磁兼容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2年
6 雷兆明;典型家用电器电磁兼容专家系统研究与开发[D];河北工业大学;2002年
7 张娟;家用电器电磁兼容专家系统的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04年
8 李晓萌;动态电压调节器的性能改进及其新拓扑结构的研究[D];清华大学;2004年
9 牛海君;电子设备EFT测试与性能分析[D];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10 梁淑芬;典型家用电器电磁兼容共性技术问题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52060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zigongchenglunwen/5206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