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电子信息论文 >

超低阈值集成化中红外连续内腔光参量振荡器

发布时间:2017-07-05 18:25

  本文关键词:超低阈值集成化中红外连续内腔光参量振荡器


  更多相关文章: 光参量振荡器 中红外 内腔 连续波 弛豫振荡抑制 工程样机


【摘要】:3微米到5微米中红外激光在很多领域都有着重要应用,但是常规固态激光介质难以覆盖这一波长范围。因此利用光参量振荡器,通过非线性光频率转换产生中红外激光成为人们研究的热点。本文研究了内腔光参量振荡器(下文简称IOPO),通过将光参量过程集成于抽运激光腔内,实现了抽运光和信号光的同时共振,与常用的腔外泵浦方式相比大大降低了阈值。同时采用小孔限模、腔内插入倍频晶体等方式解决了连续波IOPO中的功率波动和弛豫振荡等问题,实现了稳定、可调谐中红外输出。本文对连续工作的IOPO开展了系统的研究,主要内容总结为以下几个部分:1.中红外IOPO的研究背景,包括中红外激光的几种产生方式的对比和构建IOPO的基本思路。2.准相位匹配光参量振荡器的理论基础。介绍了参量振荡过程的增益系数和阈值条件的理论推导;基于周期极化晶体的准相位匹配技术原理;对QPM-OPO的波长温度调谐和周期调谐进行了数值模拟。3.内腔参量振荡器的理论实验研究。对IOPO的谐振腔几何设计的进行了优化,实现了对腔内的热效应有效管理,获得了阈值仅为瓦级的可调谐中红外相干光源。4.连续波IOPO稳定性的研究。对连续波IOPO中的弛豫振荡等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采用以下解决方案:(1)使用光阑限模,抑制高阶模振荡;(2)在腔内加入KTP晶体,利用二次谐波产生(SHG)过程的非线性损耗抑制弛豫振荡。获得了稳定的连续波中红外输出,输出功率波动标准偏差RMS=0.52%,峰值波动范围为1.8%,,弛豫振荡得到有效抑制。5.在实验装置的基础上,根据实际需求,合理设计光学参数和光电元器件结构分布,综合考虑系统稳定与散热性能,设计了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光参量振荡器工程样机。
【关键词】:光参量振荡器 中红外 内腔 连续波 弛豫振荡抑制 工程样机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N753.91
【目录】:
  • 摘要5-7
  • Abstract7-11
  • 第一章 绪论11-20
  • 1.1 引言11-12
  • 1.2 中红外激光的产生方法及应用12-13
  • 1.3 光学参量振荡器概述13-14
  • 1.4 光参量振荡器的分类14-15
  • 1.5 非线性光学相位匹配与准相位匹配15-17
  • 1.5.1 相位匹配的一般概念15-16
  • 1.5.2 准位相匹配16-17
  • 1.6 中红外波段非线性材料17-19
  • 1.7 本论文的研究背景与研究内容19-20
  • 第二章 准相位匹配光参量振荡器理论20-33
  • 2.1 三波耦合方程一般解20-23
  • 2.2 增益系数与阈值条件23-27
  • 2.3 准相位匹配技术原理27-30
  • 2.4 准相位匹配光参量振荡器的波长调谐30-33
  • 2.4.1 温度调谐30-32
  • 2.4.2 周期调谐32-33
  • 第三章 连续波内腔光参量振荡器的研究33-48
  • 3.1 内腔光参量振荡器概述33-35
  • 3.1.1 内腔光参量振荡器的特点33-35
  • 3.1.2 内腔光参量振荡器的发展35
  • 3.2 连续波内腔光参量振荡器的设计35-43
  • 3.2.1 激光增益介质35-37
  • 3.2.2 Nd:YVO_4晶体的热透镜效应研究37-41
  • 3.2.3 谐振腔设计41-43
  • 3.3 实验研究43-47
  • 3.3.1 实验装置43-44
  • 3.3.2 实验结果44-47
  • 3.4 本章小结47-48
  • 第四章 连续波内腔光参量振荡器的性能改善48-55
  • 4.1 连续波内腔光参量振荡器运转中存在的问题48-49
  • 4.2 实验装置49-50
  • 4.3 实验结果50-54
  • 4.4 本章小结54-55
  • 第五章 OPO样机工程化55-61
  • 5.1 小型纳秒外腔光参量振荡器工程样机55-58
  • 5.2 连续波内腔光参量振荡器工程样机58-60
  • 5.3 本章小结60-61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61-62
  • 参考文献62-73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73-75
  • 致谢75-7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阮鹏;谢冀江;;中红外光参量振荡器的最新进展[J];激光杂志;2010年04期

2 ;三种光参量振荡器的实验研究[J];激光与红外;1980年06期

3 友清;;高效光参量振荡器[J];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1991年12期

4 张雨东,毛宏伟,谢发利,崔传鹏,蒋捷;快速调谐光参量振荡器[J];中国激光;1998年12期

5 柳强,王月珠,王骐;发展中的光参量振荡器技术[J];激光杂志;1999年02期

6 姚宝权,王月珠,王骐;中红外光参量振荡器发展状况分析[J];激光技术;2002年03期

7 李少成,于清旭;利用光参量振荡器测量腔内增强吸收光谱(英文)[J];光电子·激光;2003年05期

8 李朝阳,黄骝,蔡山;纳秒光参量振荡器的综述[J];激光技术;2003年02期

9 邓诚先,李正佳,朱长虹;具有腔内光放大的单共振光参量振荡器[J];物理学报;2005年10期

10 吴波;蔡双双;沈剑威;沈永行;;基于镁掺杂的周期性畴反转铌酸锂的宽调谐光参量振荡器[J];物理学报;2007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观峰;张辉荣;;参量振荡器用铌酸锂系列晶体调谐角θ_m的计算[A];中国硅酸盐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3年

2 李世光;李环环;马秀华;王君涛;朱小磊;陈卫标;;走离补偿结构的纳秒脉冲光参量振荡器[A];第十届全国光电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2年

3 刘通;汪晓波;刘磊;李霄;侯静;;基于周期极化掺镁铌酸锂晶体的中红外同步抽运皮秒光参量振荡器[A];中国光学学会2011年学术大会摘要集[C];2011年

4 任钢;钟鸣;李彤;牛瑞华;曾钦勇;龚赤坤;何衡湘;于淑范;王滨;;光参量振荡器在红外对抗中的应用研究[A];2006年全国光电技术学术交流会会议文集(A 光电系统总体技术专题)[C];2006年

5 凌文;;基于腔相位匹配的微片光参量振荡器[A];中国光学学会2011年学术大会摘要集[C];2011年

6 任钢;蔡邦维;钟鸣;曾钦勇;李彤;牛瑞华;;3~4μm KTA光参量振荡器的理论设计[A];第十七届全国激光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7 兰伟霞;王青圃;刘兆军;张行愚;白芬;沈洪斌;高亮;;LD端泵Nd:YAG/KTA3.5μm中红外光参量振荡器[A];第十届全国光电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2年

8 朱江峰;钟欣;滕浩;孙敬华;魏志义;;利用MgO-PPLN实现同步泵浦的飞秒光参量振荡器[A];2007年先进激光技术发展与应用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9 魏星斌;彭跃峰;王卫民;李德明;;高功率中红外PPMgLN光参量振荡器[A];中国光学学会2010年光学大会论文集[C];2010年

10 刘兆军;王青圃;张行愚;孙文佳;白芬;李雷;万学斌;陶绪堂;孙友轩;;3.4W中红外KTA光参量振荡器[A];中国光学学会2010年光学大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任钢;中红外光参量振荡器及其应用技术的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2 贾宝申;基于化学计量比钽酸锂中红外光参量振荡器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3 吴波;基于周期性畴极化反转掺镁铌酸锂晶体的宽调谐高功率光参量振荡器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4 陈滔;基于准相位匹配技术的高性能光参量振荡器研究[D];浙江大学;2014年

5 董延涛;大功率中红外参量振荡器的理论模拟与实验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宇昕;超低阈值集成化中红外连续内腔光参量振荡器[D];南京大学;2016年

2 彭玲;红外宽带光参量振荡器及其应用的研究[D];四川大学;2003年

3 罗特;光纤参量振荡器稳定性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

4 乐天芝;磁控光纤参量振荡器的时钟提取及整形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

5 赵华军;飞秒光参量振荡器及声光可编程色散滤波器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6 李奇志;飞秒光参量振荡器的腔内倍频[D];北京工业大学;2012年

7 苏新武;THz波参量振荡器产生THz波理论分析[D];西安理工大学;2008年

8 肖炅;太赫兹参量振荡器的研究和晶体受激发射截面的测量[D];山东大学;2014年

9 蒋浩;垂直表面输出太赫兹参量振荡器的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10 陈颖莉;基于MgO:LiNbO_3晶体的短腔THz波参量振荡器的性能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52308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zigongchenglunwen/52308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645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