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电子信息论文 >

6.3-6.8GHz射频收发前端芯片的设计

发布时间:2017-07-18 06:23

  本文关键词:6.3-6.8GHz射频收发前端芯片的设计


  更多相关文章: 未来5G通信 射频收发前端 噪声抵消结构 混频器 双转单驱动放大器 射频可变增益放大器


【摘要】:对于未来5G通信来说,除了使用传统上的低于6GHz的移动通信授权型无线频谱资源以外,还将有望开发并拓展使用6~100 GHz频段的无线频谱资。本次设计把频段定在6.3-6.8GHz,在对比几种常用收发机架构的优缺点之后选取了零中频收发机结构,并确定了收发前端的设计指标。其中射频接收前端包括低噪声放大器(LNA)和下混频器(Mixer).射频发射前端包括驱动放大器(DA)、射频可变增益放大器(RFPGA)和上混频器(Mixer),根据系统指标要求明确了各个子单元电路的设计要求。根据设计需要,低噪声放大器需要实现单转双功能,在比较几种常用低噪声放大器结构后,本文设计采用单转双噪声抵消技术的LNA,并在传统结构的基础上,引入正反馈技术和电流复用技术提高增益降低噪声,以及添加了平衡Bufffer电路来改善电路输出差分性能。为了提高下混频器的线性度和降低闪烁噪声,本文选用了无源混频器结构,并根据设计要求,对混频的开关对电路和中频放大器电路以及本振Buffer电路作了详细的分析。混频器为I/Q正交混频器,包括四路开关对电路和两个全差分中频放大器;电路输出信号1dB带宽大于250MHz;输入线性度P1dB大于-5dBm。驱动放大器的设计要求实现差分转单端的功能,并且输出功率大于6dBm,本文设计的DA电路分为两级:差分转单端电路级和输出驱动电路级。为了提高线性度和带宽以及减小芯片面积,输出驱动级电路采用推挽反相器结构;差分转单端电路中添加了一个小电感来平衡6.3-6.8GHz频段的相位和幅度。本设计采用2.5V电压供电来实现电路线性度的要求,晶体管选用厚栅氧化层管。射频可变增益放大器的设计采用全差分Cascode放大器结构,在输入端合理控制偏置电压,来提高电路的线性度;通过控制信号电流在共栅晶体管的流向来改变电路的增益,增益0-10dB可调,增益调节的同时不会影响电路输入级的匹配和线性度指标。上混频器采用全差分形式的I/Q正交调制结构,它包括了两个双平衡Gilbert单元混频器,并采用带中间抽头的差分电感作为负载;输入信号偏置电压实现片内可调节;本振端的偏置电压采用动态自适应偏置电路来实现;为了扩展带宽,电感负载上可以并联一个电阻。本文设计的射频接收前端芯片和射频发射前端芯片,完成了版图设计、仿真、流片以及接收前端芯片的测试,芯片采用TSMC 0.13um CMOS工艺流片。射频接收前端芯片测试结果表明:在6.3-6.8GHz频段内S11-10dB;增益19-31dB可调;中频输出1.5dB带宽350MHz;输入1dB压缩点大于-20dBm,输入三阶截点(IIP3)大于-10dBm;噪声系数(NF)小于4dB;输出正交性能良好。对于射频发射前端芯片的后仿真结果表明:输出P1dB大于7dBm,OIP3大于20dBm;最大增益26dB,有10dB可调范围;1.5dB带宽大于500MHz。
【关键词】:未来5G通信 射频收发前端 噪声抵消结构 混频器 双转单驱动放大器 射频可变增益放大器
【学位授予单位】:东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N859;TN402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10
  • 第一章 绪论10-14
  • 1.1 研究背景10-11
  • 1.2 论文研究内容及意义11-13
  • 1.3 论文组织结构13-14
  • 第二章 无线通信射频收发机系统结构和性能指标14-24
  • 2.1 射频接收机结构14-16
  • 2.1.1 超外差接收机14-15
  • 2.1.2 低中频接收机15
  • 2.1.3 零中频接收机15-16
  • 2.2 射频发射机结构16-18
  • 2.2.1 超外差发射机结构16-17
  • 2.2.2 零中频发射机结构17-18
  • 2.3 射频收发前端系统指标18-21
  • 2.3.1 接收前端系统指标18-20
  • 2.3.2 发射前端系统指标20-21
  • 2.4 射频收发前端指标要求设定21-22
  • 2.5 本章小结22-24
  • 第三章 6.3-6.8GHz低噪声放大器的设计24-38
  • 3.1 MOSFET噪声模型24-25
  • 3.2 低噪声放大器结构分析25-28
  • 3.2.1 噪声抵消技术25-26
  • 3.2.2 噪声抵消电路26-28
  • 3.3 6.3-6.8GHz低噪声放大器设计28-33
  • 3.3.1 LNA电路设计指标29
  • 3.3.2 噪声抵消电路设计29-31
  • 3.3.3 正反馈技术和电流复用结构设计和分析31-32
  • 3.3.4 增益控制单元和输出平衡Buffer设计32-33
  • 3.3.5 器件选择33
  • 3.4 低噪声放大器版图设计和后仿真结果33-37
  • 3.4.1 LNA版图设计33-34
  • 3.4.2 LNA的后仿真结果34-37
  • 3.5 本章小结37-38
  • 第四章 6.3-6.8GHz下混频器的设计38-52
  • 4.1 混频器工作原理38-39
  • 4.2 下混频器性能指标39-40
  • 4.3 无源混频器结构分析40-42
  • 4.4 6.3-6.8GHz无源混频器设计42-46
  • 4.4.1 无源开关对设计43-44
  • 4.4.2 本振驱动电路设计44-45
  • 4.4.3 可调增益中频放大器电路设计45-46
  • 4.5 混频器版图设计和后仿真结果46-51
  • 4.5.1 版图设计46
  • 4.5.2 后仿真结果46-51
  • 4.6 本章小结51-52
  • 第五章 发射前端驱动放大器的设计52-66
  • 5.1 驱动放大器基本原理52-58
  • 5.1.1 阻抗匹配52-54
  • 5.1.2 驱动放大器性能指标54-55
  • 5.1.3 驱动放大器电路结构选取55-58
  • 5.2 驱动放大器电路设计58-62
  • 5.2.1 双转单电路单元设计59-60
  • 5.2.2 输出驱动放大器电路单元设计60-62
  • 5.3 版图和后仿真结果62-64
  • 5.3.1 版图设计要点62-63
  • 5.3.2 驱动放大器后仿真结果63-64
  • 5.4 本章小结64-66
  • 第六章 射频可变增益放大器的设计66-74
  • 6.1 可变增益放大器结构66-67
  • 6.1.1 基于模拟乘法器的可变增益放大器66-67
  • 6.1.2 基于可编程负载的可变增益放大器67
  • 6.2 射频可变增益放大器设计67-70
  • 6.2.1 Cascode结构放大器设计68-69
  • 6.2.2 增益调节电路设计69-70
  • 6.2.3 偏置控制电路设计70
  • 6.3 射频可变增益放大器版图设计和后仿真结果70-72
  • 6.3.1 电路版图设计70-71
  • 6.3.2 电路后仿真结果71-72
  • 6.4 本章小结72-74
  • 第七章 上混频器的设计74-81
  • 7.1 有源混频器的基本分析74-76
  • 7.1.1 单平衡混频器74-75
  • 7.1.2 双平衡混频器75-76
  • 7.2 上混频器的设计76-78
  • 7.2.1 上混频器跨导级电路设计76-77
  • 7.2.2 上混频器开关级电路设计77
  • 7.2.3 上混频器偏置电路设计77-78
  • 7.3 上混频器的版图设计和后仿真结果分析78-80
  • 7.3.1 电路版图设计78-79
  • 7.3.2 上混频器仿真结果分析79-80
  • 7.4 本章小结80-81
  • 第八章 射频收发前端级联及芯片测试81-90
  • 8.1 射频收发前端级联问题分析81-83
  • 8.1.1 衬底串扰81-82
  • 8.1.2 键合线寄生效应82
  • 8.1.3 级间匹配和耦合方式82
  • 8.1.4 电压和地的隔离设计82-83
  • 8.2 接收前端和发射前端版图设计83-84
  • 8.3 芯片键合PCB设计84-85
  • 8.4 射频接收前端芯片测试85-89
  • 8.4.1 射频接收前端增益和带宽测试85-86
  • 8.4.2 射频接收前端线性度测试86-88
  • 8.4.3 射频接收前端噪声系数测试88-89
  • 8.4.4 射频接收前端正交输出波形测试89
  • 8.5 本章小结89-90
  • 第九章 总结与展望90-92
  • 9.1 总结90-91
  • 9.2 展望91-92
  • 致谢92-94
  • 参考文献94-98
  • 作者简介9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史东洋;;有线数字电视传播前端系统的组成与调试[J];家电检修技术;2008年22期

2 陶永峰;;前端系统故障维修[J];西部广播电视;2006年03期

3 徐先荣;孙安源;;如何提高广播电视前端系统播出信号质量[J];中国传媒科技;2013年02期

4 ;前端系统的信号调校[J];有线电视技术;1995年05期

5 朱永宏;全国有线广电监测网地市前端系统技术[J];有线电视技术;2004年18期

6 夏金法;我县有线电视台前端系统的维护[J];西部广播电视;2005年07期

7 ;北京歌华有线新总前端技术系统[J];广播与电视技术;2010年08期

8 何书春;;浅谈广播电视前端系统的雷电防护[J];西部广播电视;2006年06期

9 易秀芳;;广播电台播出前端系统改进方案设想[J];中国有线电视;2008年04期

10 康健伟;;数据集中工程前端系统设计及实现[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09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易湘军;;DAB前端系统构架浅谈[A];中国新闻技术工作者联合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中)[C];2008年

2 易湘军;;DAB前端系统构架浅谈[A];2009中国电影电视技术学会影视技术文集[C];2010年

3 叶宇煌;陈俊;黄小玉;;Ku波段超近程雷达前端系统的设计[A];2007年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7年

4 阳明;吴明远;;2~18GHz宽带集成微波前端[A];2001年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论文集[C];2001年

5 惠力;唐高弟;李中云;;LTCC多路选通毫米波接收前端技术研究[A];2011年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论文集(下册)[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南天电子信息产业股份公司;南天金融行业前端系统解决方案[N];计算机世界;2004年

2 湖北省农村信用社网络信息中心 刘建鸿;新一代银行网点前端系统[N];网络世界;2013年

3 ;为电信企业打造“标准化前端”[N];中国电子报;2007年

4 伊佳;条条大路通IPTV[N];通信产业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李鸣;毫米波频率步进雷达前端关键技术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7年

2 纪帆;高功率激光器前端系统关键物理问题与关键技术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悦;基于Extjs4的Web前端框架设计与应用[D];中国海洋大学;2015年

2 李浩;6.3-6.8GHz射频收发前端芯片的设计[D];东南大学;2016年

3 车胜光;Ku波段接收前端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6年

4 阎鑫;智能电视前端系统设计与实现[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5 沈梦魁;线性调频连续波雷达前端系统设计及相关集成技术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6 张志建;嵌入式电子警察前端系统的设计与开发[D];浙江工业大学;2012年

7 陈文聪;车联网前端系统研制[D];浙江大学;2012年

8 张丽秋;邮政金融前端系统处理流程优化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9 何镜文;广东省专业镇信息服务平台前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华南理工大学;2013年

10 李毅响;毫米波集成接收前端[D];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55642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zigongchenglunwen/55642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984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